概述 3
第一篇 官学 私学 科举 29
第一章 官学 29
第一节 渤海国官学 29
第二节 辽代官学 32
第三节 金代官学 33
第四节 元代官学 40
第五节 清代官学 43
第二章 私学 51
第一节 渤海国私学 52
第二节 金代私学 52
第三节 清代私学 54
第三章 科举 60
第一节 渤海国宾贡 60
第二节 金代科举 61
第三节 清代科举 65
第二篇 基础教育 75
第一章 幼儿教育 75
第一节 事业发展 75
第二节 培养目标 83
第三节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85
第四节 卫生保健 88
第五节 德育 91
第六节 领导和管理 93
第一节 事业发展 99
第二章 小学教育 99
第二节 培养目标 122
第三节 教学 125
第四节 德育 144
第五节 体育卫生 149
第六节 劳动教育 159
第七节 领导和管理 161
第三章 中学教育 164
第一节 事业发展 164
第二节 培养目标 181
第三节 教学 183
第四节 德育 203
第五节 体育卫生 209
第六节 劳动教育 228
第七节 领导和管理 234
第四章 少数民族教育 242
第一节 事业发展 242
第二节 朝鲜族教育 246
第三节 蒙古族教育 266
第四节 达斡尔族教育 275
第五节 鄂伦春族教育 279
第六节 赫哲族教育 285
第七节 回族、满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教育 290
第五章 特殊教育 296
第一节 盲聋哑教育 296
第二节 工读教育 302
第一节 事业发展 309
第一章 职业(实业)学校 309
第三篇 职业技术教育 309
第二节 学制和培养目标 320
第三节 专业设置 322
第四节 教学和生产实习 323
第五节 德育 326
第六节 领导体制 326
第二章 职业中学 327
第一节 事业发展 327
第二节 学制和培养目标 333
第三节 专业设置 336
第四节 教学和生产实习 339
第五节 德育 344
第六节 领导和管理 347
第三章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352
第一节 事业发展 352
第二节 学制和培养目标 361
第三节 专业设置 364
第四节 教学 370
第五节 生产实习 382
第六节 德育 384
第七节 体育卫生 388
第八节 领导和管理 391
第四章 技工学校 403
第一节 事业发展 403
第二节 培养目标、学制、招生和分配 407
第三节 教学 409
第四节 师资 410
第五章 中等师范学校 412
第一节 事业发展 412
第二节 学制和培养目标 426
第三节 教学 429
第四节 德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448
第五节 体育卫生 454
第六节 领导和管理 459
第四篇 高等教育 469
第一章 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469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 469
第二节 东北沦陷时期 477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483
第二章 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492
第一节 综合大学 498
第二节 工科院校 501
第三节 农林院校 506
第四节 医科院校 512
第五节 师范院校 515
第六节 财经院校 519
第七节 体育院校 521
第八节 短期职业大学、大专班 524
第三章 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 529
第一节 培养目标 529
第二节 专业设置 538
第一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545
第四章 教学 545
第二节 教学大纲和教材 553
第三节 教学方法 560
第四节 生产实习 564
第五章 德育 570
第一节 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 570
第二节 组织领导和政工队伍 583
第六章 体育、卫生和军训 589
第一节 体育 589
第二节 卫生 600
第三节 军事训练 606
第七章 科学研究 613
第一节 科研机构 614
第二节 科研队伍 618
第三节 科研经费 621
第四节 科研成果 623
第五节 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学术刊物 633
第八章 留学生和教育国际交流 641
第一节 留学生 641
第二节 教育国际交流 645
第九章 学生 655
第一节 招生 655
第二节 毕业生 659
第三节 研究生 661
第四节 学籍管理 670
第五节 学生待遇 673
第一节 学校领导体制 678
第十章 领导和管理 678
第二节 学校管理机构 684
第三节 学校管理工作 691
第五篇 成人教育 701
第一章 事业发展 701
第一节 清代末期的宣讲所 70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 703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的社会教育 710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成人教育 713
第二章 扫除文盲 720
第一节 识字运动 720
第二节 扫除文盲运动 722
第三节 调整整顿时期的扫盲教育 728
第四节 新时期的扫盲教育 729
第三章 农民初、中等教育 732
第一节 文化教育 733
第二节 技术教育 737
第三节 函授教育 742
第四节 师资 744
第四章 职工初、中等教育 747
第一节 文化教育 748
第二节 技术教育 751
第三节 干部教育 758
第四节 师资 766
第五章 成人高等教育 768
第一节 职工大学 769
第二节 教育学院 778
第三节 函授、广播电视院校 783
第四节 管理干部学院 789
第五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792
第六章 社会力量办学 794
第一节 私人办学 794
第二节 社会团体办学 797
第三节 领导和管理 801
第六篇 教育行政 805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805
第一节 省(区)教育行政机构 805
第二节 省以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829
第三节 企业系统教育管理机构 838
第二章 教育行政管理 841
第一节 各级学校管理 841
第二节 各级学校干部管理 847
第三节 教育视察制度 851
第三章 学制 855
第一节 清末时期学制 85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学制 857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学制 861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学制 863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制 865
第四章 教育经费 870
第一节 经费 870
第二节 校舍 884
第三节 教学仪器 892
第四节 电化教育 893
第五节 勤工俭学 895
第五章 教师 900
第一节 教师管理 900
第二节 师资培训 924
第三节 民办教师 927
第六章 教育科研 934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 935
第二节 管理和经费 936
第三节 学术团体 937
第四节 科研成果及报刊 945
第一节 建立同盟会支部,响应辛亥革命 953
第七篇 爱国学生运动 953
第一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53
第二节 创办东华学校,推动学生运动 95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55
第一节 响应“五·四”运动 955
第二节 声援“五·卅”斗争 958
第三节 保卫“五路”权运动 960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 964
第五节 流亡学生的抗日复土斗争 969
第六节 抵制奴化教育 973
第七节 日伪镇压反满抗日活动 978
第八节 伪满后期爱国师生的反日斗争 980
后记 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