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章 京剧艺术特征中的文化因子 1
第一节 生旦净丑 3
第二节 唱念做打 17
第三节 出将入相 31
第四节 坤生男旦 43
第五节 口传心授 69
第六节 流派学派 94
第七节 编导音美 122
第八节 京派海派 138
第九节 字声味韵 157
第十节 歌舞戏功 177
第二章 京剧原理法则的基本归纳 195
第一节 有声必歌与无动不舞 197
第二节 武戏文唱与文戏武唱 215
第三节 虚实相悖与虚实相生 238
第四节 心物交融与善出善入 268
第五节 移步换形与秧歌步伐 284
第六节 以一当十与以十当一 299
第七节 森严阵法与变格缓出 314
第八节 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 331
第九节 百年幽暗与顷刻光明 348
第十节 意在笔先与画尽意在 364
第三章 京剧与其他古典艺术的规则对比 381
第一节 静则合道与动必适变 383
第二节 笔多于意与意多于笔 397
第三节 墨受于天与笔操于人 412
第四节 写石之法与写树之法 431
第五节 泼墨如雨与无墨求染 442
第六节 一画落纸与万画随之 458
第七节 海有洪流与山有潜伏 476
第八节 物无定味与适口必珍 488
第九节 善烹小鲜与可治大国 507
第十节 茶禅一味与戏曲同源 523
第四章 京剧行进轨迹的文化探讨 539
第一节 思新量旧:想到了橘枳之辨 541
第二节 脸谱春秋:两步到位的塑造手法 557
第三节 何物为“角儿”:成为萧何败也萧何 579
第四节 幼而失学:没耽误成为经典之作 605
第五节 逆锋行笔:在皴擦中求得“韵味儿” 629
第六节 折子戏的生命状态:长把光芒照后贤 650
第七节 “摸”着石头过河:改“跳”又当如何 677
第八节 审美启蒙:完善民族素质 693
第九节 整体思辩:纵谈三分天下 709
第十节 振兴转型:危难与机遇同在 725
后记 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