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简史 1
1.1.1光纤通信概念 1
1.1.2技术发展简史 1
1.2当今的技术水平 5
第2章 光波导基本理论 7
2.1光纤的结构与特点 7
2.1.1光纤结构 7
2.1.2光纤特点 7
2.2光波导基本理论 9
2.2.1研究目的 9
2.2.2几何光学理论 10
2.2.3光波导理论 14
2.2.4单模光纤 19
思考题 23
第3章 光纤 24
3.1多模光纤 24
3.2单模光纤 25
思考题 33
第4章 光纤的传输性能 34
4.1衰减 34
4.1.1作用 34
4.1.2定义 34
4.1.3衰减谱 34
4.1.4衰减机理 35
4.2色散 38
4.2.1作用 38
4.2.2分类 38
4.2.3色散系数 39
4.3偏振模色散 42
4.3.1作用 42
4.3.2偏振模色散系数 43
4.4非线性效应 45
4.4.1作用 45
4.4.2受激散射 45
4.4.3非线性相位调制 47
4.4.4四波混频 49
思考题 51
第5章 光发射机 52
5.1概述 52
5.1.1作用 52
5.1.2概念 53
5.2发光二极管 57
5.3激光器 59
5.4光发射机 64
5.4.1基本组成 64
5.4.2光源 64
5.4.3光源—光纤耦合 64
5.4.4直接调制—驱动电路 65
5.4.5间接调制—光调制器 66
思考题 67
第6章 光接收机 68
6.1概述 68
6.1.1作用 68
6.1.2概念 68
6.2常用的光电检测器 70
6.3 PIN光电二极管 71
6.3.1结构 71
6.3.2工作特性 73
6.4雪崩光电二极管 73
6.4.1结构 73
6.4.2工作特性 75
6.5光接收机 76
6.5.1接收机组成 76
6.5.2接收机性能 77
思考题 80
第7章 光放大器 81
7.1作用 81
7.2分类 82
7.3工作波段 83
7.4基本概念 84
7.4.1功率放大 84
7.4.2增益饱和 85
7.4.3放大器噪声 86
7.5光放大器类型 87
7.5.1掺铒光纤放大器 87
7.5.2拉曼光纤放大器 98
思考题 102
第8章 同步数字体系 104
8.1基本概念和特点 104
8.1.1 SDH产生背景 104
8.1.2 SDH概念及特点 104
8.2 SDH速率与帧结构 105
8.2.1 SDH速率 105
8.2.2 SDH的帧结构 106
8.3段开销 108
8.3.1功能 108
8.3.2位置 108
8.3.3段开销功能 109
8.4复用与映射 111
8.4.1复用原理 111
8.4.2基本复用单元 112
8.4.3映射结构 115
8.4.4高阶通道开销 116
8.4.5低阶通道开销 118
8.4.6指针调整 118
8.4.7 G.707建议的新内容 120
8.4.8虚容器级联 122
8.4.9同步复用 127
8.5 SDH组网 127
8.5.1基本网元 127
8.5.2段与通道 130
8.5.3基本拓扑结构 130
8.6 SDH保护与恢复 132
8.6.1保护和恢复概念 132
8.6.2保护和恢复分类 132
8.6.3自愈网 132
8.6.4线路保护倒换 133
8.6.5自愈环保护 134
8.6.6双节点互通业务保护 138
8.7业务恢复时间和SDH超长保护环 139
8.7.1业务恢复时间 139
8.7.2 SDH超长保护环 140
8.8 SDH技术应用与发展 140
思考题 142
第9章 光网络组件 143
9.1波分复用器 143
9.1.1作用 143
9.1.2工作原理 143
9.2光分插复用器 149
9.2.1作用 149
9.2.2工作原理 150
9.3光开关 152
9.3.1作用 152
9.3.2工作原理 153
9.4光交叉连接器 157
9.4.1作用 157
9.4.2工作原理 158
9.5光波长变换器 162
9.5.1作用 162
9.5.2工作原理 162
思考题 165
第10章 波分复用系统 166
10.1波分复用技术 166
10.2系统技术规范 171
10.2.1光接口应用代码 171
10.2.2工作波长要求 172
10.2.3光通道衰减 175
10.2.4光通道色散 175
10.2.5光监控通路 175
10.3波分复用系统 176
10.3.1开放式系统 176
10.3.2集成式系统 177
10.4系统设备 179
10.4.1终端设备 179
10.4.2光线路放大设备 180
10.4.3光分插复用设备 181
10.5系统光层保护技术 182
10.5.1保护要求 182
10.5.2保护方式 183
10.6系统性能 186
10.6.1传输限制 186
10.6.2系统性能 190
思考题 195
第11章 城域光网络 196
11.1概述 196
11.1.1概念 196
11.1.2产生 197
11.1.3特点 197
11.1.4技术选择 197
11.1.5体系结构 198
11.2多业务传送平台 199
11.2.1概况 199
11.2.2以太网业务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202
11.2.3 ATM业务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207
11.2.4网络应用 207
11.3弹性分组环 210
11.3.1概念的提出 210
11.3.2 RPR技术 211
11.3.3特点 211
11.3.4关键技术 212
11.3.5应用方式 216
11.4多业务环技术 216
11.4.1产生 216
11.4.2协议结构 217
11.4.3拓扑结构 218
11.4.4系统组成 218
11.4.5支持业务 218
11.4.6应用实例 218
思考题 219
第12章 自动交换光网络 221
12.1产生背景 221
12.1.1产生 221
12.1.2特点 221
12.2体系结构 222
12.2.1三个功能平面 222
12.2.2三种接口 223
12.3控制平面功能 224
12.3.1控制平面功能 224
12.3.2信令网 226
12.4实现原理 227
12.4.1三种网络模型 227
12.4.2节点结构 228
12.4.3三种连接方式 229
12.4.4实现原理 231
12.5 ASON设备 233
12.6应用 233
12.6.1定位 233
12.6.2应用示例 234
思考题 235
第13章 接入光网络 237
13.1网络分工 237
13.2定义 237
13.3技术分类 238
13.4功能模型 239
13.5支持业务种类 241
13.6有源光网络 242
13.7无源光网络 243
13.7.1技术优势 243
13.7.2关键技术 244
13.7.3 APON 246
13.7.4 EPON 248
13.7.5 GPON 253
13.7.6 EPON与GPON的比较 255
思考题 256
参考文献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