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期报告概述 1
第一节 什么是中期报告 2
一 中期报告的涵义 2
二 各国对中期概念的不同理解 4
第二节 中期报告的目标 8
第三节 中期报告: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11
一 相关性 12
二 可靠性 15
三 权衡原则 17
第四节 中期报告信息质量为何不同于年度报告 18
一 中期报告使用估计数问题 20
二 中期报告的分摊问题 20
三 中期报告的季节性波动问题 21
四 中期报告的信息披露不足问题 22
五 中期报告信息的可信度问题 24
第五节 中期报告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分析 24
一 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 25
二 艰难的抉择 25
章尾寄语 27
第二章 中期报告的历史演进和效用分析 29
第一节 中期报告在美国的发展:一波三折 29
一 证券交易所的参与 30
二 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提倡 31
三 会计职业团体的贡献 34
第二节 中期报告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亦步亦趋 36
一 欧共体有关指令及在英国的执行情况 36
二 其他主要英语国家的有关规定 37
三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发展情况 38
第三节 IASO对中期报告的贡献:千呼万唤始出来 39
第四节 中期报告真的有用吗 40
一 问卷调查的结果 41
二 运用预测模式检验中期报告的效用 42
三 股市对中期报告信息披露作出的反应 51
四 中期报告模拟实验结果 53
章尾寄语 55
第三章 中期报告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57
第一节 必须明确的几个收益概念 58
一 最后收益与年度收益 58
二 年度收益与中期收益 60
第二节 观念的冲突 61
一 独立观 62
二 整体观 64
三 两种观念的国际比较 65
第三节 中期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处理 67
一 中期收入的处理原则 67
二 中期费用的处理原则 68
第四节 中期存货成本的确定 70
第五节 中期会计变更的影响 72
一 会计变量的类型及处理 73
二 中期会计原则变更 75
三 中期会计估计变更 77
四 中期会计主体变更 77
第六节 两类特殊损益项目的处理 81
一 或有损益 81
二 非常损益 83
第七节 中期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4
一 两种不同观点下所得税课征的不同影响 84
二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86
第八节 中期报告模式考察 88
一 独立法 89
二 预测法 90
三 披露法 95
章层寄语 98
附录 独立观与整体观的范例分析 99
第四章 中期报告信息质量的鉴证 102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涉足财务报告的原动力——一种经济学上的解释 102
一 逆向选择与CPA的需求 103
二 道德风险与CPA的需求 105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与中期报告的关联 106
一 一年审计一次够吗 107
二 CPA应否参与中期报告业务 108
第三节 中期报告信息质量的鉴证措施 111
一 中期财务报表的审计 113
二 中期财务报表的复核 114
三 审计与复核的比较 115
第四节 CPA涉足中期报告的法律责任 117
一 几个必须明确的观念 117
二 CPA应否扩展其服务功能 118
第五节 中期财务报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21
一 在中期报告审计中,执行外勤工作的标准是否应予放宽 121
二 中期报告大量的估计事项将给CPA审计带来什么影响 123
三 当中期会计方法有别于年度时,应否限制审计意见的类型 124
四 中期审计与期中审计是否一回事 125
第六节 中期财务报告复核应注意的问题 126
一 复核约定 127
二 复核程序 127
三 复核报告 132
第七节 一个中期财务信息判例说明及启示 136
一 或有事项的披露 137
二 存货盘点 139
三 关于年度财务信息的减值 139
四 启示 141
章尾寄语 143
第五章 我国中期报告的发展及规范 144
第一节 我国中期报告的历史回顾 144
一 1993年以前:试验期 144
二 1993年:过渡期 146
三 1994年至今:改进期 147
四 现状调查 149
第二节 中期报告利润是否可信 150
一 从每股收益的角度看 151
二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 153
第三节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155
第四节 一家上市公司为何拒绝披露中期报告 157
第五节 上市公司目前是否按法规要求披露中期报告 160
一 募资运作透明度 161
二 关联交易揭示情况 162
三 重大事项延期披露 164
第六节 我国规范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思路 165
一 对中期报告会计准则制订的建议 166
二 完善中期报告质量监督和保护机制 172
三 提高投资者解读分析中期报告的能力 176
章尾寄语 181
附录 中期报告调查问卷回函情况统计结果 181
参考文献 188
后记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