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拒腐防变宗旨的奠定(1921年7月—1927年7月) 1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宗旨为拒腐防变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 2
(一)制定党的纲领,明确党的性质和任务 3
(二)明确群众路线和受群众监督的原则 4
(三)建立实行严格纪律的严密组织 4
(四)对共产党员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的规定与制约 6
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警惕和预防党员干部的堕落 7
三、省港大罢工中拒腐防变的斗争 10
(一)逐步建立和强化监督机制 10
(二)制定惩治贪污受贿渎职罪的法规,成立惩办机构 12
(三)严肃处理舞弊不廉行为 12
四、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制度的创立 14
(一)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规定的产生 14
(二)设立严格的监督机构和制度 15
第二章 中华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廉洁自律(1927年7月—1937年6月) 18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创立及其廉政任务 18
二、中央苏区的反腐廉政建设 22
(一)中央苏区的惩腐肃贪运动 23
(二)中央苏区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34
(三)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 42
(四)闽西苏维埃政权的廉政建设 51
(五)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党风廉政建设 58
三、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62
(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反腐败斗争 62
(二)鄂豫皖、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67
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政的监督、纪律、检查制度的演化 71
(一)党的六大与中央审查委员会的建立 71
(二)中央党务委员会的设立 72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察机构及其职能 73
(四)苏区工农群众监察组织及其职能 77
(五)革命根据地审计监督制度的形成与职能 82
第三章 抗日民主政权的廉政肃贪(1937年7月—1945年8月) 89
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廉政使命 90
二、陕甘宁边区的廉政建设 94
(一)制定颁布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 94
(二)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廉政教育 96
(三)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养成廉洁风尚 100
(四)完善法制,发扬民主 103
(五)精兵简政,勤俭节约 106
(六)以俸养廉,严惩贪污 108
(七)加强干部管理,防止吏治腐败 112
三、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114
(一)淮北根据地的反贪污反浪费斗争 114
(二)晋西北、晋察冀、鄂豫、浙东、苏皖等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120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监察制度 125
(一)六届六中全会对纪律检查制度建设的推进 125
(二)健全监督机构,强化监督机制 126
(三)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 126
(四)党内的民主监督 128
(五)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 128
(六)各级参议会的民主监督 129
(七)规章纪律的制约 130
(八)政府政务公开 134
(九)督察专员制度 134
(十)七大对纪律检查制度的发展 135
第四章 廉洁自律,夺取政权(1945年9月—1949年10月) 138
一、两个中国命运之决战与兴廉反腐 138
二、整党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 141
三、增强党的纪律和民主,反对无政府倾向 145
四、反对贪污浪费,加强监督、管理 147
五、制定颁布城市政策,严格入城纪律 151
六、七届二中全会开创一代廉政新风 154
第五章 反腐倡廉,巩固政权(1949年10月—1956年夏) 157
一、建国初期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 158
二、整风整党运动 161
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168
(一)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表现及严重性 168
(二)“三反”运动在全国开展 180
(三)“三反”运动的主要经验、特点与意义 187
四、“新三反”和新的反贪污运动 212
(一)开展“新三反”运动的原因 212
(二)“新三反”运动的过程 216
(三)“新三反”运动的意义及启示 220
(四)新的反贪污斗争 223
五、中国共产党纪检工作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25
(一)全国范围内党的监督纪律检查机构与制度的建立 226
(二)加强廉政监督 230
(三)政府机关廉政制度的建设 233
(四)整顿公安司法机关 234
第六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廉政建设(1956年9月—1966年5月) 237
一、八大和八届二中全会对廉政建设思想的发展 237
(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廉政建设的形势 237
(二)八大提出的廉政建设思想 238
(三)八届二中全会提出防止产生“特权阶层” 242
二、1957年的整风运动 246
(一)运动发起的缘由 246
(二)运动的过程 251
三、反对党政干部的特殊化 257
(一)干部下放进行劳动锻炼 257
(二)制定《工作方法六十条》 258
(三)进一步调低党政高级干部的工资 259
(四)“破除资产阶级法权” 259
四、农村的“三反”运动 260
(一)农村问题的严重性 260
(二)农村“三反”、整风整社运动的开展 262
五、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执行 265
六、“四清”运动 267
(一)发动“四清”运动的背景 268
(二)“四清”运动的经过 271
(三)“四清”运动对反腐倡廉的作用 277
七、党政的监察和纪律检查制度的变化 279
第七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廉政曲折(1966年5月—1976年10月) 287
一、毛泽东提出“革命化”的纲领 287
二、“精兵简政”的失败 289
三、得不偿失的“节约闹革命” 293
四、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一打三反”运动 297
五、全面整顿的缘起与夭折 299
六、沉痛的历史教训 304
第八章 拨乱反正,廉政建设的伟大转折(1976年10月—1982年9月) 308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308
(一)拨乱反正,整顿各级领导班子 308
(二)党的廉政建设的转折点 313
二、推进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的纲领 315
三、廉政建设纲领的实施 317
(一)健全制度,反对领导干部特殊化 317
(二)查处违法乱纪、腐化堕落分子 321
(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323
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32
五、党政纪检法制机构和法规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335
(一)党的纪检机构的恢复与健全 335
(二)国家法制建设的加强 339
(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颁布 341
第九章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廉政建设全面推进(1982年9月—1989年6月) 347
一、十二大争取党风根本好转战略任务的提出 348
二、以反腐败为中心内容的整党 349
三、严禁党政机关和干部经商办公司 355
四、中央机关作出表率,狠刹各种不正之风 359
五、法制建设的加强 365
第十章 治理整顿,反腐肃贪(1989年6月—1992年初) 370
一、十三届四中全会对廉政建设的新部署 370
二、廉政建设新部署的贯彻落实 372
(一)全面清理整顿公司 372
(二)以反贪污反行贿、索贿为重点的反腐斗争 375
(三)查办官僚主义,纠正行业歪风 379
三、治理整顿中党建工作的加强 385
四、党政监督制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38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的反腐倡廉(1992年初—1997年9月) 39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腐败特征剖析 391
(一)“以职谋私”泛化 392
(二)多发部位变换 393
(三)犯罪金额巨大 395
(四)团体犯罪增多 397
(五)多种犯罪交织 399
(六)犯罪手法“出新” 401
(七)挥霍公款成风 403
二、反腐败斗争三项任务的确定 406
三、从上到下抓干部的廉洁自律 409
四、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414
五、狠刹不正之风,清理“翻牌公司” 420
六、党政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国家反贪机构的成立 424
(一)党政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 424
(二)国家反贪机构的成立 427
第十二章十五大提出跨世纪的治腐方略及其初步实施(1997年9月— ) 428
一、十四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形势 429
二、跨世纪反腐倡廉方略的制定 432
(一)教育是基础 432
(二)法制是保证 435
(三)监督是关键 437
(四)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439
(五)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做反腐倡廉的模范 440
三、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的新的伟大工程——“三讲”教育 442
(一)“三讲”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442
(二)“三讲”教育开展一年来的成绩与经验 455
(三)抓紧抓好县(市)“三讲”教育,促进廉洁自律工作的全面落实 459
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463
(一)中纪委第二、三、四次全会的召开 463
(二)国务院第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的召开 472
五、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 475
(一)国家稽察特派员和监事会制度的创立和实施 475
(二)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活动的开展 478
(三)军队、武警和政法机关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 488
(四)继续狠刹不正之风,纯化社会风气 491
(五)继续查处一批党政干部贪赃枉法的大案要案 494
(六)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正在落实 518
结语 522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524
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529
三、满怀信心推进反腐败斗争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