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瓣膜置换术 0
第一章 心绞痛 1
第一节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4
第二节 缓解期治疗 5
一、硝酸酯类 5
二、β受体阻滞剂 6
三、钙拮抗剂 7
四、联合用药 7
五、抗凝药物 8
第二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10
第一节 住院前处理 10
一、吸氧和镇痛 11
二、纠正心律失常 11
第二节 住院后治疗 11
三、左心室功能衰竭的治疗 14
四、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15
五、溶栓治疗 16
六、介入性治疗 18
第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19
第一节 康复训练 19
一、住院治疗期的康复训练 20
二、早期治疗性运动期的康复训练 22
三、渐进性治疗性运动期的康复训练 22
四、适宜维持活动期的康复训练 23
第二节 行为干预 23
第三节 药物预防 24
一、β受体阴滞剂 24
四、钙拮抗剂 25
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25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 25
二、抗血小板药物 25
第四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 27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27
一、膜稳定剂 27
二、β受体阻滞剂 30
三、钾通道阻滞剂 31
四、钙通道阻滞剂 32
第二节 药物的选择 34
一、选药原则 34
二、有关问题 34
一、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 36
第五章 心律失常的治疗 36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36
二、折返环路的形成 37
三、触发机制 37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治疗 38
一、心房纤颤 39
二、心房扑动 39
三、房性心动过速 40
四、预激综合征 41
五、室性心动过速 41
六、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42
七、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2
八、心室扑动 43
九、心室纤颤 43
第六章 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45
第一节 缓慢型促心常失常 46
第二节 快速型促心律失常 47
一、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47
二、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48
第七章 特殊情况下的心律失常 53
第一节 妊娠期间的心律失常 53
第二节 运动员心律失常 55
一、室上性心律失常 55
二、室性心律失常 57
第三节 手术期间的心律失常 58
一、室上性心律失常 58
二、室性心律失常 59
三、缓慢型心律失常 59
第四节 介入性诊疗期间的心律失常 60
一、缓慢型心律失常 60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 61
三、室性心动过速 62
第六节 内分泌疾病时的心律失常 63
第五节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时的心律失常 63
一、甲状腺疾病时的心律失常 64
二、甲状旁腺疾病时的心律失常 65
四、肢端肥大症时的心律失常 66
三、肾上腺疾病时的心律失常 66
第七节 肺部疾病时的心律失常 67
第八章 高血压 69
第一节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69
第二节 非药物治疗 70
一、减轻负荷 71
二、减轻超重 71
三、适当的体育锻炼 71
四、饮食因素 72
五、气功 74
第三节 药物治疗 74
一、利尿剂 75
二、α受体阻滞剂 76
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7
四、钙拮抗剂 77
三、β受体阻滞剂 77
第四节 高血压危象 78
第九章 体位性低血压 79
第一节 体位性血压的调节机制 80
第二节 慢性体位性低血压 81
一、病因 81
二、诊断 82
三、治疗 84
第十章 心力衰竭 87
一、病因 88
二、治疗 88
第一节 急性心力衰竭 88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 90
一、病因 90
二、治疗 90
第十一章 心脏瓣膜病 94
第一节 心脏瓣膜病的预防治疗 94
第二节 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治疗 95
第三节 心脏瓣膜病的内科治疗 97
一、左房室瓣狭窄 97
二、左房室瓣关闭不全 98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9
三、主动脉瓣狭窄 99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的手术后治疗 100
第十二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101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102
一、治疗原则 102
二、抗生素的应用 102
三、外科手术治疗指征 104
四、经验性治疗 105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105
一、口腔疾病治疗时的预防治疗 105
二、全身麻醉前的预防治疗 106
第十三章 心肌病 107
第一节 肥厚型心肌病 107
一、缓解症状 108
二、猝死的预防 109
三、联合用药 110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12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 112
二、纠正心律失常 116
三、抗凝治疗 117
四、免疫抑制治疗 117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117
第十四章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119
第一节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120
第二节 心脏外科修补术 121
一、左心室壁膨胀瘤修补术 121
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 123
三、乳头肌功能不全 123
第三节 心脏瓣膜矫治术 123
二、心脏瓣膜修复术 126
第四节 手术后处理 127
第一节 手术后常规治疗 128
一、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128
第十五章 心脏外科手术后的药物治疗 128
二、左房室瓣狭窄分离术后的抗凝治疗 130
三、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凝治疗 131
四、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132
五、心脏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 132
第二节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132
一、胸痛综合征 132
二、手术后综合征 133
四、心律失常 134
三、开胸术后疼痛 134
五、充血性心力衰竭 136
第十六章 心脏移植术 137
第一节 心脏移植 138
一、移植免疫 138
二、心脏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40
三、供体标准 141
四、心脏移植手术 143
一、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处置 144
第二节 心脏移植术后处置和有关问题 144
二、免疫治疗的有关问题 145
第三节 排异处置 146
一、排异反应诊断 146
二、排异治疗 147
第四节 同种移植的心脏功能 148
第十七章 心脏起搏 150
第一节 起搏器工作原理 150
一、起搏器结构 151
第二节 起搏器 151
二、起搏器命名代码 153
三、起搏器类型 154
第三节 起搏途径 156
一、临时起博 156
二、永久起搏 156
第四节 起搏治疗的随访处理 157
第十八章 周围血管病 158
第一节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158
一、非手术疗法 159
第二节 闭塞性动脉硬化 161
二、手术疗法 161
一、临床表现 162
二、治疗 162
三、手术治疗 164
第三节 动脉炎 164
一、病理变化 164
二、治疗 165
第一节 抗凝药物 167
第十九章 抗凝、溶栓和抗血小板药物 167
一、肝素 168
二、口服抗凝剂 169
第二节 溶栓药物 171
一、链激酶 171
二、尿激酶 172
三、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172
三、周围血管病的溶栓治疗 173
二、肺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173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173
第三节 溶栓治疗 173
第四节 抗血小板药物 174
第二十章 钙拮抗剂 176
第一节 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 176
一、扩血管作用 177
二、抗心律失常作用 177
第二节 钙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178
一、高血压 178
三、抗交感神经作用 178
二、心绞痛 179
三、急性心肌梗死 179
四、心律失常 180
五、心力衰竭 181
六、肥厚型心肌病 181
七、肺动脉高压 181
八、其他疾病 182
第三节 钙拮抗剂的副作用与药物联用 182
第一节 生物学和药理学特性 184
第二十一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84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85
一、高血压 186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 187
三、缺血性心脏病 188
四、肾脏疾患 188
二、肾功能不全 189
四、血管神经性水肿 189
三、高钾血症 189
一、低血压 189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 189
五、咳嗽 190
第四节 联合用药 190
一、与利尿剂联用 190
二、与钙拮抗剂联用 191
三、与哌唑嗪联用 191
第二十二章 α受体阻滞剂 192
第一节 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 194
一、哌唑嗪 195
第二节 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 195
三、多沙唑嗪 197
四、吲哚拉明 197
五、拉贝洛尔 197
二、曲马唑嗪 197
第三节 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198
第二十三章 β受体阻滞剂 199
第一节 β受体阻滞剂的药? 199
一、心脏选择性阻滞作用 199
第二节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200
一、高血压 200
二、内在拟交感活性 200
三、膜稳定作用 200
二、动脉粥样硬化 201
三、心绞痛 201
四、急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202
五、心律失常 203
六、心肌痛 203
第一节 洋地黄类药物 205
第二十四章 正性肌力药物 205
一、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06
二、给药方法 207
三、毒性反应 207
第二节 拟交感胺类正性肌力药物 209
第三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09
一、氨力农 210
二、米力农 211
第一节 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停药问题 212
一、地高辛 212
第二十五章 关于停药问题 212
二、利尿剂和补钾 214
第二节 降压药物的停药问题 215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停药问题 216
第四节 抗凝药物的停药问题 217
第五节 缺血性心脏病的停药问题 218
一、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停药问题 218
二、抗心绞痛药物的停药问题 218
第二十六章 医源性心血管病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22
二、医源性心肌缺血 223
第一节 医源性心脏病 223
一、医源性心肌损害 223
三、医源性心肌梗死 224
四、医源性心肌病和心肌炎 224
第二节 其他医源性疾病 224
一、医源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25
二、医源性血管性疾病 225
三、医源性心律失常 226
四、其他医源性疾病 226
第三节 心血管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27
第二十七章 临床心血管药理 232
第一节 药物的选择 232
第二节 给药方式 234
第三节 药物用量 235
第四节 药物吸收 236
第五节 生物利用度 238
第六节 其他因素 239
第七节 治疗药物监测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