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序一 魏桥 1
序二 傅振伦 3
上 卷 3
话说方志源头与方志属性 3
自序 5
古代浙江方志在全国的地位 14
宋代浙江方志体例的完备和成就 18
浙江名志迭出的时代 26
南宋“临安三志”问世 26
“会稽二志”与《剡录》 31
四明“图经”及其“续志” 35
台州《赤城志》与《菌谱》 40
严州“图经”与“续志” 43
《吴兴志》与《澉水志》 45
宋代浙江方志得以发展的缘由 49
元代视修志为“立国立政之本要” 56
编修志书概况 56
元代“四明三志” 58
《至元嘉禾志》问世 62
山水志、人物志的编纂 64
修志重视经世致用 66
明代浙江修志的鼎盛局面 68
第一部以通志命名的省志 71
府志仍为明代修志的中心 74
首次实现县县修志 78
镇志处于萌发时期 82
专志编纂的蓬勃兴起 84
结束语 93
以珍藏明志为中心的天一阁 101
中 卷 107
拉开“盛世修志”序幕 107
修志是一项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117
志以义先及其他 125
论新方志的时代特点 133
重视提高地方志自身的存在价值 140
关于志书质量的若干问题 151
坚持唯物论掌握辩证法 162
谈谈志书的“三新”、“三性”和“三严” 175
论志书结构的三大系统 187
市志、城市志辨体 199
略论新县志的篇目设计 212
志书要重视记好“两个革命”的转变 221
论对改革的记述 227
人物志的编撰 236
人物“生不立传”管见 252
略论市县志少数民族编的设置和特色 255
评稿随感 264
要合格又不拘一格 271
新方志编纂与国情教育 287
浙江修志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01
总结经验加强规划 308
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志书改革 314
密切结合实际深化方志理论 321
坚定不移地把地方志事业推向前进 327
办实事出效益学会要为修志现实服务 332
下 卷 339
发掘地方志中的经济信息为“四化”建设服务 339
玉器成形精琢为珍 341
祝贺与希望 346
坚定修志信念继续稳步前进 349
学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促修志事业发展 354
新方志是科学文献 357
喜贺《萧山县志》问世 360
以十三大精神指导修志工作 363
龙年的喜讯与展望 367
志书要做到“一句也不多” 371
议论·调查·创新 375
不断提高志稿评议水平 378
学会“记述” 380
敢于实践知难而进 382
任重而道艰 386
确保志书质量推进修志事业 388
九十年代修志的历史使命 390
统一思想认识坚持正确方向 392
毛泽东重视利用地方志 395
认真开好志稿评审会 399
加强哲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 400
新年展新姿更上一层楼 403
创造第一等工作争取第一流质量 407
志书记载要见“树”见“林” 409
主编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411
资料常青观念更新 413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 415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后来居上 417
思想要解放工作要踏实 420
增强重点意识 422
审时度势狠抓质量 424
力求质量与速度的统一 426
1992年浙江方志界十件大事 428
金鸡啼鸣催奋进 430
坚持“实”字当头 432
总书记赠书的启示 434
增强精品意识 436
温州见闻 438
1993年浙江方志界十件大事 442
坚持不懈地把修志事业继续下去 445
尽平生之力 出不朽之作 447
评《建德县志》 449
读《萧山县志》的几点启示 454
喜读《象山县志》 460
时代的产物方志的集锦 464
浙江在台人物研究的丰硕成果 469
读《南郑县志》有感 474
强烈的创新意识可贵的探索精神 480
体大思精开拓创新 485
重读《长兴县志》札记 489
地方特色时代化时代特色地方化 495
谈谈《东阳市志》的四个突破 499
不拘一格别开生面 508
编纂有道记述有方 514
千古遗风时代缩影 524
成功之作从“苦难”中来 531
修一代方志出一代传人 541
《岱山县志》序 545
《新登镇志》序 547
《龙港镇志》序 549
《湖州市文化艺术志》序 551
附:参加主要修志活动实录 553
跋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