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
国际关系概念 1
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 3
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4
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6
20世纪前西方学者关于国际关系的论述 6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 8
盛行于20-30年代的理想主义学派 9
流行于40-50年代的现实主义学派 11
60-70年代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峙 13
后行为主义学派 15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 18
列宁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18
苏联的国际关系理论 19
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22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22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 24
第二章 国际关系体系 28
一、国际关系体系的特征和结构 28
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特征 28
国际关系体系的结构 32
国际关系体系组合的基本法则 36
二、松散的国际关系体系 39
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39
松散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 45
三、完整的国际关系体系 48
完整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43
完整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 51
第三章 国际关系格局 55
一、国际关系格局的概念 55
国际关系格局的涵义 55
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的组合分解 57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 58
二、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60
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格局 60
20世纪初欧洲均势格局面临的挑战 62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宣告欧洲均势格局的结束 67
三、两极的国际关系格局 70
雅尔塔体制 70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特点 72
两极格局的持续与演变 76
四、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过渡 78
两极格局已从结构上解体 78
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发展进程步入新阶段 81
新旧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83
第四章 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 87
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概念 87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涵义 87
行为主体的单一性与多样性 88
二、国家是最基本的行为主体 91
构成国家的要素 91
国家间关系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93
争取独立的民族是过渡性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95
三、国际关系中非国家行为主体 97
政府间国际组织 97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100
跨国公司 102
四、自然人不是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 105
第五章 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 107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 107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生产力要求越出民族疆界的产物 107
世界范围的经济一体化 109
区域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 111
二、经济力量的变化决定着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113
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 113
各国竞争经济优势 115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国内经济的动力 11
经济状况制约着各国对外政策的选择 120
三、经济领域的斗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22
货币战 122
贸易战 124
资源战 127
经济因素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 123
四、发展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 131
发展问题的实质 131
南北关系 133
南南关系 137
第六章 国际关系中的科学技术关系 141
一、世界科技一体化 141
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141
科技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44
科技一体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46
二、科技革命影响最大的一个国际关系领域是军备竞赛 149
科技革命产生一代又一代的新武器 149
科技革命使军事战略不断调整 152
科技革命使军备控制成为可能 157
三、科技领域的竞争是国际关系的重点 159
科技是竞争综合国力优势的核心 159
发展新科技的集团化趋势 162
新的科技革命出现国家实力均匀化趋势 165
第七章 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关系 167
一、世界政治的关键性问题 167
国际安全是世界政治的关键性问题 167
结盟 172
不结盟 175
二、国家对外政策关系到世界局势的稳定 179
对外政策的基础 179
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183
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185
三、世界政治的两种趋势 188
强权型的国际关系 188
民主型的国际关系 191
地缘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93
第八章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关系 197
一、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 197
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 197
意识形态指导对外政策 199
二、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关系 203
文化也是社会的意识形态 203
国际文化关系概貌 207
三、没有硝烟的战争 210
心理战 210
宣传战 214
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亲疏 218
第九章 国际关系中的法律关系 221
一、国际法律关系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 221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 221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224
当代国际法发展的趋向 227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230
国际法基本原则 230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提出与历史发展 232
《联合国宪章》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确认及系统化 235
三、民族自决原则 237
国际法上民族自决原则的形成 237
民族自决原则的内容 230
民族自决原则的意义 241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被确认 24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4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中的地位 250
第十章 国际关系中的战争与和平 252
一、国际冲突、国际危机与国际战争 252
国际冲突 252
国际危机 255
国际战争 256
国际战争的本质 261
二、国际战争的主要形式和最高形式——局部战争与世界大战 263
局部战争的概念 263
当前局部战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66
世界大战的危险来自霸权主义的争夺 270
世界大战是可能避免的 272
三、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 275
二战后世界总体和平的特征 275
积极和平共处,强化和平外交 278
控制军备竞赛,促进裁军谈判,全面削减和销毁核武器 280
维护世界和平的多线运动 292
第十一章 国际关系发展的动力 285
一、国际关系发展动力理论 285
国际关系发展动力的概念和特点 285
国际关系发展动力的几种学说 288
二、国际关系发展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 292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292
人类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是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 296
三、国际关系发展的特殊动力 301
多种社会制度的竞争 301
主权国家间的竞争 304
第十二章 国际关系的调节机制 309
一、国际关系调节机制的作用 309
国际关系调节机制的单一性 309
国际关系调节机制的多样性 312
国际关系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317
二、联合国集体安全调节机制 321
集体安全的涵义 321
联合国集体安全调节机制的作用 325
三、地区性调节机制 330
地区性调节机制的发展趋势 330
地区性调节机制的作用 334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