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 8
第一节 探索科学基点的道路 8
一、从否定劳动价值论转变到肯定劳动价值论,以此为基础阐明资本同劳动的不平等交换的根源(1844-1847) 9
二、从对雇佣劳动这种特殊商品的分析转变到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经济范畴的批判,形成了未来《资本论》的雏形(1850-1858) 19
三、把作为研究结果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当作叙述方法的起点和逻辑分析的基础,构成了《资本论》的逻辑体系的特色(1859) 29
第二节 以科学基点为基础的扩展过程 34
一、从批判研究的还原法转变到理论阐述的上升法,《资本论》四卷结构的确立——《资本论》第二稿(1861-1863) 35
二、从对于本质的分析转变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诞生——《资本论》第三稿(1863-1867) 43
三、从对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转变到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的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的建立——《资本论》第四稿(1867-1881) 49
第三节 几点结论 53
第三章 经济学化的历史唯物论 60
第一节 生产方式的形成 61
一、起点 61
二、形成过程 69
三、体系 75
一、本质之必然联系 81
第二节 作为整体的内在机制和矛盾 81
二、二重化的生产方式 88
三、平衡 94
第三节 生产方式的升华物 101
一、国家职能的演变 102
二、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化 107
三、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 113
第四节 理论一般 120
一、共性与个性 121
二、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125
三、在批判中诞生又为批判之武器 130
第五节 几点结论 137
第四章 方法论的再思考 145
第五章 结语 155
参考文献 163
附录 166
从马克思探索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点的三次转变看哲学和经济学的交融发展 166
马克思探索科学基点的道路——简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前提的创立过程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