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法西斯主义学术研究的意义 1
第二章 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4
一、原因 4
1、总的前提 5
2、领导阶层的政策 7
3、法西斯群众运动 17
4、工人运动的失败 24
二、统治结构的基本要素 31
1、统治联盟 31
2、政权的群众基础 37
三、民族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 41
1、问题的提出 41
2、与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势不两立的“民族的社会主义” 42
3、对现实需要作幻想式回答的“民族的社会主义” 46
4、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93年以前的“社会主义” 49
5、法西斯政权的“社会主义” 52
四、普鲁士传统的意义 56
1、总的前提 56
2、德国的特征 57
3、作为普鲁士-德意志帝国主义典型表述的尼采哲学 61
4、羽翼丰满的与新阶段的法西斯主义 62
5、普鲁士的主旨:当时与当今 64
五、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66
第三章 作为普遍现象的法西斯主义 74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西斯主义在欧洲产生的原因 74
1、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法西斯主义 74
2、竞争与“强者的权力” 75
3、战争经历 76
4、1918年的失败和修改条约的欲望 77
5、受到威胁的财产制度 78
6、严重的经济危机 80
7、右派专政的变种 81
二、民族社会主义是法西斯主义吗?什么是法西斯主义? 82
1、问题的提出 82
2、法西斯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83
3、法西斯统治制度的内容 84
4、统治方法 87
5、意识形态 89
6、法西斯运动 91
7、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特点 92
8、结论 94
第四章 论问题的现实性 96
一、1945年以来的发展 96
1、今天法西斯主义无关紧要了吗? 96
2、反法西斯主义的改革设想及其1945年之后的失败 97
3、《幼芽尚能开花结果……》 102
4、被驱逐者协会的作用 108
5、温和的右派和极端的右派 112
二、1945年以来关于法西斯主义讨论的阶段与趋势 114
1、关于理论分析 114
2、第一阶段:洗刷的欲望 116
3、第二阶段:极权主义理论 119
4、第三阶段:批判性清理工作的开始 122
5、第四阶段:反法西斯主义的两极分化与“转折”政策 125
三、根据不同理论可为当前得出哪些结论 130
四、右翼意识形态的结构原因与作用条件 135
1、阶级统治与思想保障 135
2、资本主义与意识形态 137
3、在联邦共和国中适于进行统治的思想 140
4、劳动大众:需求与利益 141
五、当前的危机——危险性与行动的可能性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