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管理机构 4
晚清、民国时期的民政管理机构 4
新中国时期的民政管理机构 5
优抚安置 10
褒扬 11
修祠建墓 11
追功授誉 23
入志列录 25
登记发证 25
悼念祭扫 27
抚恤 29
牺牲病故抚恤 29
残废抚恤 33
参军参战 36
拥军 36
献金捐物 38
慰问犒劳 41
过境接待 43
优待军属 44
政府补助 44
群众优待 46
表彰先进 51
军队士兵退伍安置 53
军队干部退役安置 57
福利事业 59
育婴堂院 60
育婴堂 60
育婴所 61
育幼院 63
恤孤局 69
抚幼院所 69
孤儿院 70
儿童福利院 72
济妇堂院 75
敬节堂 75
妇孺所 77
妇女教养所 79
养老场所 80
普济堂 80
残老所 80
社会福利院 82
盲人按摩医院 94
福利生产 98
管理机构 98
生产单位 99
生产设备 99
企业和职工 99
生产人员 102
工资待遇 103
保护扶持 104
国家保护 104
社会支持 105
健全人辅助 106
计划产品 107
生产效益 107
计划外生产 108
优质产品 110
产值税利 112
社会救济 114
救济组织 115
慈善团体 115
救济机关 117
救火救生 118
义举施舍 118
施粥施衣 119
送诊施药 119
施棺收埋 119
兴办义学 120
临时和定期救济 120
紧急救济 120
常年救济 123
专项救济 125
生产自救 129
小本借贷 129
以工代赈 130
兴办加工厂(组) 132
农村困难救济 136
“五保户”供养 136
农村扶贫 137
水灾救济 140
灾害救济 140
火灾救济 150
旱灾救济 154
雪灾救济 155
风灾救济 155
支援外地救灾 157
收容改造 159
收容遣送 159
机构设置 159
内部管理 161
客籍遣送 165
安置处理 168
改造游民 171
改造妓女 177
建立登记机关 183
管理 183
婚姻登记 183
制订法规 184
培训登记员 184
结婚和离婚登记 185
普及登记 185
审查发证 186
殡葬事业 190
机构和人员 190
管理机构 190
职工 192
场所设施 196
义冢 196
公墓 197
存放处 199
殡仪馆 200
火葬场 202
运尸工具 205
火化炉 205
尸体进炉车 206
防腐设备 207
殡葬改革 207
推行火葬 207
变革礼俗 209
服务丧户 210
残疾人社会团体 214
瞽星公所 214
盲人聋哑人协会 215
机构演变 215
协会工作 216
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222
附:武汉市残疾人统计表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