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傅青主女科 3
序 3
序 5
女科上卷 7
带下 7
白带下 7
青带下 8
黄带下 9
黑带下 10
赤带下 11
血崩昏暗 12
血崩 12
年老血崩 13
少妇血崩 14
交感血出 14
郁结血崩 15
闪跌血崩 16
血海太热血崩 17
鬼胎 18
妇人鬼胎 18
室女鬼胎 19
调经 20
经水先期 20
经水后期 21
经水先后无定期 22
经水数月一行 23
年老经水复行 23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 24
经水未来腹先疼 25
行经后少腹疼痛 25
经前腹痛吐血 26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 27
经水过多 27
经前泄水 28
经前大便下血 29
年未老经水断 30
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 30
身瘦不孕 31
种子 31
胸满不思不孕 32
下部冰冷不受孕 33
胸满少食不受孕 34
少腹急迫不孕 34
嫉妒不孕 35
肥胖不孕 36
骨蒸夜热不孕 37
腰酸腹胀不孕 38
女科下卷 41
妊娠 41
妊娠恶阻 41
妊娠浮肿 42
妊娠少腹疼 43
妊娠吐泻腹疼 44
妊娠口干咽痛 44
妊娠子悬胁疼 45
妊娠跌损 46
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 47
妊娠子鸣 47
妊娠腰腹疼渴汗燥狂 48
妊娠中恶 49
妊娠多怒堕胎 50
小产 51
行房小产 51
大便干结小产 52
跌闪小产 52
畏寒腹疼小产 53
大怒小产 54
难产 55
血虚难产 55
交骨不开难产 55
脚手先下难产 57
气逆难产 57
子死产门难产 58
子死腹中难产 59
正产 60
正产胞衣不下 60
正产血晕不语 62
正产气虚血晕 62
正产败血攻心晕狂 63
正产肠下 64
产后 65
产后少腹疼 65
产后气喘 66
产后恶寒身颤 67
产后恶心呕吐 68
产后血崩 68
产后手伤胞胎淋漓不止 69
产后四肢浮肿 70
产后肉线出 71
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 72
产后肝痿 72
产后郁结乳汁不通 73
产后编 74
产后编上 74
产后总论 74
产前后方症宜忌 75
正产 75
伤产 75
调产 76
催生 76
冻产 76
热产 76
横产 76
死产 77
下胞 77
难产 77
盘肠生 77
断脐 78
新产治法 79
产后用药十误 79
产后寒热 80
胎前患伤寒、疫症、疟疾、堕胎等症 81
产后诸症治法 81
血块 81
血晕 82
厥症 84
血崩 85
气短似喘 86
妄言妄见 87
伤食 88
忿怒 88
类疟 89
类伤寒二阳症 90
类伤寒三阴症 91
类中风 92
类痉 93
出汗 93
盗汗 94
口渴兼小便不利 94
遗尿 95
误破尿泡 96
患淋 96
产后编下 96
便数 97
泻 97
完谷不化 98
痢 99
霍乱 100
呕逆不食 101
咳嗽 102
水肿 102
流注 103
膨胀 104
怔忡惊悸 105
骨蒸 105
心痛 106
腹痛 107
小腹痛 107
虚劳 107
遍身疼痛 107
腰痛 108
胁痛 108
阴痛 109
恶露 109
乳痈 110
风甚 111
不语 112
补集 112
大便不通 112
浮肿 113
鸡爪风 113
傅青主男科 117
序王正国 117
序顾宗仪 118
序王道平 119
序石丽权 121
序崔国因 122
男科上卷 123
伤寒门 123
初病说 123
伤风 123
伤寒 123
外感 123
伤暑 124
疟疾 124
伤食 124
大满 125
发汗 125
寒热真假辨 125
乍寒乍热辨 126
真热症 126
真寒症 126
假热症 126
泻火汤总方 126
假寒症 127
真热假寒 127
真寒假热 127
结胸 128
循衣撮空 128
上热下寒 128
阴虚双蛾 128
扶正散邪汤 129
火症门 129
火症 129
火越 130
燥症 130
治火丹神方 130
消食病 130
痿症 131
郁结门 131
开郁 131
痨症虚损辨 132
内伤发热 132
关格 132
虚痨门 132
未成痨而将成痨 133
阳虚下陷 133
阴虚下陷 133
阴虚火动,夜热昼寒 134
阴寒无火 134
过劳 134
日重夜轻 134
夜重日轻 135
阴邪兼阳邪 135
气虚饮食不消 136
气虚胃虚 136
气血两虚 136
血虚面色黄瘦 137
肺脾双亏 137
肝肾两虚 137
心肾不交 138
精滑梦遗 138
无梦遗精 139
遗精健忘 139
倒饱中满 140
久虚缓补 140
补气 140
痨证 141
出汗 141
补血 141
痰嗽门 142
初病之痰 142
已病之痰 142
久病之痰 142
滞痰 143
湿痰 143
寒痰 144
热痰 144
老痰 144
顽痰 144
久嗽 145
湿嗽 145
中气又中痰 145
水泛为痰 145
肺嗽兼补肾 146
喘症门 146
气治法 146
气喘 147
实喘 148
虚喘 148
气短似喘 148
抬肩大喘 149
肾寒气喘 149
肾火扶肝上冲 149
吐血门 150
阳症吐血 150
喘嗽 150
贞元饮 150
假热气喘吐痰 150
大怒吐血 151
吐血 151
吐白血 152
血不归经 152
三黑神奇饮 153
呕吐门 153
脾胃症辨 153
反胃大吐 153
火吐 154
呕吐 154
寒邪犯肾大吐 154
寒吐 155
胃吐 155
反胃 155
胃寒 156
肾寒吐泻,心寒胃弱 156
臌症门 156
水臌 156
气臌 157
虫臌 157
水肿 158
呃逆 158
水症门 158
血臌 158
水结膀胱 159
湿症门 159
黄症 159
瘅症 159
伤湿 160
脚气 160
男科下卷 161
泄泻门 161
泻甚 161
水泻 161
火泻 161
火邪内伤辨 162
痢疾门 162
泄泻吞酸 162
水泻 162
痢疾 163
血痢 163
寒痢 163
大小便门 164
大便不通 164
实症大便不通 164
虚症大便不通 165
小便不通 165
大小便不通 165
尸厥 166
热厥 166
寒厥 166
厥症门 166
厥症 167
气虚猝倒 167
阴虚猝倒 167
阳虚猝倒 168
肾虚猝倒 168
大怒猝倒 168
中风不语 169
口眼歪邪 169
半身不遂 170
半身不遂,口眼歪邪 170
癫狂 171
发狂见鬼 171
癫狂门 171
痫症 171
发狂不见鬼 172
狂症 172
寒狂 172
怔忡惊悸门 173
怔忡不寐 173
心惊不安,夜卧不睡 173
恐怕 173
神气不宁 174
腰、腿、肩、臂、手、足疼痛门 174
满身皆痛 174
腰腿筋骨痛 175
腰痛 175
腰痛足亦痛 176
腿痛 176
两臂肩膊痛 176
手足痛 177
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 177
背骨痛 177
腰痛兼头痛 177
心腹痛门 178
心痛辨 178
寒痛 178
热痛 178
久病心痛 178
冷气心腹痛 179
腹痛 179
胃气痛 180
麻木门 180
手麻木 180
手麻 180
手足麻木 180
木 181
腿麻木 181
两手麻木,困倦嗜卧 181
浑身麻木 181
麻木痛 181
两胁有块 182
胁痛门 182
筋缩 182
足弱 182
左胁痛 183
右胁痛 183
左右胁俱痛 183
两胁走注 183
胁痛身热 184
胁痛 184
胁痛咳嗽 184
浊淋门附肾病门 184
二浊五淋辨 184
淋症 184
阳强不倒 185
阳痿不举 185
浊证 185
尿血又便血 186
疝气 186
肾子痛方 186
偏坠 186
杂方门 187
病在上而求诸下 187
病在下而求诸上 187
疮毒 188
头面上疮 188
身上手足之疮疽 188
统治诸疮 188
补肾 189
破伤风 189
嚏喷法 189
手汗 189
饮砒毒 189
黄水疮 189
疯狗咬伤 190
小儿科 190
色 190
脉 190
三关 190
不食乳 190
脐不干 191
山根 191
发热 191
惊风 192
感冒风寒 192
泄泻 193
寒泻 193
吐 193
痢疾 193
咳嗽 194
疳症 194
口疳流水口烂神方 194
疳症泻痢眼障神效方 194
疟疾 195
便虫 195
积虫 195
痘症回毒或疔肿方 195
痘疮坏症已黑 195
女科 196
急慢风 196
治火丹神方 196
产后以补气血为主 197
胎漏胎动 197
子悬 197
白带 197
产后气喘腹痛 198
产后呕吐下利 198
血崩 198
产后大喘大汗 198
产后亡阳发狂 199
产门症 199
打死胎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