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
上篇 新中国成立前的税务 2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税务概况 2
第二章 清代税务 3
第一节 征收机构 3
第二节 税制税种 3
一、地丁钱粮 4
(一)地丁正赋 4
(二)钱粮科则 4
二、肉厘 5
三、当贴费 5
四、盐税 5
第三节 税收收入 5
第四节 清末抗税斗争 6
一、第一次抗税斗争 6
二、第二次抗税斗争 7
第三章 民国税务征收机构 8
第一节 直接税征收机构 8
第二节 货物税征收机构 9
第三节 地方税征收机构 10
第四章 民国时期税捐 12
第一节 税捐概况 12
第二节 征收概况 13
第三节 统捐 16
第四节 驼捐 18
第五节 磨课 18
第六节 牲畜税 19
第七节 屠宰税 19
第八节 牙税与当税 21
一、牙税 21
二、当税 21
第九节 煤炭税 22
第十节 烟酒税及烟酒牌照税 23
一、烟酒税 23
二、烟酒牌照税 24
第十一节 货物税 25
第十二节 特种消费税 26
第十三节 印花税 27
第十四节 营业税 30
一、营业税法的颁行 30
二、简化稽征方法的实施 31
三、修正营业税法的颁行 32
四、特种营业税法的颁行 32
五、营业税仍移交地方接管 33
第十五节 所得税 33
一、所得税的创办与初步修正 33
二、财产租赁与出卖所得税的举办 34
三、所得税简化稽征的实施 34
四、修正所得税法的颁行与综合所得税的筹办 35
第十六节 过分利得税 36
一、《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条例》的制定与修正 36
二、《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法》的颁行 36
三、简化稽征的实施 37
四、特种过分利得税的实行 37
五、过分利得税的征收概况 38
第十七节 遗产税 38
一、《遗产税暂行条例》的颁行 38
二、《遗产税暂行条例》的修正 38
三、《遗产税法》的制定与施行 38
第十八节 土地增值税 39
第十九节 地价税 39
第二十节 建筑改良物税 39
第二十一节 房捐 40
第二十二节 营业牌照税 40
第二十三节 使用牌照税 41
第二十四节 盐税 41
中篇 新中国成立后至分税制前的税务 44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分税制前的税务 4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4
一、武威县人民政府税务局 44
二、武威县税务局 44
三、财政局、税务局三合三分 45
四、武威市税务局 46
第二节 武威市税务局隶属关系 48
第三节 干部培训 49
第四节 先进集体、个人和革命烈士 52
一、先进集体 52
二、先进个人 53
三、革命烈士曹宗林同志 55
第二章 党群团组织 5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 56
一、机构沿革 56
二、主要工作 57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58
第三节 妇联组织 58
第四节 工会组织 59
一、组织沿革 59
二、主要工作 59
第三章 精神文明建设 60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 60
第二节 扶贫帮困与社会捐助 61
一、抓点包队 61
二、扶持社队企业 62
三、扶贫帮困与社会捐助 63
第四章 税制与税收 64
第一节 工商税制的建立与改革 64
一、1950年统一全国税政 64
二、1953年税制修正 64
三、1958年税制改革 64
四、1963年改进工商所得税征税办法 65
五、1973年税制简化与合并 65
六、1978年后税制改革 66
七、1984年税制全面改革 67
第二节 工商各税 71
一、货物税 71
二、工商业税 74
三、印花税 79
四、屠宰税 80
五、交易税 85
(一)牲畜交易税 85
(二)集市交易税 87
六、车船使用牌照税 90
七、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95
(一)城市房地产税 95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 97
八、特种消费行为税、文化娱乐税 97
(一)特种消费行为税 97
(二)文化娱乐税 99
九、商品流通税 100
十、工商统一税 103
十一、所得税 108
(一)利息所得税 108
(二)工商所得税和集体企业所得税 110
(三)国营企业所得税 116
(四)国营企业调节税 118
(五)私营企业所得税 119
(六)个人所得税 119
(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121
(八)外国企业所得税 122
十二、工商税 123
十三、产品税 131
十四、增值税 135
十五、营业税 144
十六、奖金税 148
(一)国有企业奖金税 148
(二)集体企业奖金税 150
(三)事业单位奖金税 150
十七、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 151
十八、建筑税 152
十九、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54
二十、资源税收政策 156
二十一、城市维护建设税 156
二十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157
二十三、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158
第三节 农村税收 158
第四节 历年税收概况 167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 167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956年) 168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966年) 170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年~1976年) 171
五、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1993年) 172
第五章 税务征收管理 178
第一节 征收管理体制 17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178
二、1958年改进税收管理体制 179
三、1961年适当集中税收管理权限 180
四、1973年下放税收管理权限 180
五、1977年税收管理体制改革 181
第二节 征收管理 182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征收管理(1949年~1956年) 182
(一)工商业税的征收管理 182
1、私营工商业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182
2、私营工商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86
3、国合企业工商业税的征收管理 195
4、摊贩业税的征收管理 197
5、临时商业税的征收管理 198
6、工商业大普查 198
7、货运登记管理 199
8、税务复议 201
(二)商货税的征收管理 202
1、白酒 203
2、土烟芭和土烟丝 203
3、植物油 204
4、皮胶 205
5、皮毛 205
6、其他应税产品 206
(三)反偷漏税 206
1、“五反”运动时期反偷漏税 206
2、过渡时期反偷漏税 206
(四)税务检查 207
(五)清理欠税 207
(六)委托代征 209
(七)粮食交易税的征收管理 209
(八)牲畜交易税的征收管理 210
(九)土布交易税的征收管理 210
(十)屠宰税的征收管理 210
1、城市屠宰税的征收管理 210
2、农村屠宰税的征收管理 211
(十一)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12
(十二)城市房地产税的征收管理 212
(十三)车船使用牌照税的征收管理 214
(十四)稽征改革 214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966年) 215
(一)纳税辅导 215
(二)纳税鉴定 215
(三)纳税检查 216
(四)“大跃进”中的税收工作 217
(五)市场征管 217
(六)取缔违法经营 218
(七)临商税征收 218
(八)对农村土榨油房的管理 218
(九)表彰纳税交利先进单位 219
三、“文化大革命”前期(1967年~1969年) 220
四、“文化大革命”后期(1970年~1976年) 220
(一)试行税制改革 221
(二)税利大清理 222
(三)改进征管制度 223
(四)打击投机倒把 223
(五)支援糖厂生产 224
(六)表彰奖励纳税交利先进单位 224
五、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1993年) 225
(一)征管方式改革 225
(二)税务登记 230
(三)第二步利改税 232
(四)纳税鉴定 232
(五)纳税申报 233
(六)纳税检查 234
(七)委托代征 239
(八)培植税源 245
(九)税法宣传 252
(十)协税护税 256
(十一)对改制企业的税务管理 257
(十二)个体户征管 258
(十三)税款征收管理 262
1、奖金税的征收管理 262
2、所得税、调节税的征收管理 265
3、个人收入调节税征收管理 272
4、对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72
5、能交基金征收管理 273
6、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 274
7、建筑税的征收管理 274
(十五)税务稽查 275
1、设立税务检查站 275
2、成立稽查队 278
(十六)清理欠税 278
(十七)税收减免 279
(十八)表彰奖励各纳税交利先进集体 282
第三节 发货票管理 283
第六章 工商税收计划、会计、统计、票证管理 296
第一节 税收计划管理 296
第二节 税收会计管理 299
一、税收会计 299
二、培训企业会计 301
第三节 税务统计管理 301
第四节 票证管理 302
第五节 同工种竞赛与评比 305
第七章 利润监交工作 308
第八章 财税、物价大检查 311
第九章 税务行政监督与廉政建设 315
第一节 税务监察与廉政建设 315
一、税务监察机构及职责 315
二、税务监察工作与廉政建设 315
第二节 税务行政执法 318
下篇 国税 324
第一章 国税税收 税源 324
第一节 税制改革 324
一、1993年税制改革 324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324
1、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24
2、建立以纳税人“自核自缴”为基础的申报制度 324
3、广泛推行税务代理 324
4、推广计算机在税收征管领域中的应用 324
5、税务稽查、稽核和审计得到加强 324
(二)税种改革 324
1、建立起新的流转税制格局 324
2、统一所得税制 325
3、对部分地方税实行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 325
二、国税、地税业务划分 326
(一)国、地税局的成立 326
(二)业务划分 326
三、组织实施 329
第二节 税种 税目 税率 330
一、增值税 330
二、消费税 337
三、企业所得税 341
四、车辆购置税 343
五、营业税 346
六、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347
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48
第三节 国税收入 350
第四节 国税结构 353
一、各行业国税税收比重 363
(一)产业结构 353
(二)行业结构 354
(三)国税所有制结构 356
二、国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357
三、生产增长同国税税收增长比 357
四、税收弹性系数 358
五、各分局税收比重 360
六、各税种所占国税收入比重 361
第五节 税源 362
一、纳税户基本情况 362
二、重点税源及入库情况 363
(一)入库情况 363
(二)重点税源发展变化 368
(三)重点企业情况 368
(四)限额以上企业情况 370
(五)主要产品情况 373
三、分行业税源 374
(一)农机制造业 374
(二)麦芽行业 374
(三)煤炭行业 374
(四)面粉加工企业 375
(五)商贸流通经济税源 375
(六)所得税税源 376
(七)建材行业 377
(八)食醋加工行业 378
(九)关停并转及改制企业税收情况 378
(十)电力行业 379
(十一)荣华集团税源 379
(十二)酒类行业 380
(十三)成品油市场税源 381
(十四)农副产品购销企业税源 381
四、税源调查 381
五、税源培植 387
六、税源监控 387
第六节 纳税大户与纳税先进户 388
一、企业纳税大户 388
二、个体工商业户纳税大户 393
第二章 国税征收管理 398
第一节 征收管理改革 398
第二节 税法宣传 404
第三节 税务登记 408
第四节 纳税申报 414
第五节 纳税评估 416
一、纳税评估机构及职责 416
二、主要工作 417
三、主要评估制度 419
四、评估方法 421
五、税负分析 421
第六节 税务稽查 423
一、稽查制度建设 423
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426
三、专项检查 427
四、日常稽查 432
五、漏征漏管户的清查 433
第七节 税收减免 434
第八节 税务代理 440
第九节 涉外企业税收管理 440
一、涉外税收和进出口税收管理 440
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 441
第十节 ISO质量认证 442
第十一节 办税服务 443
一、办税服务厅 443
二、办税服务 444
第十二节 CTAIS系统 446
第十三节 金税工程 448
第十四节 发票管理与检查 450
一、发票管理 450
二、发票检查 455
第十五节 纳税户管理 459
一、个体经营税收征收管理 459
二、清理欠税 462
三、一般纳税人管理 463
(一)一般纳税人认定 463
(二)期初存货已征税款 467
(三)一般纳税人年检 467
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468
五、培训企业人员 470
第三章 国税票证管理 471
第一节 票证 471
第二节 票证管理 474
第三节 票证检查 478
第四章 税务监察与监督 480
第一节 税务行政执法 480
一、税务行政执法 480
二、税务检察室和税务治安室 485
(一)税务检查室 485
(二)税务治安室 485
第二节 税务行政监督 486
一、税务监察 486
二、内部审计 491
三、社会监督 492
四、公务公开 493
第三节 政风、行风评议与整改 494
第五章 国税内部管理与建设 49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99
一、机构设置与职责 499
(一)机构 499
(二)工作岗位职责 499
二、税收计划管理 500
第二节 会计管理 504
第三节 统计管理 508
第四节 人事管理 510
一、人事制度改革 510
二、干部任用和选拔 512
三、干部考核 513
第五节 档案管理 514
第六节 后勤管理 518
第七节 税收信息化建设 520
一、征管网络系统建设 520
二、局域网建设 522
(一)区国税局网站网址 522
(二)局域网主要栏目 523
(三)办公自动化公文处理系统 523
(四)网页和网络开发 523
(五)因特网电子阅览室 524
(六)网站建设与管理 524
三、软件开发 525
第八节 国税基本建设 525
一、办公场所建设 525
二、办公设施购置 526
第六章 国税机构 528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28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28
一、区国税局机关 528
(一)局机关设置 528
(二)人员编制 529
(三)行政股(室)、直属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 530
(四)历任领导 532
二、局属分局 533
(一)下属机构增减情况 533
(二)主要职责 534
第三节 党群团组织 535
一、中国共产党凉州区国税局组织 535
(一)机构沿革 535
(二)主要活动 538
二、共青团组织 542
(一)组织沿革 542
(二)主要活动 542
三、妇女联合会 542
(一)机构沿革 542
(二)主要活动 543
四、工会 544
(一)组织沿革 544
(二)主要活动 544
第四节 国税队伍 544
一、队伍的构成和发展 544
(一)人员结构 544
1、职工人数 544
2、职工学历结构 545
3、年龄结构 545
4、党员分布情况 545
5、职务职数 546
(二)岗位职数设置 546
二、队伍培训和建设 546
(一)业务教育 546
1、业务培训 546
2、普法教育 548
3、计算机技能培训 550
(二)学历教育 551
三、岗位练兵 552
四、职工廉政教育 552
第五节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555
一、先进集体 555
二、先进个人 557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与国税文化 561
第一节 扶贫帮困 561
第二节 文明单位创建 562
第三节 职工文体活动 565
第四节 国税文化与国税宣传 566
一、国税文化 566
二、国税宣传工作 567
(一)国税宣传 567
(二)税收信息报道 569
第五节 税务科研 573
一、税务研究 573
二、研究成果 573
第八章 人物简介 575
第一节 局领导 575
第二节 先进人物 579
附录 586
后记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