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略述治学经历 1
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1
一 中国历史的范围 1
二 中国历史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5
方国瑜先生传略 6
三 中国历史的整体性与不平衡性 13
四 整体之内存在差别而歧视是错误的 16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开创史学研究的新局面 19
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29
云南郡县制度两千年--斥苏修对云南地方历史的恶意歪曲 31
《云南地方史》导言 43
一 云南地方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43
二 云南的地理环境 48
三 云南地方史的内容和意义 51
四 云南地方史的分期 54
五 关于云南地方史的研究 59
古滇国 63
古代云南之居民与发展 72
一 氐羌语族 74
二 壮泰语族 79
三 苗瑶语族 90
四 蒙克语族 91
从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 94
一 庄蹻率兵来滇是秦楚争霸于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94
二 开滇的庄蹻是楚将,不是农民领袖庄蹻 96
三 庄蹻入滇是循蜀楚商人频繁往来的通道而来的 98
略说战国至汉初的西南部族社会 101
前言 101
一 开远森林古猿化石 101
二 元谋猿人化石 102
三 路南旧石器文化遗址 102
四 丽江古人类化石 103
上古部族分布与年代 105
各部族的地域及文化 110
附:辨证 127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祖国统一与南北诸族的大迁移及融合 134
一 秦以后与边境各地的政治发展 141
二 统治边境各族的政权机构 148
三 在边境的亭障制度与移民垦殖 155
四 各族人口大迁移与民族融合 160
两汉经略西南:郡县设置与行政统治 182
一 汉武帝时期经略西南的经过 182
二 两汉时期的统治与反抗战争 194
汉晋时期西南地区的部族郡县及经济文化 213
一 部族与郡县 214
(一) 郡县沿革 214
(二) 部族区域 231
二 滇池区域的叟族 236
(一) 种属名称 237
(二) 区域发展 245
(三) 社会经济 247
三 南盘江下游西洋江上游的句町族 249
(一) 部族区域 249
(二) 部族族属 252
(三) 经济生产 256
四 戈魁河牛栏江流域的僰族 257
(一) 区域及族属 258
(二) 经济生产 260
五 洱海区域的昆族 263
(一) 部族组织 263
(二) 部族区域 269
(三) 社会经济 273
(一) 部族种属 279
六 澜沧江以西地区的哀牢族 279
(二) 部族大长 287
(三) 部族区域 291
(四) 经济生产 293
七 结语 301
汉晋时期在云南的汉族移民 303
一 移民的原因 305
(一) 由于巩固封建治屯田戍守而来的汉人 305
(二) 由于战争流散不归的汉人 309
(三) 由于封建统治造成灾难被迫而来的汉人 313
二 移民的活动 316
(一) 户籍有“汉”“夷”的区别 316
(二) 统治者利用汉户,造成与夷人对立 320
(三) 汉夷接近以至融合 325
三 移民大姓 330
试论汉晋时期的“南中大姓” 355
一 南中大姓是汉族移民 358
二 南中大姓是移民中的统治阶级 364
三 大姓势力的形成 367
四 大姓在南中的活动 370
五 大姓势力的巩固和发展 375
六 大姓势力的削弱与争夺 379
七 大姓在南中的结局 387
南中地方势力与蜀统治之争夺及相互利用 390
一 南中数郡抗拒蜀汉 390
二 诸葛亮征服南中 395
三 蜀汉利用大姓的结果 400
诸葛亮南征的路线考说 409
一 不走旄牛道 410
二 由安上水路入越嶲 411
三 战于卑水进至邛都 412
四 南渡泸水至青蛉弄栋 413
五 所谓七擒七纵 416
六 至滇池与李恢会师 417
七 取道汉阳还成都 418
八 结语 418
两晋、南北朝统治宁州与地方势力的争夺 420
一 两晋时期的事迹 420
二 南北朝时期的事迹 430
南北朝时期内地与边境各族的大迁移与融合 437
滇东地区爨氏始末 458
一 爨氏事迹 459
(一) 爨氏始兴 459
(二) 爨氏称霸 463
(三) 爨氏溃败 469
二 南诏大理统治时期的爨地 474
三 东爨地区的部族 489
南北朝时期爨氏对南中诸郡的统治 502
汉晋至唐宋时期在云南传播的汉文学 515
一 在云南传播汉文学的开始 516
二 东汉以来的学校和科举 519
三 汉晋时期的作品 522
四 传播汉学的巴蜀人士 526
五 南诏大理时期通用汉文 528
六 南诏统治家族的汉文化 532
七 南诏遣子弟到成都就学 534
八 南诏普遍学习汉文 536
九 南诏晚期以来的诗人 538
十 大理国入宋求经籍 540
十一 大理的政客与儒学 543
十二 尊崇王羲之建庙 544
后记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