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药理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1
第一节 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第二节 药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
一、临床实践 1
药物的量效关系 2
药物的作用和效应 2
二、 药物效应动力学 2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
药物的转化或代谢 2
药物的转运 2
一、 药理代谢动力学 2
第三节 药理学的两个基本规律 2
二、科学研究 2
药物作用机制的受体学说 8
第二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15
第一节 概述 15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15
二、传出神经的突触与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5
受体的种类和亚型受体的分布及其生理效应 18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18
三、传出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生物化学乙酰胆硷去甲肾上腺素 18
四、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及其生理效应 18
直接作用于受体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贮存、生物转化 19
第二节 拟胆硷药 20
一、 M型拟胆硷药 20
毛果芸香硷 20
二、 抗胆硷酯酶药 20
易逆性抗胆硷酯酶药(毒扁豆硷,新斯的明)有机磷酸酯类抗胆 20
阿托品类生物硷(阿托品,山茛菪硷,东茛菪硷) 22
去极化型骨骼肌松驰药(琥珀胆硷) 22
二、 骨骼肌松驰药 22
人工合成代用品(后马托品,普鲁本辛,胃复康,胃安 22
一、 阿托品类生物硷及其人工合成代用品 22
第三节 抗胆硷药 22
硷酯酶药中毒及胆硷酯酶复活药 22
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驰药(筒箭毒硷) 23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24
一、主要激动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甲氧胺 24
二、主要激动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25
三、 激动α和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 25
肾上腺素 25
多巴胺 25
麻黄硷 26
二、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多心安 28
哌唑嗪 28
一、 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和妥拉唑啉酚苄明 28
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 28
第三章 局部麻醉药 30
第一节 药理作用 30
一、局部麻醉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0
二、 吸收作用 30
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30
第二节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30
普鲁卡因 30
丁卡因 30
利多卡因 30
布吡卡因 31
第三节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32
第三节 局麻方法 32
体液pH药物相互作用病理因素 33
第四章 全身麻醉药 35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 35
一、麻醉分期 35
二、体内过程 36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38
第三节 复合麻醉 39
一、麻醉前给药 39
二、诱导麻醉 39
五、神经安定镇痛术 40
三、基础麻醉 40
四、合用肌松药 40
第五章 镇静催眠药 41
第一节 苯二氮?类 41
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去甲羟基安定氯羟安 41
定氟安定氟硝安定三唑氯安定 41
甲基三唑氯安定 41
第二节 巴比妥类 45
第二节 其他类 45
眠尔通水合氯醛格鲁米特安眠酮 47
一、 分类及药物 48
第一节 抗癫痫药 48
第六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48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去氧苯比妥乙琥胺氯硝基安定卡马西 49
平丙戊酸钠 49
二、抗癫痫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51
第七章 抗精神失常药 52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 52
一、吩噻嗪类氯丙嗪 52
二、硫杂蒽类 52
五、二苯并二氮?类 56
氯氮平 56
舒必利 56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56
三、丁酰苯类 56
氟哌啶哌迷清五氟利多 56
氟哌啶醇 56
泰尔登 56
四、苯甲酰胺类 56
碳酸锂 57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57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57
丙咪嗪去甲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 57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 57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58
麦普替林 58
第四节 抗焦虑症药 59
第八章 抗震颤麻痹药 60
第一节 拟多巴胺药 60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金刚烷胺溴隐亭 60
第二节 抗胆硷药 60
苯海索 63
第九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64
第一节 作用及分类 64
第二节 水杨酸类 64
第三节 苯胺类 65
乙酰水杨酸 65
非那西丁和对乙酰氨基酚 67
第四节 吡唑酮类 67
保泰松和羟基保泰松 68
第五节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68
消炎痛 68
氯灭酸和甲氯灭酸布洛芬和萘普生 69
第二节 人工合成的镇痛药 70
芬太尼美散酮 70
哌替啶 70
吗啡可待因 70
第一节 阿片生物硷类 70
第十章 镇痛药 70
安那度镇痛新 73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 75
纳洛酮和纳屈酮 75
第十一章 中枢兴奋药 76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76
咖啡因类氯酯醒哌醋甲酯 76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76
尼可刹来美解眠 76
回苏灵 76
士的宁 78
山梗菜硷 78
第三节 主要兴奋肴髓的药物 78
第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79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及药物分类 79
一、心肌电生理简介 79
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 80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81
四、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81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双异丙吡胺 82
利多卡因 82
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82
一、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82
第二节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82
苯妥英钠美西律 84
三、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 84
氯卡胺 85
四、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85
普萘洛尔 85
五、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85
乙胺碘呋酮 86
六、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86
维拉帕米 86
第十三章 强心甙 88
第一节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与药物治疗作用 94
第二节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 94
一、硝酸酯类 94
第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94
二、β受体阻滞药 96
三、钙拮抗剂 96
硝苯地平地尔硫? 97
第三节 药物的伍用 98
第一节 降血脂药 99
氯贝丁脂烟酸消胆胺降胆宁 99
第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99
第二节 改变脂蛋白组成的药物 101
第三节 防止脂质沉着药 101
第四节 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101
乙酰水杨酸苯磺唑酮双嘧达莫 101
第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104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的作用及分类 104
第二节 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药 104
一、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部位的抗高血压药α甲基多巴可乐定 104
二、神经节阻断药 104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106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06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106
三、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利血平降压灵 106
咪噻吩美加明 106
胍乙啶 106
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柳胺苄心定) 108
第三节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108
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噻 108
氯苯 109
甲噻二嗪硝普钠 109
第四节 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卡普托利 110
第五节 改变水钠平衡的抗高血压药 110
第六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111
一、利尿药作用的肾脏生理基础 112
二、高效能利尿药 112
第一节 利尿药 112
第十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112
呋喃苯胺酸利尿酸丁苯氧酸 114
三、中效能利尿药 114
噻嗪类(氯噻嗪,氢氯噻嗪,氢氟噻嗪,苄氟噻嗪,环戊甲噻嗪,氯酞酮) 115
四、低效能利尿药 115
螺内酯氨苯蝶啶氨氯吡咪 116
第十八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19
第一节 助消化药 119
稀盐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 119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 120
第二节 治疗溃疡病药物 120
一、抗酸药 120
二、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121
三、M胆硷受体阻断药 121
第三节 泻药 121
一、容积性泻药 121
硫酸镁 122
二、接触性泻药 122
酚酞 122
三、润滑性泻药 122
异丙阿托品色甘酸钠二丙酸氯地米松 123
可待因维静宁苯佐那酯氯化铵 123
第二节 镇咳药 123
第十九章 抗喘、镇咳、祛痰药 123
肾上腺素麻黄硷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氨茶硷 123
第一节 抗喘药 123
液状石蜡开塞露 123
N-乙酰半胱氨酸 125
溴己铵 125
第三节 祛痰药 126
第二十章 子宫兴奋药 128
一、凝血药 130
第一节 影响血凝过程的药物 130
第二十一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言的药物 130
维生素K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 131
二、抗凝血药 131
肝素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 131
枸橼酸钠 132
三、溶血栓药 132
链激酶尿激酶 133
第二节 抗贫血药 133
铁制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 133
叶酸维生素B1 134
第三节 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代血浆 136
第一节 组胺 137
第二十二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 137
第二节 抗组胺药 138
一、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吡苄明,苯茚胺) 138
二、H2受体阻断药 139
第二十三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40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140
第二节 促皮质素 145
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 145
第二十四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146
第一节 雌激素类 146
一、雄激素类药 147
第二节 孕激素类 147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及同化激素类药 147
二、同化激素类药 148
第四节 避孕药 148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148
二、抗着床避孕药 150
第二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151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151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152
一、硫脲类 152
三、放射性碘 153
二、碘和碘化物 153
第二十六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154
第一节 胰岛素 154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155
一、磺酰脲类 155
二、双胍类 156
第二十七章 碘胺类药物及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 157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 157
第二节 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 161
一、甲氧苄胺嘧啶 161
三、吡酮酸类 162
二、硝基呋喃类 162
萘啶酸吡哌酸氟哌酸 163
第二十八章 抗生素 164
第一节 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 164
一、青霉素类 164
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G耐酶耐酸青霉素类) 164
广谱青霉素类 164
二、头孢菌素类 170
三、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70
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173
五、其他类 173
制剂(克拉维酸,青霉烷砜) 173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73
羟羧氧酰胺菌素噻肟单酰胺菌素β内酰胺酶抑 173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 174
第二节 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175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 175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 175
霉素和巴龙霉素青紫霉素西校霉素和乙基西校霉素 175
二、多肽抗生素 175
一、四环素类 182
多粘霉素 182
第三节 广谱抗生素 182
四环类和土霉素脱氧土霉素 183
二、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189
三、广谱抗真菌药 189
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 189
咪唑类抗真菌药(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189
一、抗浅表真菌感染药灰黄霉素 189
第一节 抗真菌病药 189
第二十九章 抗真菌病药及抗病毒药 189
5一氟胞嘧啶 190
第二节 抗病毒药 190
金刚烷胺 190
吗啉呱 190
碘苷 190
阿糖胞苷 190
干扰素及诱导 191
剂 191
利福 193
乙胺丁醇 193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193
平氨硫脲吡嗪酰胺 193
异烟肼 193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193
第三十章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193
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 193
砜类利福平麻风宁 197
第三十一章 抗阿来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199
第一节 抗阿米巴病药 199
一、抗肠内阿米巴病药 199
卤化喹啉类卡巴胂抗生素类 199
二、抗肠外阿米巴病药 199
三、抗肠内、肠外阿来巴病药 200
氯喹 200
甲硝哒唑依米丁 201
第二节 抗滴虫病药 201
乙酰胂胺 202
第三十二章 抗肠道蠕虫药 203
第一节 主要用于抗蛔虫的药物 203
哌嗪噻嘧啶 203
甲苯哒唑左旋咪唑 203
第二节 主要用于抗钩虫的药物 203
苄酚宁丙硫咪唑 204
第三节 主要用于抗蛲虫的药物 204
第四节 主要用于抗绦虫的药物 205
扑蛲灵噻苯咪唑 205
槟榔和南瓜子氯硝柳胺吡喹酮 206
第三十三章 抗恶性肿瘤药 208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208
第二节 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概念及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 208
一、恶性肿瘤组织的两类细胞群 208
抗嘌呤代谢药(6—巯基嘌呤)DNA聚合酶抑制剂(阿糖胞苷) 210
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博菜霉素) 210
烷化剂类(环磷酰胺,塞替派,亚硝脲类,白消安) 210
二、破坏已合成的DNA、抑制DNA功能的药物 210
酶抑制剂(羟基脲) 210
核糖核酸还原 210
抗嘧啶代谢药(5—氟尿嘧啶) 210
抗叶酸代谢药(甲氨蝶呤) 210
一、抑制DNA合成的药物 210
第三节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210
二、药物的作用 210
顺氯氨铂喜树硷 211
三、嵌入DNA中,干扰RNA转录的药物 211
放线菌素D阿霉素光辉霉素 213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213
L—门冬酰脂酶长春硷及长春新硷三尖杉酯硷 214
第四节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21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雄激素和同化激素类雌激素类 214
抗雌激素药黄体激素类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