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易》: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1
一、《周易》的文化地位 1
前言 1
二、《周易》的构成 3
经文 3
传文 4
三、《周易》的作者与时代 4
八卦的作者与时代 5
六十四卦的作者与时代 5
封爻辞的作者与时代 6
《易传》的作者与时代 7
“周”的含义 8
四、“周易”的含义 8
“易”的含义 10
“周易”的含义 11
五、《周易》的性质 12
《周易》是卜筮书 12
《周易》是哲学书 12
《周易》是历史书 13
《周易》是科学书 13
《周易》是百科全书 14
第二章 《易经》:上古先民对宇宙生命的占问 16
一、卦爻象--《易经》符号系统 16
神秘的封爻符号 17
封爻的来源 21
封爻的组成 34
封爻的现代“破译” 36
封爻的内涵 49
六十四卦的次序 51
二、封爻辞--《易经》文字系统 65
卦名 65
封辞 67
爻名 68
爻辞 69
《易经》四要素与二要素 70
三、封爻象与卦爻辞 70
封爻象与卦爻辞的关系 71
封爻象与卦爻辞的意义 71
第三章 《易传》:先秦哲人智慧的结晶 74
一、“十翼”介绍 75
象传 75
象传 77
文言传 78
系辞传 79
说卦传 81
序卦传 83
杂卦传 84
爻位分析法 85
二、解《经》的方法 85
取象分析法 89
取义分析法 94
三、概念范畴与思想精华 97
位--卦位--爻位 97
时--卦时--趋时 100
序--卦序 105
中--中正--时中 109
太极--太和 110
气 111
阴阳 112
五行 120
三才--三极 123
反复--往来 125
四、《易传》:儒道互补、百家会通的典范 133
《易传》各篇的思想来源 133
先秦儒道各家思想的汇总 135
《易传》思维模式的特征和意义 136
第四章 易学:中华文化的主旋律 138
一、什么是“易学”? 138
作为经学的“易学” 139
作为哲学的“易学” 140
二、一花两瓣 141
象数 141
义理 155
象数与义理的关系 159
三、先秦易学 167
四、两汉易学 169
象数派--孟、京易学 171
古文经派--费直易学 173
黄老派--严、扬、魏易学 173
五、魏晋易学 174
玄学义理派--王、韩易学 175
象数派(术数派)--管、孙、干、郭易学 176
佛易糅合派--萧衍易学 177
义理派--孔、李易学 178
六、隋唐易学 178
佛道派--宗、李易学 179
七、宋代易学 180
象数(图书)派--陈、周、邵、朱、蔡易学 180
义理派--程、张、朱、杨易学 184
八、明清易学 189
义理派宋易--王、李易学 189
象数派易学--来、方易学 193
朴学派汉易--毛、惠、张、焦易学 194
九、现代易学 198
义理--哲学派 199
象数--科学派 201
考据--考古派 204
综合派 207
十、国外易学 208
《周易》译本 208
《周易》研究 212
第五章 易道:中华文化的精神主干 216
一、从“道”的高度看“易” 217
《易传》论“易道” 217
历代论“易道” 221
“易道”三层面 224
易贯儒道 226
二、易道本体观念 228
易学各派的本体观 229
易道宇宙生成论与结构论 236
三、易道思维方式 238
易道思维的形式 239
易道思维的方法 242
易道思维模型 248
四、易道价值观念 253
五、中华传统科学的实质 255
自然科学 256
生命科学 272
六、中华文化的理念特征与走向 293
周流--循环变易 294
太和--整体和谐 295
意象--直悟联想 297
功用--动态功能 297
结语 中西文化:从大冲突到大融合 300
附录《周易》全文 308
乾 308
坤 310
屯 312
蒙 313
需 313
讼 314
师 315
比 315
小畜 316
履 317
泰 318
否 318
同人 319
大有 320
谦 320
豫 321
随 322
蛊 323
临 323
观 324
贲 325
噬嗑 325
剥 326
复 327
无妄 328
大畜 328
颐 329
大过 330
坎 330
离 331
咸 333
恒 333
遁 334
大壮 335
晋 336
明夷 336
家人 337
睽 338
蹇 338
解 339
损 340
益 341
夬 341
姤 342
萃 343
困 344
升 344
井 345
革 346
鼎 346
震 347
艮 348
渐 349
归妹 349
丰 350
旅 351
巽 351
兑 352
涣 353
节 354
中孚 354
小过 355
既济 356
未济 356
系辞传上 358
系辞传下 363
说卦传 368
序卦传 371
杂卦传 373
后记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