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志辉主编;新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225740
  • 页数:718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编 政区建置 53

第一章 区域 53

第一节 现行政区位置 53

第二节 历史境域变迁 54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5

第三章 区划 58

第四章 城镇乡村 67

第一节 县城 67

附堂阳古城和新河旧城域址座落说明 68

第二节 镇乡 68

第三节 村 74

第一节 地质 87

第二编 自然环境 87

第一章 地质地貌 87

第二节 地貌 88

第二章 气候 89

第一节 气候特征 89

第二节 日照 90

第三节 气温 90

第四节 降水 92

第五节 气压和风 93

第六节 地温和霜冻 94

第七节 物候 95

第三章 水文 97

第一节 河流 97

第二节 地上水 99

第三节 地下水 100

第四节 水量和水质 101

附滏水、滏阳河名称考 101

第四章 土壤 102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102

第二节 土壤肥力 106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07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07

第二节 自然植被 108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 109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10

第一节 水灾 110

第二节 旱灾 113

第三节 风灾 115

第四节 雹灾 116

第五节 虫灾 117

第六节 震灾 117

第七节 阴雨灾害 118

第八节 其它灾害 119

第三编 人口 121

第一章 人口变化 12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23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23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124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25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25

第五节 婚姻家庭构成 126

第一节 人口规划 127

第三章 人口控制 127

第二节 晚婚 128

第三节 避孕节育 128

第四节 奖惩 129

第五节 管理机构 130

第四章 姓氏 132

第四编 经济总情 135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35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135

第二节 减租减息 136

第三节 土地改革 137

第四节 互助合作 137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38

第六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39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构成 140

第一节 经济发展 140

第二节 经济构成 143

第三章 居民生活 149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49

第二节 职工生活 150

第五编 基础设施建设 151

第一章 水利 151

第一节 防洪除涝工程 151

第二节 灌溉工程 153

第三节 提水机具 156

第四节 水利区划 156

第五节 水政管理 158

第七节 机构 161

第六节 县外施工 161

第二章 交通运输 164

第一节 陆路 164

第二节 水路 167

第三节 桥梁 167

第四节 运输 170

第五节 公路业务 171

第六节 机构 172

第三章 邮电 173

第一节 邮政 173

第二节 电信 174

第三节 邮电通信质量管理 178

第四节 邮电业务经营 178

第五节 机构 179

第一节 电力建设 180

第四章 电力 180

第二节 电力供应 182

第三节 电力管理 183

第四节 机构 185

第五章 城乡建设 185

第一节 城镇建设 185

第二节 公产房建筑和管理 187

第三节 乡村建设 187

第四节 建筑施工 188

第五节 环境保护 189

第六节 机构 190

第六编 农业 191

第一章 种植业 191

第一节 农作物 191

第二节 农技农艺 199

第三节 植物保护 203

第四节 农业机具 206

第五节 农业区划 212

第六节 机构 215

第二章 林业 215

第一节 树种 215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18

第三节 果树和果园 219

第四节 新河“婆枣” 220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221

第六节 林政管理 221

第七节 机构 224

第三章 畜牧水产 224

第一节 畜禽种类 224

第二节 饲养管理 227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28

第四节 水产 230

第五节 机构 230

第七编 工业 231

第一章 县属工业 23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31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32

第三节 工业门类 233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38

第二章 乡镇企业 23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39

第二节 生产经营门类 240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41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43

第八编 商业物资 245

第一章 商业 245

第一节 商业体制 245

附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直属企业简介 250

第二节 商品购销 251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256

第四节 对外贸易 257

第五节 药品经营 259

第六节 商业管理 260

第二章 物资 261

第一节 统配物资经营 261

第二节 物资调剂交流 261

第三节 物资购销 26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63

第三章 粮油管理 264

第一节 粮油购销 264

第二节 粮油加工 267

第三节 粮油供应 267

第四节 粮油储运 268

第五节 管理机构 268

第九编 财政 金融 269

第一章 财政 26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269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70

第三节 财政管理 273

第四节 公债与国库券 274

第五节 乡镇财政 276

第六节 机构 277

第一节 税制 税种 278

第二章 税务 278

第二节 税率税额 280

附民国22年捐项名称 281

第三节 税收减免 286

第四节 稽征管理 286

第五节 机构 287

第三章 金融 289

第一节 货币 289

第二节 信贷 290

第三节 储蓄与债券 293

第四节 结算 294

第五节 保险 294

第六节 机构 295

第一节 计划编制 299

第十编 综合经济管理 299

第一章 计划 299

第二节 计划管理 300

第三节 计划体制改革 302

第四节 机构 303

第二章 统计 304

第一节 统计调查 304

第二节 统计整理 305

第三节 统计分析 305

第四节 统计监督 305

第五节 机构 306

第三章 物价 306

第一节 物价管理 306

第三节 物价调整 307

第二节 物价监督 307

第四节 机构 313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1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13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14

第三节 个体经营管理 317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17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18

第六节 机构 319

第五章 标准计量 319

第一节 计量演变 319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20

第二节 内部审计 321

第一节 国家审计 321

第六章 审计 321

第三节 机构 321

第三节 机构 322

第七章 土地管理 322

第一节 地籍地政 322

第二节 农业用地 323

第三节 非农业用地 324

第四节 机构 326

第十一编 中国共产党新河县地方组织 327

第一章 党组织的创建 327

第二章 县委及其工作机构 330

第三章 党的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 336

第四章 党务工作 338

第一节 组织工作 338

第二节 宣传工作 344

第三节 党员教育 347

第四节 纪律检查 348

第五节 统一战线 349

第六节 人民信访 350

第十二编 政权 政协 353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353

第一节 人民代表选举 35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35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356

第二章 政府 358

第一节 县级政府 358

第二节 基层政权 363

第三节 政府工作纪要 366

附1 抗灾斗争——抗洪纪实 368

附2 抗灾斗争——抗旱纪实 369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370

第三章 政协 370

第二节 参政议政 372

第三节 工作机构 373

第十三编 党政要务 375

第一章 土地革命时期 375

第一节 《嫩芽》报和《农民小报》 375

第二节 乡师学潮 376

第三节 盐民斗争 377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 378

第一节 建立战委会 378

第二节 镇压反动势力 379

第三节 反“扫荡”斗争 379

第四节 新河解放 381

附1 “仁让里事件”始末 383

附2 孙圣会 385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 388

第一节 雇佃贫运动 388

第二节 参军支前 388

第三节 土地改革 389

第四节 大生产运动 390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91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391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392

第三节 “三反”运动 392

第四节 “肃反”运动 393

第五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93

第一节 整风反右 393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394

第三节 1963年抗洪救灾 396

第四节 “四清”运动 397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 398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 40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402

第一节 落实政策 拨乱反正 402

第二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403

第三节 体制改革 404

第十四编 党派团体(中国共产党专设) 405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新河县地方组织 40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0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06

第二章 工人组织 406

第一节 机构 40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07

第二节 代表会议 407

第一节 机构 408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408

第二节 代表会议 40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10

第四节 少年组织 410

第四章 妇女组织 411

第一节 机构 411

第二节 代表会议 411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12

第五章 农民组织 413

第六章 其它组织 414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 414

第三节 科学技术协会 415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415

第四节 计划生育协会 416

第五节 消费者协会 416

第十五编 公安司法 417

第一章 公安 417

第一节 机构 417

第二节 政治案件侦察 418

第三节 刑事案件侦查 419

第四节 预审 419

第五节 治安管理 420

第六节 监所看守 421

第七节 消防管理 421

第二章 检察 422

第一节 机构 422

第八节 武装警察 422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23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23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23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24

第六节 控告申诉监察 424

第三章 审判 424

第一节 机构 424

第二节 审判制度 425

第三节 审判业务 425

第四节 案件复查 426

第二节 法律事务 427

第三节 公证业务 427

第一节 机构 427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27

第四节 法制宣传 428

第五节 民事调解 428

第十六编 民政 人事劳动 431

第一章 民政 431

第一节 机构 431

第二节 救灾救济 432

第三节 优抚 433

第四节 社会福利 435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435

第六节 婚姻登记 436

第七节 殡葬管理 437

第八节 地名管理 437

第二章 人事劳动 438

第一节 干部 438

第二节 工人 441

第三节 干部工人工资 444

第四节 福利 445

第五节 机构 447

第十七编 军事 449

第一章 军事设施 449

第一节 民国前 449

第二节 民国时期 450

第三节 建国后 450

第二章 兵制 451

第一节 旧政权兵役制 451

第二节 人民政权兵役制 451

第三章 驻军及地方武装 452

第一节 旧政权时的驻军及地方武装 452

第二节 抗日武装 453

第三节 人民武装机构 456

第四章 民兵 459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59

第二节 民兵训练 460

第三节 民兵活动 461

第五章 战事 463

第一节 民国前战事 463

第二节 民国战事 463

附日伪暴行 466

第十八编 教育科技 471

第一章 教育 471

第一节 旧式教育 471

第二节 学前教育 473

第三节 小学教育 475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 479

附河北新河中学简介 481

第五节 中等专业教育 482

第六节 成人教育 484

第七节 教师队伍 486

第八节 教学研究 490

第九节 考试制度 491

第十节 教育经费 494

第十一节 教育设施设备 496

第十二节 勤工俭学 497

第十三节 教育行政 499

第二章 科技 500

第一节 科技队伍 500

第二节 科技组织 500

第三节 科普工作 501

第四节 科学研究 502

第五节 气象测报 504

第六节 地震测报 505

第七节 管理机构 506

第十九编 文化 507

第一章 机构设施 507

第一节 文化馆 507

第二节 新华书店 508

第三节 电影公司 508

第四节 人民礼堂 509

第二章 文学艺术 509

第一节 著述与创作 509

第二节 戏曲 513

第三节 音乐歌舞 515

第四节 工艺美术 519

第五节 绘画 书法 篆刻 摄影 520

第三章 民间文学 523

第一节 传说 523

第二节 民谣 532

第三节 儿歌 536

第四节 谚语 537

第五节 歇后语 544

第四章 广播电视 546

第一节 广播 547

第二节 电视 547

第五章 文物 548

第一节 文物管护 548

第二节 现存地上文物 548

附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考释 550

第三节 现存出土文物 551

第六章 档案管理 552

第七章 史志 553

第二十编 卫生体育 557

第一章 卫生 557

第一节 医疗机构 557

第二节 医药管理 560

第三节 医疗制度 560

第四节 卫生防疫 562

第五节 公共卫生 564

第六节 妇幼保健 565

第七节 管理机构 565

第二章 体育 565

第一节 学校体育 566

第二节 群众体育 568

第三节 民间武术 569

第四节 体育管理 570

第二十一编 民情 571

第一章 风俗 571

第一节 婚嫁 571

第二节 丧葬 572

第三节 节令 573

第四节 礼俗 576

第五节 称谓 578

第六节 陋习 580

第七节 饮食 582

第八节 服饰 582

第九节 居住 583

第十节 新风美德 584

第二章 方言 585

第一节 区域划分 585

第二节 语音分析 586

第三节 方言词汇 597

第四节 新河语音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608

第三章 宗教 611

第二十二编 人物 613

第一章 人物传 613

第二章 当代名人简介 632

第三章 人物表 637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653

志补 679

附录 703

编后记 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