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思明,李大永,刘雪莲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40241676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着眼点是把教和学有机整合,关注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例、案例。首先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理论初探,然后围绕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激发学生自信地学习、推动学生走向创新等问题展开,最后针对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行为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给出分析与思考。本书可作为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与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第1章 我们的学生会学习吗 1

1.1我们的学生爱学习吗 会学习吗 2

1.1.1学生情况的分析 2

1.1.2案例分析 3

1.2我们的学生适应高中学习吗 8

1.2.1中学生不适应高中学习的原因 9

1.2.2从心理角度分析不适应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11

1.3如何做到了解学生 14

1.3.1了解中学学习的特点 14

1.3.2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15

1.3.3了解中学生的方法 17

1.4如何了解学生的数学学情 21

1.4.1了解哪些数学学情 21

1.4.2了解数学学情的方法 21

1.4.3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目的 32

第2章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 35

2.1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36

2.1.1“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36

2.1.2“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 38

2.1.3“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39

2.1.4“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41

2.2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43

2.2.1比较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特点 43

2.2.2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 48

2.2.3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 49

2.2.4新课程的重心 50

2.2.5教师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作用 52

2.3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目标要求 52

2.3.1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53

2.3.2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53

2.3.3高中数学课程重点发展学生的几个方面 53

第3章 学习理论初探 57

3.1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58

3.1.1什么是学习 58

3.1.2学习的类型 59

3.1.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61

3.2怎样有效学习 65

3.2.1有效学习的特征 65

3.2.2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具备的条件 65

3.2.3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66

3.2.4有效的数学学习 69

3.2.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71

3.3中国古代学习的方法 71

3.4近代曾“流行”的学习方法 74

3.4.1 PQ4R法 74

3.4.2 SQ3 R法 74

3.4.3程序学习法 75

3.4.4迁移法 76

3.4.5讨论学习法 77

3.4.6全习法和分习法 77

3.4.7“系统树”学习法 78

3.4.8图表卡片学习法 78

3.5数学的学习方法 79

3.5.1数学学科的特点 79

3.5.2数学的学习方法 79

3.6数学家是如何学习数学的 82

第4章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 87

4.1好习惯的价值和养成 88

4.2好习惯的养成从课堂开始 89

4.2.1抓住两个时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90

4.2.2培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 92

4.2.3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用好笔记 93

4.2.4养成好的作业习惯 94

4.3如何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97

4.3.1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97

4.3.2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心理环境 98

4.3.3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98

4.3.4多渠道开展数学问题的兴趣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99

4.3.5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建议 99

4.4学法指导要成为教师长线的教学任务 101

4.4.1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1

4.4.2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103

4.4.3学习技术的指导 104

4.4.4学法指导的原则 106

第5章 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地学习 109

5.1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没有兴趣 110

5.2课堂内学习兴趣的激发 112

5.2.1课堂内创设吸引人的教学情境 112

5.2.2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14

5.2.3创新教学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16

5.2.4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117

5.3课堂外学习兴趣的激发 117

5.3.1通过“数学史”选课激发兴趣 118

5.3.2通过补充课外阅读资料激发兴趣 119

5.3.3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20

5.3.4通过情感激化巩固兴趣 122

5.4教师的鼓励催生自信 122

5.4.1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123

5.4.2教师自己当靶子,鼓励学生批判自己 125

5.4.3把握好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 126

第6章 数学教学如何推动学生走向创新 133

6.1中学生能创新吗 134

6.1.1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硕果累累 135

6.1.2创新需要什么 138

6.2推动学生课内创新的思考与案例 141

6.2.1“无字的证明” 142

6.2.2课内数学阅读的开发 145

6.2.3在“玩”中学数学 146

6.2.4开放题和开放情境 147

6.3推动学生课外创新的策略与案例 152

6.3.1生活中找数学 152

6.3.2课外的主题阅读 156

6.3.3作业也能出创新 159

6.4改进评价,推动创新 163

6.4.1评价除了分数以外还应该关注什么 164

6.4.2改善评价的操作案例 165

6.5教师推进学生创新的指导策略 169

6.5.1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间的协作学习 169

6.5.2“逼”着学生迈出创新的步子 171

6.5.3从“小”做起,面向全体 172

6.5.4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些建议 173

第7章“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行为改善”的课例与分析 175

7.1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176

7.1.1“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任务分析 176

7.1.2本课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178

7.1.3对本课教学的自我评析 181

7.2促进学生反思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184

7.2.1课堂教学实录——“练习册上一道例题的教学” 184

7.2.2对本课教学的自我评析 188

7.3促进学生提问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189

7.3.1课堂教学实录——“圆锥曲线复习课” 189

7.3.2课下作业完成情况 193

7.3.3对本课教学的自我评析 194

7.4促进理解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194

7.4.1“弧度的概念”的教学任务分析 195

7.4.2本课题的教学过程设计 197

7.4.3本课教学的自我评析 200

7.5更好地发挥评价功能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201

7.5.1课堂教学实录——“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的教学片段 202

7.5.2对本课教学的补充说明 208

7.5.3本课教学的自我评析 208

第8章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211

8.1常见教学行为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212

8.1.1运用了信息技术就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吗 212

8.1.2变式教学就是题型教学吗 213

8.1.3见多就一定能识广吗 214

8.1.4“勤快”的教师就能教出勤快的学生吗 216

8.1.5问题解决教学就等于题型归类吗 217

8.1.6教学中设计了实验与发现活动,就等于建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吗 218

8.1.7创设教学情境是否一定要追求新异呢 221

8.2备课要从备学生、备学法入手 225

8.3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自己会学习吗?” 232

8.4什么是有效的教学 234

8.5提高教学效率的再思考 244

参考文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