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说起 6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 27
第三节 两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商品货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5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和几个专用的新术语 52
第一分册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货币论和劳动券论 52
第一篇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 52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商品交换和非商品性的交换 61
第一节 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前提 6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完全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中的各种交换方式 70
小结 80
第二章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概述 82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上的“价值” 86
第二节 劳动为什么表现为价值和何谓劳动表现为价值 97
第三节 何谓“劳动表现为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 107
第四节 关于商品价值形态对价值实体的掩盖作用 110
第三章 对《资本论》第一卷 116
第一章 的详细介绍 116
第一节 《第一章 》前两节是如何论价值的 117
第二节 《第一章 》第Ⅲ节 是如何论价值的 127
Ⅰ.关于“产品的商品形态或商品的价值形态” 128
Ⅱ.关于商品价值形态的两极及其对立统一性 131
Ⅲ.关于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的“迂回表现”问题 136
Ⅳ.关于等价形态的三大特征及其迷惑性 143
第三节 《第一章 》第Ⅳ节 是如何论价值的 150
Ⅰ.一至二段——提出问题 152
Ⅱ.三至四段——商品价值形态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155
Ⅲ.五至六段——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商品为私人产品 171
Ⅳ.七至十段——续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和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发现 185
Ⅴ.十七至二十段——就价值形态问题对里嘉图和倍利等人的批判 198
第四章 续第三章 ——评对于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几种不同解释 222
第一节 “一锅夹生饭”——我过去的一个错误解释 222
第二节 卢森贝与河上肇的解释 225
第三节 其他一些著作的解释 237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 251
第一节 从什么是价值规律及其两种提法的问题说起 251
第二节 价值规律必然通过竞争和价格摆动的形态来体现 260
第三节 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两大派生作用 274
第二篇 马克思的货币论 284
第六章 货币是私有交换经济独有的产物 284
第一节 为什么必然会从商品交换中分裂出某“第三产品”成为货币 287
第二节 如何从商品交换中分裂出某“第三产品”成为货币 294
第三节 附释:直接产品交换“还不是当作商品,而只是当作产品或使用价值互相对待” 298
第四节 家畜和黄金凭什么先后成为货币 304
第五节 关于货币起源问题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法 306
第七章 货币拜物教问题 316
第一节 货币的拜物教性质 317
第二节 货币为什么更迷惑着人们的眼睛 321
第三节 作为货币拜物教性质的观念反映的金属主义货币论 328
第四节 附释: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及其观念反映 334
第八章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问题 347
第一节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度问题 349
第二节 关于铸币、纸币和信用货币 354
第三节 马克思对名目主义货币论和数量主义货币论的批判 366
第四节 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不可分的特征 381
第三篇 马克思的劳动券论 386
第五节 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不可分的特征 386
第九章 绪论——马克思对各种非商品经济的对比分析 396
第一节 消灭商品经济不是消灭一切交换,只是消灭商品性交换 396
第二节 公有制交换为什么是非商品性交换 410
第十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货币”论的批判 420
第一节 对格雷的批判 420
第二节 对蒲鲁东的批判 427
第三节 对欧文的批判 441
第四节 对洛贝尔图的批判 446
第十一章 恩格斯对杜林经济公社“金属货币”论的批判 455
第一节 杜林经济公社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 456
第二节 真正的“模糊观念”——杜林公社的“金属货币”(一) 461
第三节 真正的“模糊观念”——杜林公社的“金属货币”(二) 479
第四节 真正的“模糊观念”——杜林公社的“金属货币”(三) 486
第十二章 马克思的劳动券预言 492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论述 492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 503
第三节 《资本论》第二卷中的论述 514
第一分册的简短结束语 522
校后记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