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义发生在新的历史年代 1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的中国与世界 1
第二节 基督教的传入和影响 14
第三节 洪秀全和《劝世良言》 26
第二章 改良与暴力之间 31
第一节 洪秀全的“异梦” 31
第二节 改良社会的思想意向 38
第三节 暴力革命的号召力 51
第三章 进军阶段的得和失 59
第一节 太平军勃兴的原因 59
第二节 武汉决策和失策 70
第三节 胜利的顶峰和失败的起点 75
第四章 天京政权初期的政治军事与外交 86
第一节 为巩固天京而北伐西征 86
第二节 《天朝田亩制度》的实际作用 99
第三节 关于照旧交粮纳税 105
第四节 独立自主和开放外交 114
第五章 几种思想的剖析(上) 125
第一节 平均、平等思想的意义 125
第二节 反清思想的内容和阶段 136
第六章 几种思想的剖析(下) 158
第三节 独特的宗教思想 158
第四节 反儒思想的真实含义 192
第七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207
第一节 时代特征和革命性质 208
第二节 为历史提供了新的内容 214
第三节 天京政权的形式和本质 223
第四节 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性质的农民战争 238
第八章 天京事变——农民战争的历史覆辙 242
第一节 天京事变的导因 242
第二节 严重的历史后果 253
第三节 关于石达开出走 261
第九章 析后期太平天国的几件大事 271
第一节 洪秀全力挽狂澜 271
第二节 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280
第三节 关于安庆保卫战 295
第四节 太平军两次进攻上海的得失 303
第五节 李秀成和《李秀成自述》 317
第十章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的历史归宿 325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 325
第二节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作用 336
附录 348
第十一章 太平天国史研究状况评述 348
第一节 革命运动的性质 351
第二节 天京政权的性质 355
第三节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评价 359
第四节 关于《资政新篇》的历史价值 363
第五节 关于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368
第六节 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