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三篇 生态系统生态学 1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概论 3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3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功能 8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16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23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27
第十二章 生态系统的环境与生物 29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29
第二节 自然环境 32
第三节 环境的理论和原则 38
第四节 动、植物的生态适应 46
第五节 环境因素的分类 52
第十三章 非生物因素的生态作用 55
第一节 气候及其生态作用 55
第二节 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69
第三节 温度、热和生物的关系 81
第四节 湿度、水分和生物的关系 97
第五节 风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15
第六节 火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27
第一节 土壤环境 133
第十四章 土壤、生物因素的生态作用 133
第二节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生态学意义 137
第三节 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生态学意义 142
第四节 土壤生物对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145
第五节 生物因素的作用和特点 151
第六节 食物的生态学意义 152
第七节 取食对策 154
第十五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60
第一节 能量的基本概念 160
第二节 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162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和速率 172
第四节 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分析 182
第五节 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 201
第六节 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 203
第七节 以能量为依据的生态系统分类 206
第十六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10
第一节 生物地化循环的基本概念 210
第二节 水循环 219
第三节 气体型循环 225
第四节 沉积型循环 239
第五节 有毒物质循环 246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的循环 256
第七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收支 265
第八节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再循环途径 267
第十七章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70
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270
第二节 信息传递模型及信息的度量 273
第三节 信息化的植物亚生态系统 277
第四节 信息化的动物亚生态系统 285
第十八章 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流 302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特点 302
第二节 能值流 307
第三节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价值流 310
第四节 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的价值流 313
第五节 经济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316
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321
第一节 生物生产的若干概念 321
第二节 初级生产 324
第三节 全球初级生产量及其分布 344
第四节 次级生产 350
第五节 生物生产力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362
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分解作用 373
第一节 资源分解的基本概念 373
第二节 生物分解者 376
第三节 有机物质资源的分解过程 385
第四节 难降解的资源的分解 398
第二十一章 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407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 407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 408
第三节 土壤亚生态系统 419
第四节 淡水生态系统 428
第五节 海洋生态系统 439
第二十二章 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 461
第一节 生态系统发育的特点 46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演替 463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物种动态 470
第四节 岛屿生物地理学说 472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进化 473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永续利用 485
第四篇 应用生态学 491
第二十三章 生态农业 493
第一节 当代农业 493
第二节 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495
第三节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497
第四节 生态农业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499
第五节 生态农业的类型 505
参考文献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