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史传纪实型叙事特征及对文学的影响 12
第一节 史传与中国纪实型文学叙事的优先发展 14
第二节 史传与文学叙事重事实轻虚构的倾向 34
第三节 实录:从史传叙事原则到文学叙事修辞 38
第二章 史传中虚构叙事的发生及对文学的影响 47
第一节 事件:核心事件之实与卫星事件之虚 53
第二节 言语:拟言、代言及其形态和功能 60
第三章 史传中的神奇事件及在文学中的流变 70
第一节 成因:史出于巫的文化传统 70
第二节 成因:口传史料的大量渗入 80
第三节 流变:从史之奇到文之奇 86
第四章 “春秋笔法”的叙事机制及内涵的变迁 92
第一节 “春秋笔法”与“不可叙述事件” 92
第二节 从“春秋笔法”到“隐含的叙述” 101
第五章 史传叙事策略及在文学中的承衍 109
第一节 叙事视角及其承衍 109
第二节 叙事结构及其承衍 119
第三节 叙事干预及其承衍 131
第四节 预叙:从预占记录到叙事策略 138
第六章 史传的人物塑造及对文学的影响 150
第一节 异人异相的人物表征 150
第二节 “行动>性格”与人物生成 157
第三节 从历史人物到文学人物——《左传》与《晏子春秋》中的晏子形象比较 165
第七章 杂史——从史传叙事到文学叙事的过渡 175
第一节 《战国策》中虚构叙事的发生及范式 175
第二节 《吴越春秋》叙事的文史剥离之势 193
结论 212
参考文献 216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