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大地测量 4
第一章 天文测量 4
第一节 清代的天文测量 4
概述 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天文测量 6
第三节 建国后的天文测量 7
第二章 重力测量 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重力测量 14
第二节 建国后的重力测量 15
第三章 基线测量 25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基线测量 25
第二节 建国后的基线测量 25
第三节 长度基准 3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三角测量 32
第四章 三角测量 32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三角测量 34
第三节 坐标系统 49
第五章 水准测量 51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准测量 51
第二节 建国后的水准测量 54
第三节 高程系统 68
第四节 水准标石埋设 71
第六章 大地形变测量 73
第一节 地壳形变监测 73
第二节 城市地面沉降观测 75
第七章 大地计算 77
第一节 天文计算 77
第二节 基线计算及基线网平差 78
第三节 三角测量平差 79
第四节 水准测量平差 84
第二篇 地形测量 92
第一章 清代实测地图 92
第一节 舆图 92
第二节 水道图 100
第二章 简易测图 102
第一节 1:20万比例尺调查图 102
第二节 水利勘测图 104
第三节 新四军的军事测绘 104
第四节 林业调查图 105
第三章 平板仪测图 106
第一节 1:5万比例尺测图 106
第二节 1:2万、1:2.5万、1:4万比例尺测图 111
第三节 1:1万比例尺测图 115
第一节 概况 123
第四章 航空摄影测量 123
第二节 民国时期航测图 126
第三节 建国后航测地形图 128
第四节 遥感 141
第三篇 工程测量 144
第一章 水利测量 144
第一节 长江测量 144
第二节 淮河测量 150
第二章 地质勘探测量 161
第一节 地质矿产测量 161
第二节 煤田地质测量 167
第三节 冶金地质测量 169
第三章 地籍测量 173
第一节 建国以前的地籍测量 173
第三节 建国后城市地籍测量 177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资源详查 177
第四章 矿山测量 179
第一节 淮南煤矿测量 179
第二节 淮北煤矿测量 182
第三节 马钢矿山测量 185
第四节 铜陵有色金属矿山测量 191
第五章 线路测量 198
第一节 铁路测量 198
第二节 公路测量 201
第三节 航道测量 205
第四节 输电线测量 209
第六章 地震测量 211
第一节 地震水淮测量 211
第二节 激光测距和小三角测量 212
第一节 合肥市 213
第七章 城市测量 213
第二节 芜湖市 216
第三节 蚌埠市 220
第四节 马鞍山市 222
第五节 安庆市 223
第六节 铜陵市 226
第七节 淮北市 227
第八节 淮南市 228
第九节 黄山市 231
第八章 风景区测量 233
第一节 黄山风景区测量 233
第二节 九华山风景区测量 233
第三节 天柱山风景区测量 234
第一章 地图编制 236
第一节 普通地图 236
第四篇 地图制图 236
第二节 地形图与地理底图 250
第三节 专题地图 252
第四节 地图集(册) 261
第二章 地图制印 267
第一节 雕版印刷 267
第二节 石印 268
第三节 胶印 269
第五篇 科技与教育 274
第一章 测绘科学技术 274
第一节 沿革 274
第二节 测绘科技成果 275
第三节 测绘科技情报与国际交流 280
第四节 主要测绘科技论文与著作 283
第一节 学校教育 287
第二章 测绘教育 287
第二节 专业培训与职工教育 291
第三章 测绘学会 295
第一节 学会机构 295
第二节 学会工作 296
第六篇 测绘机构与测绘管理 300
第一章 测绘机构 300
第一节 建国前的测绘机构 300
第二节 建国后的测绘机构 302
第二章 测绘管理 316
第一节 清代与民国时期的测绘管理 316
第二节 建国后的测绘管理 317
附录 329
历史述要 329
文献辑存 330
编纂始末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