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 以地貌、族群迁徙和战争为条件的文化扩散 7
一、依山傍水推背行 7
二、村落·国家 12
三、黄河·长江·海外 16
第二章 符号传播 20
一、实物中的符号传播 20
二、生活方式的传播 24
三、交通工具:桨、船、车 30
四、文字 32
第三章 “术”传播 37
一、道术一体 37
二、占卜与巫术 40
三、各种艺术的多渠道传通 46
四、教化 51
第四章 中原文化的外向播散 56
第五章 口传政治:帝国的传播机制之一 65
一、诰辞、誓词与民谣 67
二、采诗献诗与赋诗言志 73
第六章 军令如洪及分封制:帝国的传播机制之二 79
一、协同指令信号 79
二、军队编伍:组织即传播 81
三、军令、政令、法令同源共生 83
四、分封制:主从关系的反馈传播 86
第七章 文化人的传播时代 90
一、繁滋传播的公共空间 90
二、私学:组织化传播思潮的信息中心 92
三、传播工具的突破 95
四、稷下学宫:自由传播的基地 98
五、门客和游士:各种层次的调解人 100
六、图书的收藏与复制 102
第八章 哲学级别的传播论 107
一、孔子的传播思想及实践(附儒家) 107
二、兵法家们侧重行政传播 113
三、几项诸子一致的传播观点 116
四、《察传》:先秦传播学说的总结 120
第九章 秦汉一统及打通西域 123
一、大改造 123
二、朝议制度与政令通四海 128
三、放松商业关禁与展开边地外交 131
四、开放的丝绸之路 132
五、中国和罗马 135
第十章 昌盛的文献传播与经史传统的奠定 137
一、文房四宝—纸的出现 137
二、“隶变”与百科全书式的字典 139
三、文献重聚 142
四、正史成为纵向传播的主渠道 144
五、儒学复兴与经典教育 146
六、文化群体与党锢之祸 148
七、从城市到村镇 150
第十一章 宗教、文人雅集和南北交融 152
一、佛教的东来与道教的兴起 152
二、宗教的组织传播 154
三、家族与谱牒 156
四、文人雅集 159
五、文化中心的南移 160
六、民族融合的高峰 南北汇合的新局 162
第十二章 古代文化传播的高峰 164
一、隋唐以前的对外传播 164
二、辽阔的交通线 165
三、文化输出 166
四、报纸 169
五、雕版印刷 172
六、说话:娱乐传播 174
七、诸种文学样式的交叉传播 177
八、科举及教育作为激励机制的传播效果 178
九、宗教文化的传播 181
第十三章 近代化形态的传播 183
一、四大发明带来的传播景观 184
二、传播技术的书籍与发达的图书市场 187
三、报纸、新闻的社会作用 191
第十四章 文坛政坛一体化及娱乐传播 195
一、史志目录、金石学 195
二、文学传播:士人的生活方式 197
三、市民文艺大登台 199
第十五章 儒学大传播 203
一、儒学的北传 204
二、三个渠道 206
三、两座传播塔 209
四、史学的道统化 212
第十六章 元杂剧及元代科技的传播 215
一、元曲兴起于文化统制的中断与底层文化的传播 217
二、元杂剧的传播大势 220
三、杂剧的衰微不是由于南传 221
四、辉煌的科技成就及其传播 223
第十七章 明初控制文化只有政治传播 229
一、权力与教化输出 231
二、书院传儒脉 234
三、社与会:政府行为以外的组织传播 237
第十八章 官方的行政传播与市民社会的抒情渠道 243
一、通政司:传播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 244
二、邸报:官场行情总汇 246
三、告示和塘报 248
四、市镇兴起与“市”入城中的传播行为 250
五、民间信息场 253
六、舆情汹汹 257
第十九章 集大成的明代建筑及其复制式的传播 261
一、六朝宫殿草萧萧 261
二、南北两京 262
三、礼制、宗教建筑凝结了古今法式 265
四、园林、墓陵与万里长城 268
第二十章 图书业的发展与医学著作的鼎盛 271
一、从《永乐大典》到私人藏书 271
二、图书的刻售与外传 275
三、医药图书的极盛 278
四、中医外传 281
第二十一章 多元交叉传播的新局面 284
一、内绻—离散 284
二、鼓词 弹词 宝卷 286
三、宗教的交叉传播 288
四、民族文化的交叉传播 290
五、字音交叉的满文及满汉文的交叉使用 292
第二十二章 清廷传播的文化 296
一、寓统驭于传播的意识形态管理法 297
二、辫子、官缺与理学 301
三、借嘴说话 303
四、传播了摧残文化的文化 307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文化传播 311
一、大师传灯 312
二、辉煌的汉学 314
三、外国人眼中、手里的中华文化 316
结语:文化的传播与传播的文化 322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