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医院感染学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 7
一、管理组织 7
二、职责和制度 8
三、医院消毒工作特点与管理 10
四、质量控制指标 11
五、抗感染药物使用原则与管理 12
六、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 13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管理保障体系 16
八、防止医院感染的教育培训工作 16
九、医院环境和建筑卫生学 17
第三节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27
一、流行环节基本特征 27
二、病原学特征 31
三、医院感染疾病特征 34
第四节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36
一、医院感染监测 36
二、医院感染控制 40
第2章 医院消毒学概论 56
第一节 概述 56
第二节 医院消毒与灭菌 60
第3章 热力消毒与灭菌 72
第一节 干热消毒法 72
第二节 煮沸与流通蒸汽消毒法 73
一、煮沸法 73
二、流通蒸汽法 74
第三节 压力蒸汽灭菌法 74
一、概述 74
二、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75
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76
四、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77
第4章 紫外线消毒 84
第5章 微波消毒与灭菌 91
第6章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 99
第7章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108
第一节 过氧乙酸 108
第二节 过氧化氢 115
第三节 过氧戊二酸 118
第四节 臭氧 120
第8章 含氯消毒剂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二氯异氰尿酸钠 128
第三节 次氯酸钠 130
第四节 氯化磷酸三钠 132
第五节 二氧化氯 133
第六节 含氯清洗消毒剂 137
第9章 含碘消毒剂 142
第一节 碘及碘制剂 142
第二节 碘伏消毒剂 144
第10章 醛类消毒剂 151
第一节 甲醛 151
第二节 戊二醛 155
第三节 邻苯二甲醛 162
第11章 环氧乙烷 166
第12章 醇类消毒剂 171
第一节 乙醇 171
第二节 异丙醇 172
第13章 酚类消毒剂 174
第一节 苯酚 174
第二节 煤酚皂溶液 175
第三节 对氯间二甲苯酚 175
第14章 胍类消毒剂 177
第一节 氯己定 177
第二节 聚六亚甲基胍 179
第15章 季铵类消毒剂 181
第一节 苯扎溴铵 181
第二节 度米芬 183
第三节 消毒净 183
第四节 双长链季铵盐 184
第16章 生物消毒剂 187
第17章 其他化学消毒剂 191
第一节 高锰酸钾 191
第二节 酸或碱性消毒剂 192
一、酸性消毒剂 192
二、强碱性消毒剂 192
第三节 酸性氧化电位水 193
第四节 三氯羟基二苯醚 198
第五节 光触媒净化技术 201
第六节 杀菌因子协同作用 205
第18章 医院重点部门感染管理与消毒 211
第一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 211
一、概述 211
二、中心供应室管理 212
三、医疗器械 213
四、供应室质量监控 216
五、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217
第二节 ICU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 217
一、ICU的建筑布局和流程 218
二、建筑装饰 219
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219
第三节 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消毒 220
一、空气净化技术在洁净手术室应用 220
二、洁净手术室组成、布局与流程 222
三、洁净手术部门质量监测与维护 226
四、洁净手术室规范化管理 227
五、日常监测制度 229
第四节 血液净化室复用透析器消毒 230
一、概述 230
二、血液净化室 230
三、血液透析系统消毒 231
第五节 妇产科、儿科隔离消毒技术 236
一、感染传播特点 236
二、消毒隔离原则 237
三、感染管理 237
四、消毒隔离技术实施 239
五、特殊部位消毒 240
第六节 门诊部感染控制制度 241
一、普通门诊 241
二、急诊科 242
三、妇科门诊 242
四、治疗室、抽血室、注射室 243
五、输液室、换药室、处置室 243
第七节 病区病房感染控制制度 244
一、普通病房 244
二、隔离病房 245
三、传染病房 245
第八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感染管理 246
一、常见感染原因、病菌与控制环节 246
二、空气层流病室结构与布局 247
三、无菌层流病房管理要求 248
四、移植病房管理 249
第19章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 251
第一节 概述 251
一、医疗器械分类 251
二、消毒与灭菌存在的问题 252
第二节 医疗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254
一、污染医疗用品 254
二、非感染性污染物品 256
三、清洗效果检测 257
四、常见问题 258
五、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 258
第三节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259
一、我国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现状 259
二、医疗器械灭菌方法 259
第四节 麻醉设备与呼吸设备消毒 264
一、麻醉机与呼吸机消毒 264
二、湿化瓶消毒 266
第五节 口腔器械污染、消毒与灭菌 267
一、口腔器械微生物特点 268
二、口腔器械污染特点及其医源性感染 269
三、口腔科器械消毒现状 269
四、口腔器械特点及其消毒方法 270
第20章 内镜消毒与灭菌 274
第一节 概述 274
一、内镜种类 274
二、内镜污染与感染传播特点 275
三、内镜消毒现状 275
四、内镜消毒法规 276
五、软式内镜清洗与消毒方法 277
六、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方法 279
第二节 内镜常规消毒 280
第21章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与净化 291
第一节 概述 291
一、医院室内消毒面临的问题 291
二、医院空气污染与院内感染 293
第二节 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295
一、物理消毒法 295
二、化学消毒法 297
三、物理与化学复合因子消毒技术 299
四、医院局部空气净化技术 301
第三节 室内空气洁净技术系统 302
一、空气洁净技术体系及其用途 302
二、空气洁净技术的发展 303
三、空气洁净系统建设 303
四、空气洁净室管理 307
第22章 医院内环境消毒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一、医院内环境卫生管理状况 310
二、污染来源及原因 310
三、微生物监测 311
四、医院卫生学标准 312
第二节 环境表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313
一、概述 313
二、物体表面消毒 314
三、消毒方法 315
第三节 医疗污染废弃物及污水处理 319
一、医疗废弃物处理 320
二、污水消毒处理 324
第23章 医院疫源地消毒 329
第24章 皮肤黏膜和伤口消毒 338
第25章 新特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与消毒 350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 350
第二节 嗜肺军团杆菌 352
第三节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354
第四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356
第五节 结核分枝杆菌 359
第六节 隐形孢子虫 367
第七节 肝炎病毒 368
一、肝炎病毒类型 368
二、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 369
三、肠道外传播病毒性肝炎 373
第八节 艾滋病病毒 381
第九节 SARS病毒 389
第十节 禽流感病毒 395
第十一节 猴痘病毒 397
第十二节 朊毒体 398
第十三节 细菌毒素 400
第26章 输血传播性疾病医院感染与消毒 406
第一节 概述 406
第二节 常见输血传播性疾病 407
第27章 消毒与灭菌因子剂量及其效果监测 418
第一节 热力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418
一、概述 418
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418
三、干热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422
四、微波消毒效果监测 423
第二节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监测 424
一、辐射强度监测 424
二、消毒效果监测 425
第三节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监测 426
第四节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效果监测 427
第五节 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和环境安全及其灭菌效果监测 428
一、灭菌物品和环境安全监测 428
二、灭菌效果监测 429
第六节 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监测 431
一、浸泡消毒效果监测 431
二、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432
三、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 432
四、医院特殊物品消毒效果监测 433
第七节 医院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435
第28章 化学消毒剂有效浓度监测 438
第一节 概述 438
一、有效浓度监测的主要原因 438
二、消毒剂浓度表示及计算 438
三、浓度监测的基本要求 440
四、浓度监测的目的 440
第二节 浓度分析常用试剂配制和标定 441
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441
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42
三、碘标准溶液 442
四、高氯酸溶液 442
五、盐酸羟铵标准溶液 443
六、四苯硼钠标准液 443
七、硝酸银标准液 444
八、硫氰酸铵标准液 444
九、硫酸标准液 444
十、氢氧化钠标准液 445
十一、特殊试剂配制和标准液使用注意事项 445
第三节 化学消毒剂浓度测定 446
一、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446
二、卤素类消毒剂 448
三、醛类消毒剂 451
四、其他常用化学消毒剂 452
五、试纸法测定 453
六、戊二醛浓度测试卡测定 454
第29章 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457
第一节 概述 457
一、微生物学基础 457
二、培养与检测方法 459
三、菌种保藏 460
四、主要操作技术 460
第二节 消毒试验指标微生物培养与制备 463
一、细菌繁殖体悬液 463
二、细菌芽孢的培养制备 464
三、染菌载体制作 465
四、活菌计数技术 465
第三节 常用消毒试验指标菌 466
一、指标菌条件 466
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467
三、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467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 469
五、大肠埃希菌 469
六、绿脓假单胞菌 470
七、白色葡萄球菌 470
八、白色念珠菌 471
九、黑曲霉菌 471
十、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 472
十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472
第四节 残余消毒剂清除方法 473
一、存在方式及其清除 473
二、常用清除方法 473
三、清除效果鉴定试验 474
第五节 常用消毒效果鉴定技术 477
一、定量杀菌试验 477
二、定性杀菌试验 479
三、特殊指标菌杀灭试验 480
第六节 抑菌试验 482
一、抑菌环试验 483
二、振荡烧瓶试验 484
三、奎因试验 484
第30章 无菌器材微生物鉴定试验 486
第一节 无菌检查试验方法 486
第二节 内毒素及热源检查 489
一、内毒素 490
二、内毒素热源检验方法 491
第31章 医院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 495
第一节 革兰阳性球菌 495
一、葡萄球菌属 495
二、链球菌属 497
三、肠球菌属 499
第二节 革兰阴性杆菌 499
一、大肠埃希菌 499
二、沙门菌属 503
第三节 非发酵菌 504
一、铜绿假单胞菌 504
二、不动杆菌属 505
三、流感嗜血杆菌 506
第四节 分枝杆菌鉴定 507
一、分枝杆菌分类 508
二、结核分枝杆菌 510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 512
四、结核分枝杆菌检验 513
五、其他型分枝杆菌 514
第五节 厌氧菌 515
第六节 真菌鉴定 517
第七节 病毒 519
一、肝炎病毒 519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521
第32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消毒 522
第一节 生物安全实验室 522
一、安全措施 522
二、通风系统和负压实验室建设 525
第二节 实验室感染及其预防 525
一、概述 526
二、实验室感染 527
第33章 实验室管理 532
第一节 概述 532
一、管理特点 532
二、基础管理 532
三、环境管理 533
第二节 实验室空气污染治理 533
一、空气洁净系统技术 533
二、空气洁净系统管理 535
三、局部空气洁净技术 535
四、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535
第三节 实验室人员组成与管理 536
一、人员组成 536
二、人员管理 536
第四节 实验室质量保障体系 537
一、工作人员资格体系 537
二、试验技术体系 537
三、试验仪器和用品体系 538
四、试验动物质量体系 538
五、试验数据资料体系 538
附录 540
附录一 消毒检测常用试剂和培养基处方及制备 540
附录二 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542
附录三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 552
附录四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