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尺牍概说 1
第一节 尺牍的流变 2
源在哪里 2
尺牍“家族” 2
表与启:一对“骄子” 2
文词书法铸双璧——帖 2
家书:平民化、大众化的“宠儿” 2
中国尺牍文学在沿革中呈现的状态 14
尺牍的审美性 14
尺牍由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化 14
尺牍的实用性 14
第二节 尺牍文学的特质 14
第三节 中国尺牍文学的缺憾 41
情书的空白 41
女性尺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41
鸿雁不堪云里飞 41
叙事尺牍的薄弱 41
尺牍出版的两次高峰 65
早期尺牍选本的考辨 65
关于较早的尺牍专集的考辨 65
第四节 尺牍的出版 65
第二章 从尺牍私人化的完成到第一个高峰 85
第一节 泱泱汉风 86
先秦的创作 86
汉代尺牍个性化的加强 86
围绕李陵事件的两则著名尺牍 86
招隐之作 86
开风启源 86
一个逍遥不起来的逸士与一个功名富贵的歌者 108
孔融、嵇康、应璩与丞相、圣人、朋友开玩笑 108
第二节 文人与文体的“自觉” 108
曹氏兄弟与吴质间的通信 108
由质朴通脱到华艳闲雅 108
第三节 最接近艺术的时代 128
陆云和陆机 128
书名掩了文名的王羲之 128
魏晋风度仅存的三“硕果” 141
山水尺牍 141
离乱的镜鉴 141
萧氏皇族作家群 141
第四节 尺牍的第一个高峰 141
向隐劝隐刺隐 141
第三章 尺牍世用的黄金时代 170
第一节 大唐新气象 171
书生反叛书生 171
呐喊的人才与人才的呐喊 171
第二节 韩柳风起 179
毒害千古的八股祖宗——韩愈 179
一个更具文学味少些文章气的作家——柳宗元 179
“干谒大师”的技法 193
干谒书品类 193
第三节 干谒书 193
自我的张扬 193
第四节 干谒之外的创作 215
王绩与王维:一个隐者与半个隐者 215
在壮志与豪情之外 215
元白两地书 215
第四章 尺牍文学的第二个高峰 235
禅踪逸影 236
新旧两魁首文史双泰斗 236
承上未启下的过渡者 236
第一节 蓬勃在“议”气“道”气“才”气之间 236
“才、道”横溢“议”薄云天 236
第二节 欧阳修与李之仪 251
长者之风——欧阳修 251
暮年心态的记录者——李之仪 251
第三节 “三慕完人”苏轼 261
“三慕完人”两面不是人 261
笑比哭好 261
一往情深 261
江山风月的主人 261
美人如花隔云端 277
第四节 黄庭坚:浅斟低唱 277
先生本色是书生 277
第五节 南宋五家 285
锋芒毕露的圣人——朱熹 285
声名很坏、成绩不坏——孙觌 285
堂堂之阵 正正之旗——陈亮 285
不是山人好言山林——方岳 285
出有浩气 退有逸神——文天祥 285
第五章 辉煌的时期(上) 310
八股八面受敌 311
魍魉世界魑魅影 311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311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311
不诉苦不作书 311
不骂官不动笔 311
第一节 明代尺牍的批判精神 311
第二节 明代尺牍的独特贡献 329
一种尺牍新体的诞生 329
情境的氤氲——从为他人到为自己 329
文字的灵变 329
千古高风说到今 343
闲里乾坤大 343
自我的发现与末世情绪的释放 343
第三节 勇士、雅士与顽主 343
第四节 从嘉靖到万历的过渡作家 361
乡关情重——归有光 361
在缺陷世界中放歌——王世贞 361
卿有晋人风味 361
绝无汉官威仪——屠隆 361
第六章 辉煌的时期(下) 381
且留性命吃酸梨——徐渭 382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382
天堂有“佛”向天堂地狱有“佛”向地狱 382
“倔驴”与“老秃”的渊源 382
第一节 “倔驴”李贽(附徐渭) 382
宁为真小人 不做伪君子 382
第二节 汤显祖:梦圆梦断玉茗堂 399
有佛性未有佛缘有天地难纳临川 399
飞花一路 399
云卷云舒 399
心灵无涯霁月光风 409
宋懋澄:模晋帖体制作性灵文章 409
小修大修为 409
平生不屑:粪里嚼渣 顺口接屁 409
误明为魏晋:让你击节让你攒眉 409
与青袍乌纱为仇 409
这样得旧又这样得新 409
第三节 苦行头陀袁宏道(附袁中道、宋懋澄) 409
第四节 甜媚工致的小品大家 433
云中一鹤不翩然——陈继儒 433
舌如风笑一肚——王思任 433
山之与水影亦相亲——黄奂 433
撒向文坛一卷冰雪文章——张岱 433
第七章 在辉煌余光中走向没落(上) 457
劫后余生者眼中的浩劫 458
文人情怀与人文关怀 458
掀开盛世遮羞布的人 458
第一节 冷面热心 458
古文作家:抹了一脸秋霜 458
大俗大雅——傅山 476
留得残生品苦茶——周亮工 476
老先生两朝领袖——钱谦益 476
第三节 变节的大家*496++ 476
风流一朝遗憾一朝——侯方域 476
易堂之中的两副面孔 476
八千里外孤忠未死之人——朱舜水 476
大儒大侠——顾炎武 476
不做两截子人 476
第二节 明遗民:大节难随九鼎沦 476
第四节 承明余绪的才子 518
话怎么说尺牍怎么作——金圣叹 518
乱世变生的逍遥派——李渔 518
放荡不羁老名士——尤侗 518
酒狂、落拓、好骂人——郑燮 518
彩笔常题断肠句——孔尚任 518
出奇入幻入鬼入魔——石庞 518
第五节 纠偏:洗却脂粉 素面朝天 545
求生求涩——毛先舒 545
不古不今——毛奇龄 545
寻清寻爽——邵长蘅 545
第八章 在辉煌余光中走向没落(下) 564
遥接千年坠绪 565
好个莽和尚忽现菩萨相——洪亮吉 565
吴锡麒:以物象说心语 565
尺牍衰落的煞星 565
第一节 骈体尺牍的中兴与泛滥 565
第二节 家书热:从《板桥家书》到《曾国藩家书》 582
家书从“家”中走出来 582
郑板桥家书:怪人偏写劝世良言 582
曾国藩家书:花戒满时月忌盈 582
随园的女人观 600
“学者文人”的尺牍 600
老叟戏玩童 600
终身反对派 600
屑末小尺牍谨重大文章 600
第三节 袁枚:最后的大家(附章学诚) 600
回光反照——龚自珍 602
曾国藩:暮气苍茫赋黄昏 602
曲园傍随园 602
一个王朝的诔歌 602
第四节 文言尺牍的最后一百年 620
附录一 尺牍套语 638
附录二 引书要目 642
后记 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