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1
韦编三绝 1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1
目录 1
死牢里的读书声 2
“世界史中亦所罕见”的张衡 4
“神刀”蒲元钻淬火 5
瘫痪人写出了医学名著 7
王羲之吃墨 9
王献之学书法 10
“祖率”的由来 11
祖莹藏火苦读书 13
任末的“笔记本” 13
李春巧造赵州桥 14
外国 15
勇于探索的亚理斯多德 1 15
孙思邈与“阿是穴” 16
铁杵磨成针 17
白居易学写诗 18
厉归真拚死学画虎 20
“推敲”的故事 20
四文人补字 22
毕升与活字印刷 22
沈括和《梦溪笔谈》 24
“活鲁班”喻皓 26
高超智勇锁蛟龙 27
盲卫朴制订《奉元历》 29
刘完素虚怀若谷 30
苏东坡的“日课” 31
陆游和书 32
“一生勤苦书千卷” 33
范仲淹“断齑划粥” 34
王安石毁稿 34
梅尧臣的布口袋 35
司马光的“警枕” 36
注重考察的郑樵 37
文与可胸有成竹 38
勇于革新的黄道婆 39
在佛殿的长明灯下 40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41
“问奇于名山大川” 42
致力“洋为中用”的徐光启 43
搜奇说异著《聊斋》 45
吴敬梓冬夜“暖足” 46
谈迁写史百折不挠 47
凿壁、囊萤、映雪 48
分秒必争 49
贵在独创 50
一字师 51
名戏好自苦功来 52
鲁迅的“韧长” 55
现代 55
郭沫若的博与精 57
詹天佑修筑“京张”路 58
苦而有节的朱自清 60
读书成癖的闻一多 61
梅兰芳练功 63
麒派艺术的形成 64
老舍锲而不舍 65
冼星海在巴黎 67
聂耳学吹笛 68
“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70
孙佐臣的“捷径” 71
“不教一日闲过” 72
“画马必以马为师” 74
姚雪垠含辛茹苦写巨著 75
地质之光 77
竺可桢死而后已 78
华罗庚自学攀高峰 80
高士其抱病搞科普 82
喜看童鱼首尾殊 83
献身桥梁事业的茅以升 85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谢希德 87
“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的诞生 88
金善宝的“宝贝” 90
玻璃工成了摘星手 91
李国豪解“谜” 93
侯光炯爱土如宝 95
“牛棚”里的发明 96
“让祖国的江湖珍宝永放光彩” 98
“安、钻、迷”的吴征镒 100
“泥人张” 102
“魔笛”陆春令 103
斯霞把书教活了 105
壮志凌云“搏”冠军 106
陈景润勇摘“皇冠明珠” 108
“科学的成就是毅力加耐性” 109
“侯氏定理”的创立者 111
张福学和压电陀螺 112
阿基米德之死 116
毕生追求真理的培根 118
哥白尼天文观测四十年 120
伽利略破旧立新 121
艺术巨匠的辛勤 124
绘画不是卖鱼 124
“站在巨人们肩膀上”的牛顿 125
对“敌情”了若指掌 127
“科学怪人”开文迪许 128
瓦特和蒸汽机 129
蒙日的“两个助手” 131
“时间是我的财产” 131
“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132
莫扎特清晨跳舞 134
克雷洛夫学外语 135
《第九交响乐》诞生前后 136
安培的“黑板” 137
“数学王子”高斯 137
雷奈克和听诊器 138
没有上过学的科学家 140
“书迷”济慈 141
“富尔顿的胜利” 142
巴尔扎克的一天 144
童话大师安徒生 145
塞纳河的“灯塔” 147
苦战到最后一息的涅克拉索夫 148
达尔文和进化论 149
象蜜蜂般不停地采集 151
卡秋莎的形象 153
马克·吐温的回答 155
达·芬奇画鸡蛋 156
罗丹忘了客人 157
莫泊桑求“秘诀” 158
发明火车的矿工 159
“少年诗神” 160
画家发明了电报机 162
自幼好学的奥斯特罗夫斯基 163
X射线的发现 164
契诃夫的一星期 165
奔忙在大雪中的青年 166
凡尔纳的“写作公司” 168
高尔基少而有志 169
珍惜时间的杰克·伦敦 171
布莱尔与盲文 172
鞠躬尽瘁的巴斯德 174
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 175
诺贝尔的“成功” 177
“一分灵感,九十九分汗水” 178
居里夫人和镭 180
门捷列夫的“先见之明” 182
爱因斯坦并非天才 183
列宾用烟灰作画 185
肖莱马“光荣的伤痕” 186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187
欧立希和“六○六” 189
米丘林找“科学” 190
入迷的白求恩 192
马雅可夫斯基炼句 193
严肃的幽默大师 193
“给我世界每一角落的一把土” 195
“我为足球而生存” 196
研究黑猩猩的姑娘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