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党中央批准北京市委决定为“三家村”冤案彻底平反 1
一场惊心动魄的反革命夺权事件-论“三家村”冤案 原《前线》杂志编辑部部分同志 3
中国救荒史 3
写在重印本的前面 3
例言 5
绪言 6
第一节 灾情总述 9
第一章 灾荒的实况 9
第一编 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 9
一 远古传说和殷商时代 9
二 两周秦汉 14
一桩触目惊心的文字狱--为《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恢复名誉[任文屏] 16
三 魏晋南北朝 17
四 隋唐五代 20
五 两宋金元 23
《邓拓全集》序[萧克] 27
六 明清 29
哭邓拓吴晗同志[廖沫沙] 30
战斗在思想理论战线的最前线--悼邓拓同志[陈克寒 李筠] 31
七 民国 37
邓拓传略 40
第二节 灾荒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43
第二章 灾荒的成因 52
第一节 灾荒发生的自然条件 52
一 自然条件的作用 52
二 气候变迁的关系 54
三 地理环境的关系 60
第二节 造成灾荒的社会因素 65
一 社会因素的作用 65
二 苛政和灾荒 68
三 战争和灾荒 78
四 技术落后和灾荒 85
第三章 灾荒的实际影响 98
第一节 灾荒促成社会变乱 98
一 人口的流移和死亡 98
二 农民起义 110
三 民族之间的战争 127
第二节 灾荒招致经济衰落 129
一 劳动力激减和土地荒废 129
二 国民经济的破败 136
第二编 历代救荒思想的发展 146
第一章 天命主义的禳弭论 146
第二章 消极救济论 151
第一节 遇灾治标 151
一 赈济 151
二 调粟 155
三 养恤 159
四 除害 163
第二节 灾后补救 168
一 安辑 168
二 蠲缓 172
三 放货 177
四 节约 179
第三章 积极预防论 184
第一节 改良社会条件 184
一 重农 184
二 仓储 188
第二节 改良自然条件 191
一 水利 191
二 林垦 198
第一章 关于巫术的记载 202
第三编 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 202
第二章 历代消极救荒的政策 211
第一节 治标政策 211
一 赈济的种类和实效 211
甲、赈济的种类 211
乙、赈济的实效 222
二 调粟 228
甲、调粟政策的内容和沿革 228
乙、调粟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 234
三 养恤 238
甲、养恤的种类和方法 238
乙、养恤的政策的评价 251
四 除害 256
甲、治蝗的方法和实效 256
乙、祛疫的设备和实施 263
第二节 灾后补救政策 268
一 安辑 269
甲、安辑的办法 269
乙、安辑的前提条件 272
二 蠲缓 274
甲、蠲免的规例和利弊 274
乙、停缓的规例和利弊 285
三 放货 292
甲、放货的制度 292
乙、放货的实效 300
四 节约 302
甲、节约的种类和范围 302
乙、节约的实效 307
甲、重农政策的变迁 309
一 重农政策 309
第一节 改良社会条件的具体政策 309
乙、重农政策的成绩 322
二 仓储政策 326
甲、仓储的种类和作用 326
乙、仓储制度的利弊 341
第二节 改良自然条件的具体政策 345
一 水利政策 345
甲、灌溉事业 345
乙、浚治工程 353
二 林垦政策 356
甲、造林 356
乙、垦荒 360
附录 中国历代救荒大事年表 365
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381
卷前小语 381
论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 383
第三章 历代积极救荒的政策 390
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问题 404
再论中国封建制的“停滞”问题 425
中国历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438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46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 513
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531
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 552
读党史问题 594
北京历史学会的任务和作法--在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记录稿) 598
历史科学和阶级斗争--在北京市历史学会上的发言稿 607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计划书一九五七年度研究题目计划) 616
清史研究的档案资料 622
关于司马迁生平的研究 626
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历史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北京市历史学会学术报告会上的报告(一九六一年二月二十日)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