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审计概论 1
1.1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
1.1.1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1
1.1.2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
1.1.3 西方注册会计题的产生和发展 2
1.2 审计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3
1.2.1 审计的概念 3
1.2.2 审计的分类 4
1.2.3 审计的特征 6
1.3.2 审计的目标 7
1.3.1 审计的对象 7
1.3 审计的对象和目标 7
1.4 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 8
1.4.1 审计的职能 8
1.4.2 审计的任务 8
1.4.3 审计的作用 9
1.5 审计程序 10
1.5.1 准备阶段 10
1.5.2 实施阶段 11
1.5.3 终结阶段 11
1.6.2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业务范围 13
1.6 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13
1.6.1 政府审计的业务范围 13
1.6.3 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 14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 15
2.1 审计准则 15
2.1.1 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 15
2.1.2 独立审计准则的体系 16
2.2.1 审计依据的概念 17
2.2.2 审计依据的种类 17
2.2 审计依据 17
2.1.3 独立审计准则适用范围 17
2.2.3 审计依据的特点 18
2.3 审计方法 18
2.3.1 审计测试 19
2.3.2 审计的技术方法 20
2.4 审计证据 26
2.4.1 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26
2.4.2 审计证据的特性 27
2.4.3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29
2.5 审计工作底稿 29
2.5.1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9
2.5.3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31
2.5.2 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31
2.5.4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34
2.5.5 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 35
2.5.6 审计档案的保管 35
2.5.7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密与查阅 35
第3章 审计计划 40
3.1 审计计划前的工作 40
3.1.1 部门经理的工作 40
3.1.2 项目经理的工作 47
3.2.1 总体审计计划 68
3.2 审计计划的编制 68
3.2.2 具体审计计划 70
3.3 审计计划的审核与审批 71
3.3.1 总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审核事项 71
3.3.2 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审核事项 71
3.4 审计计划的下达 71
第4章 资产负债及春相关资料审计 74
4.1 资产负债表项目一般审计 74
4.1.1 资产负债表会计平衡关系审计 74
4.1.2 资产负债表编报审计 74
4.2 流动资产审计 74
4.2.1 化币资金审计 74
4.2.2 短期投资审计 86
4.2.3 应收票据审计 87
4.2.4 应收账款审计 88
4.2.5 坏账准备审计 95
4.2.6 预付账款审计 97
4.2.7 其他应收款审计 97
4.2.8 存货审计 100
4.2.9 待摊费用审计 104
4.2.10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审计 112
4.3.3 符合性测试 113
4.3.2 审计范围 113
4.3.1 审计目标 113
4.3 长期投资审计 113
4.3.4 实质性测试 114
4.4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审计 114
4.4.1 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审计 114
4.4.2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 117
4.4.3 在建工程审计 118
4.4.4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 119
4.5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审计 120
4.5.1 无形资产审计 120
4.5.2 递延资产审计 120
4.6.2 应付票据审计 122
4.6.1 短期借款审计 122
4.6 流动负债审计 122
4.6.3 应付账款审计 124
4.6.4 预收账款审计 125
4.6.5 其他应付款审计 128
4.6.6 应付工资审计 129
4.6.7 应付福利费审计 133
4.6.8 未交福利费审计 134
4.6.9 未付利润审计 136
4.6.10 其他未交款审计 137
4.6.11 预提费用审计 138
4.7.1 长期借款审计 140
4.7 长期负债审计 140
4.7.2 应付债券审计 141
4.7.3 长期应付款审计 142
4.8 所有者权益审计 143
4.8.1 实收资本审计 143
4.8.2 资本公积审计 144
4.8.3 盈余公积审计 146
4.8.4 未分配利润审计 146
5.2.1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 149
5.2 产品销售利润审计 149
5.1.2 损益表编报审计 149
5.1.1 损益会计平衡关系审计 149
第5章 损益表及其相关资料审计 149
5.1 损益表项目一般审计 149
5.2.2 产品销售成本审计 150
5.2.3 产品销售费用审计 155
5.2.4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 157
5.3 营业利润审计 157
5.3.1 其他业务利润审计 157
5.3.2 管理费用审计 160
5.3.3 财务费用审计 161
5.4.1 投资收益审计 164
5.4 利润总额审计 164
5.4.2 营业外收入审计 165
5.4.3 营业外支出审计 165
5.4.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审计 167
5.5 所得税审计 168
5.5.1 审计目标 168
5.5.2 审计范围 169
5.5.3 符合性测试 169
5.5.4 实质性测试 169
6.1 现金流量表项目一般审计 171
6.1.1 现金流量表会计平衡关系审计 171
第6章 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资料审计 171
6.1.2 现金流量表编报审计 172
6.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审计 172
6.2.1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审计 172
6.2.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审计 175
6.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审计 180
6.3.1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审计 180
6.3.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审计 180
6.4.1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审计 182
6.4.2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审计 182
6.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审计 182
6.5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审计 187
6.6 补充资料审计 188
6.6.1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审计 188
6.6.2 将将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审计 189
6.6.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审计 194
第7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96
7.1 终结审计 196
7.1.1 关联方交易审计 196
7.1.2 期后事项审计 198
7.1.3 或有损失审计 200
7.1.4 持续经营审计 202
7.1.5 完成审计外勤工作 204
7.2.1 审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 206
7.2 审计报告 206
7.2.2 审计报告的内容 211
7.2.3 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 212
7.2.4 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214
7.2.5 审计报告实例及范例 215
7.3 管理建议书 223
7.3.1 管理建议书的概念 223
7.3.3 管理建议书的基本内容 224
7.3.4 管理建议书的编制与出具要求 224
7.3.1 管理建议书的意义 224
7.3.5 管理建议范例 225
第8章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227
8.1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227
8.1.1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227
8.1.2 中国注册会计题职业道德 228
8.2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31
8.2.1 法律责任概述 231
8.2.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232
8.2.3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234
8.2.4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 234
8.2.5 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论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