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编 先秦散文 1
概述 1
第一章 历史散文 3
第一节 卜筮之文 4
第二节 政令之文 13
第三节 史传之文 20
第二章 哲理散文 37
第一节 语录体:《论语》、《墨子》、《孟子》 38
第二节 传诵体:《易传》、《老子》、《大学》 55
第三节 寓言体:《庄子》 62
第四节 论辩体:《荀子》、《韩非子》 67
第五节 余论 79
概述 80
第二编 秦汉散文 80
第一章 赋体之文 84
第一节 歌颂之赋 87
第二节 抒情之赋 95
第二章 史传之文 108
第一节 司马迁和《史记》 108
第二节 班固和《汉书》 117
第三章 论理之文 123
第一节 史论和时论 123
第二节 哲理之作 131
第四章 奏疏书启之文 142
第一节 上疏之文 142
第二节 书启之文 150
第三节 余论 159
概述 162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散文 162
第一章 赋体之文的发展 165
第一节 魏晋之赋 168
第二节 两晋之赋 177
第三节 南北朝的辞赋和骈文 185
第二章 奏疏章表、书信札记文 198
第一节 建安之文 199
第二节 魏晋之文 209
第三节 南朝之文 220
第三章 其他散文 227
第一节 写景抒情之文 227
第二节 叙事之文 235
第三节 南北朝的小品杂文 242
第四节 余论 246
概述 249
第四编 唐代散文 249
第一章 中唐古文家 263
第一节 中唐古文家的先锋 263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265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278
第二章 中唐以后的散文 292
第一节 韩愈同时代的平易和奇崛两派 292
第二节 韩柳以后的两种散文创作倾向 295
第三节 晚唐小品 301
第四节 余论 305
第五编 宋元散文 309
概述 309
第一章 北宋六大散文家 319
第一节 欧阳修的散文 319
第二节 曾巩和王安石的散文 326
第三节 苏轼的散文 332
第四节 苏洵、苏辙及其他作家的散文 338
第二章 南宋散文 345
第一节 陆游的散文 345
第二节 表现爱国主题的散文 348
第三节 笔记和野史 354
第四节 理学家的散文 361
第三章 元代散文 366
第一节 元代散文概论 366
第二节 元代议论文 374
第三节 元代记叙文 376
第四节 元代笔记文 378
第五节 余论 382
概述 387
第六编 明代散文 387
第一章 明代前期散文 388
第一节 明初散文 388
第二节 形式主义文风和台阁体 395
第二章 明代中叶散文 398
第一节 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 398
第二节 唐宋派 401
第三章 明代后期散文 409
第一节 李贽和“童心说” 409
第二节 公安派 411
第三节 竟陵派和晚明小品 419
第四节 明末爱国主义散文 424
第五节 余论 432
概述 437
第七编 清代散文 437
第一章 清初散文 440
第一节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散文 440
第二节 侯方域、魏禧、汪琬的散文 449
第二章 桐城派古文 457
第一节 桐城古文的兴起 457
第二节 方苞的“义法”及其创作 458
第三节 刘大櫆和姚鼐的散文 463
第四节 阳湖派 471
第三章 清代其他散文 476
第一节 廖燕的散文 476
第二节 郑燮的散文 479
第三节 袁枚的散文 483
第四节 其他作家的散文 487
第五节 余论 492
第八编 近代散文 499
概述 499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散文 503
第一节 近代散文的先行者龚自珍 505
第二节 经世文派的崛起 514
第三节 桐城派的中兴与复归 520
第二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散文 528
第一节 康有为与谭嗣同的政论散文 529
第二节 梁启超的“新文体”及其新体散文 533
第三节 严复的政论与翻译和林纾的古文 540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散文 546
第一节 章 炳麟、章士钊的政论散文 547
第二节 邹容、陈天华的通俗散文 553
第三节 秋瑾的政治性杂文 558
后记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