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伤寒与瘟病易解 1
第一章中医对瘟病与伤寒的辨证论治 1
第一节养阴汤 7
第二节银柴解毒汤 8
病例:1.咽喉化脓症 8
2.口腔糜烂症(一) 9
3.狐惑病 10
4.口腔糜烂(二) 11
5.咳嗽音哑 12
6.口腔糜烂(三) 13
第三节凉血化斑汤 14
病例:1.牙衄血斑 16
2.白? 17
3.瘟毒斑疹 18
第四节清凉解毒饮 19
病例:1.春瘟(一) 20
2.冬瘟 22
3.产后瘟 23
4.瘟病 25
5.大头瘟 25
6.春瘟(二) 26
7.暑瘟 27
8.秋瘟 28
9.春瘟(三) 29
11.虚损“白血症” 30
10.春瘟(四) 30
12.牙衄“白血症” 32
13.春瘟(五) 35
14.妊娠瘟病 36
15.感冒误下 37
16.风热感冒 40
17.麻黄汤治伤寒症 41
18.桂枝汤治中风症 41
20.瘟疹兼喉痧 43
19.妊娠发烧 43
21.春瘟误汗亡阳症 45
22.冬瘟吐血便血 47
第五节三合济生汤 48
病例:1.产后暑瘟(一) 49
2.产后瘟毒斑疹 50
3.产后暑瘟(二) 51
第六节养阴清肺汤 53
病例:1.肺痿(一) 53
2.肺痿(二) 54
3.鼻息肉 55
4.鼻肉瘤 56
5.胃热痰厥 57
6.吐血(一) 59
7.吐血(二) 60
8.吐血(三) 60
第七节清胃白虎汤 62
2.牙衄 63
病例:1.鼻衄 63
3.胃热牙疼(一) 64
4.胃热牙疼(二) 65
心脏病症治简编 66
第二章 中医对心脏病的辨证论治 66
第一节心病的类型 70
第二节心痛的分类 71
病例:1.真心痛(一) 75
2.真心痛(二) 76
3.真心痛(三) 77
4.真心痛(四) 78
5.真心痛(五) 79
6.真心痛(六) 80
7.真心痛(七) 81
8.阴阳两虚症(一) 82
9.阴阳两虚症(二) 83
10.阴阳两虚症(三) 84
11.阴阳两虚症(四) 85
13.热心痛 87
12.冷心痛 87
14.厥心痛 88
15.心悸 89
16.注心痛 90
17.气心痛 91
18.心彻 92
19.胸痹 92
第三章 中医对中风的辨证论治 94
中风论 94
第一节镇肝降逆汤 97
病例:1.右半身不遂 98
2.大厥 98
3.右半身不遂 100
4.左半身不遂 101
5.左半身不遂 102
6.右半身不遂 102
7.右半身不遂 103
8.左半身不遂 104
9.左半身不遂 105
10.中风 107
11.右半身不遂 107
12.右半身不遂 108
13.左半身不遂 109
14.左半身不遂 110
15.左半身不遂 111
16.右半身不遂 112
17.左半身不遂 113
18.右半身不遂 114
19.左半身不遂 114
第二节补气复原汤 115
病例:1.半身不遂 117
2.右半身不遂 118
3.左半身不遂 119
4.左半身不遂 120
5.右半身不遂 121
6.左半身不遂 122
7.右半身不遂 123
8.左半身不遂 124
9.下肢截瘫 124
10.煤气中毒后遗症 126
11.右半身不遂 127
12.左半身不遂 128
14.右半身不遂 129
13.右半身不遂 129
15.右半身不遂 130
16.右半身不遂 131
17.下肢截瘫 132
18.右半身不遂 133
19.左半身不遂 134
20.右半身不遂 134
21.大厥 135
22.上下肢交叉失灵 136
23.昏厥 137
第三节通络牵正散 138
病例:1.口眼歪斜 138
2.口眼歪斜 139
3.口眼歪斜 139
4.口眼歪斜 140
杂病分类集锦 141
第四章杂病分类概述 141
第一节中医对消渴症的辨证论治 141
病例:胃热消渴 142
第二节 中医对头痛、偏头痛及眩晕的辨证论治 143
病例:1.右偏头痛症 145
2.眩晕(一) 146
3.眩晕呕吐(二) 146
4.头疼 147
5.眩晕(三) 148
第三节中医对臌症及水肿病的辨证论治 149
病例:1.水肿病 153
2.肝大腹水 155
3.水肿 156
4.水臌 157
第四节中医对肝胃病的辨证论治 157
第五节中医论霍乱病 159
第六节中医对断肠痧病治疗(即阑尾炎) 163
病例:断肠痧 164
第七节中医对肠风便血的辨证论治 165
2.便血 166
病例:1.肠风便血 166
第八节中医对呕吐的辨证论治 167
病例:1.气逆呕吐 169
2.气逆寒结 170
3.呃逆兼脾瘅 170
第九节中医对奔豚气的辨证论治 171
病例:1.呃逆兼奔豚 172
2.奔豚 173
3.腰肋胀疼 174
5.胆结石 175
4.脐上肿物 175
6.“肝癌” 176
7.右肋肿物 177
8.脾虚心衰 178
9.脾瘅 178
10.肝郁脾湿 179
11.梅核气 180
12.肝炎 181
13.断肠痧兼肠结 181
第十节 中医对噎膈、胃翻的辨证论治 182
病例:1.噎膈 184
2.幽门梗阻 185
3.噎膈 186
第十一节 中医对癫狂病的辨证论治 187
病例:1.癫痫 190
2.癫狂(一) 191
3.癫狂(二) 191
4.癫狂(三) 192
5.癫狂(四) 193
6.癫狂(五) 194
7.癫狂(六) 195
第十二节 中医对头发变白,头发脱落,头发憔枯的辨证论治 196
病例:1.头发变白(一) 197
2.头发变白(二) 197
3.斑秃 198
第十三节中医对夜尿,阳痿,血淋的辨证论治 198
病例:1.夜尿 199
2.阳痿(一) 200
3.阳痿(二) 201
4.阳痿(三) 202
5.浊血淋(一) 203
6.浊血淋(二) 204
7.血淋 204
8.寒疝 205
第十四节 中医对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 207
病例:1.赤眼传睛 211
2.视物昏花(一) 212
3.视力萎缩 213
4.视物昏花(二) 214
妇科杂病指南 215
第五章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论述 215
第一节调经 215
(一)温经暖宫汤 216
病例:1.血寒白带 216
3.血寒不孕(二) 217
2.气虚血寒不孕(一) 217
4.气虚血寒不孕(三) 218
5.气虚血寒不孕(四) 218
6.肾虚血寒不孕 219
7.血寒不孕(五) 219
(二)加味胜金丹 220
病例:1.乱经不孕(一) 220
3.乱经不孕(三) 221
2.乱经不孕(二) 221
4.血热不孕(一) 222
5.血热不孕(二) 223
6.血热不孕(三) 223
(三)调经逐瘀汤 224
病例:1.闭经 224
2.干血痨症(一) 225
3.干血痨症(二) 225
4.干血痨症(三) 226
5.血滞经闭 226
6.经闭腹胀 227
7.经闭痨症 227
8.干痨水臌 228
9.室女干痨 229
10.干血痨症 229
11.经闭水臌 230
12.室女血枯干痨 230
14.血滞经闭 231
13.室女经闭 231
(四)凉血散 232
病例:1.逆经(一) 232
2.逆经(二) 233
3.逆经(三) 233
4.室女逆经(四) 233
5.逆经(五) 234
6.逆经(六) 234
(四)胶艾固经汤 235
7.逆经(七) 235
8.逆经(八) 235
病例:1.漏血(一) 236
2.漏血(二) 236
3.漏血(三) 237
4.漏血(四) 237
5.漏血白带 237
6.崩血虚脱(一) 237
8.崩血虚脱(三) 238
7.崩血 (二) 238
第二节妊娠疾病 239
(一)和胃正气汤 239
病例:1.妊娠呕吐(一) 239
2.妊娠子肿(一) 240
3.妊娠呕吐(二) 240
4.妊娠呕吐(三) 241
5.妊娠呕吐(四) 241
6.妊娠子悬(一) 241
7.妊娠子悬(二) 241
8.妊娠子烦 242
9.妊娠子肿(二) 242
10.妊娠浮肿 242
11.妊娠子痫(一) 243
12.妊娠子痫(二) 243
13.妊娠子淋(一) 243
15.妊娠遗尿 244
14.妊娠子淋(二) 244
16.气虚胎不长 245
(二)安胎饮 245
病例:1.先兆流产(一) 245
2.先兆流产(二) 246
3.先兆流产(三) 246
(一)通乳散 247
病例:1.产后乳少(一) 247
第三节产后疾病 247
2.产后乳少(二) 248
3.气实乳闭(一) 248
4.气实乳闭(二) 249
5.产后乳少自溢 249
6.产后无乳 249
(二)夺命熄风汤 250
病例:1.产后风(一) 250
2.产后风(二) 250
2.产后心腹疼 251
1.产后腹胀呕吐 251
3.产后风(三) 251
(三)产后杂病病例 251
3.产后腹胀 252
4.产后无血腹疼 252
5.产后身疼 252
6.产后心悸 253
7.产后二便不利 253
10.产后遗尿不禁 254
11.产后腹胀疼 254
9.产后小便不利(二) 254
8.产后小便不利(一) 254
12.产后结胸 255
13.产后蓄瘀 255
14.产后痰厥 256
15.产后足肿(一) 256
16.产后足肿(二) 256
19.产后受寒 257
17.产后奔豚(一) 257
18.产后奔豚(二) 257
第四节产后三病论治 258
(一)防风黄芪桃红汤 258
病例:1.产后病痉(一) 258
2.产后病痉(二) 259
3.产后病痉(三) 259
(二)加味生化汤 259
病例:1.产后郁冒(一) 260
2.产后郁冒(二) 260
3.产后郁冒(三) 260
4.产后郁冒(四) 261
(三)补虚润肠煎 261
病例:1.产后大便难(一) 261
2.产后大便难(二) 262
第五节带症(白黄青黑赤)论治 262
2.湿寒白带 263
病例:1.肾虚白带 263
(一)愈带汤 263
3.老妇白带(一) 264
4.老妇白带(二) 264
(二)止带汤 264
病例:1.黄带(一) 265
2.老妇黄带 265
(三)加味逍遥散 266
5.室女黄带(二) 266
4.黄带(二) 266
3.室女黄带(一) 266
病例:1.青带(一) 267
2.青带(二) 267
3.青带(三) 267
4.青带(四) 268
5.青带腰腿疼 268
(四)利火汤 268
3.黑带兼脾瘅(三) 269
2.黑带(二) 269
病例:1.黑带(一) 269
4.黑带(四) 270
(五)千金止带汤 270
病例:1.赤带(一) 271
2.赤带(二) 271
3.赤带(三) 271
病例:1.经前便血 272
第六节妇科杂病 272
6.赤白带 272
5.赤黄带(二) 272
4.赤黄带(一) 272
2.经来身疼 273
3.经来呕吐 273
4.经来泄泻 274
5.经闭发肿 274
6.经来发狂 274
9.室女阴挺 275
8.产后阴挺 275
7.妊娠痢疾 275
10.阴挺 276
痛痹论概治 277
第六章 中医对风、寒、湿痹的辨证论治 277
第一节身疼逐瘀汤 279
第二节活络定疼散 279
第三节活络蠲痹丸 280
病例:1.痛痹(一) 281
第四节盐葱热敷散 281
2.痛痹(二) 284
3.痛痹(三) 285
4.寒痹(一) 286
5.寒痹(二) 287
6.风寒湿痹(三) 288
7.痛痹(四) 289
8.历节病(一) 291
9.历节病(二) 292
10.着痹 293
11.阳虚内寒 294
12.痛痹(五) 295
13.寒痹(四) 296
14.痛痹(六) 297
15.寒痹(五) 297
16.寒痹(六) 299
外科症治简介 301
第七章中医对痈疽疮疡及瘰疬的辨证论治 301
第一节阳症 302
第二节阴症 303
病例:1.右乳肿物 304
2.乳岩 305
3.乳岩 306
4.乳岩 307
5.产后乳痈 308
6.阳毒 310
7.左腿丹毒 311
8.面部丹毒 312
9.鼻痈 313
第三节皮肤疾病 314
病例:1.面游风(一) 314
2.面游风(二) 315
3.风湿疡 316
4.湿毒疹 316
5.湿毒疮(一) 317
6.湿毒疮(二) 318
7.牛皮癣 319
8.狐惑病 320
9.面部苍黑 321
第四节瘰疬 322
病例:1.右颈瘰疬 323
2.腹股沟瘰疬 323
3.咽喉肿瘤 324
4.右颈静脉瘤 325
5.颈项瘰疬 326
6.左腹股沟瘰疬 327
自拟汤剂歌诀 328
第八章方剂歌诀简序 328
第一节治瘟病方 328
1.清凉解毒饮 328
2.清凉解毒汤 329
3.凉血化斑汤 329
4.三合济生汤 329
1.养阴清肺汤 330
第二节治咳嗽咽疼方 330
5.加味茵陈汤 330
2.养阴汤 331
3.清肺通关散 331
4.通窍启闭化痰汤 331
5.止血地黄汤 332
第三节治心病方 332
1.活血理气汤(治阴虚型心脏病) 332
3.复脉汤(治阴阳两虚型心脏病) 333
4.通窍活血丹 333
2.养血安神汤(治阳虚型心脏病) 333
第四节治中风方 334
1.镇肝降逆汤 334
2.补阳复原汤 334
3.通络牵正散 334
4.清眩汤 335
第五节治脾胃病方 335
1.清胃白虎汤 335
4.悦脾汤 336
2.和胃降逆汤 336
3.温胃定痛散 336
5.舒郁解肝汤 337
6.良附丸 337
第六节治泄泻方 337
1.六合正气散 338
2.参芪益元汤 338
3.加味急救回阳汤 338
红藤败酱丹皮汤 339
第七节治肠痈方(阑尾炎) 339
4.解毒活血汤 339
5.炒盐汤 339
第八节治臌胀方 340
消胀汤 340
第九节治痢疾方 340
1.东风散 340
2.治痢疾效方 341
第十节治奔豚方 341
桂枝加桂汤 341
第十一节治腹内癥瘕痞块方 341
消坚化瘀汤 341
第十二节治噎膈方 342
贲门逐瘀汤 342
第十三节治消渴症(即糖尿病) 342
增液消渴饮 342
愈疟汤 343
第十五节治疟疾方 343
宁志镇癫汤 343
第十四节治癫狂病方 343
第十六节治狂犬咬毒方 344
狂犬咬毒汤 344
第十七节治结胸方 344
加味血府逐瘀汤 344
2.便血愈风汤 345
第十九节治白发脱发方 345
1.肠风止血散 345
第十八节治大便便血方 345
1.凉血乌发散 346
2.生发散 346
第二十节治夜尿症方 346
1.滋肾缩泉汤 346
2.补骨脂丸 347
3.故纸核桃膏 347
4.滋肾固本丸 347
第二十三节治妇科病方 348
茴香乌药散 348
第二十一节治淋病方 348
第二十二节治寒疝病方 348
清淋散 348
1.温经暖宫汤 349
2.凉血散 349
3.加味胜金丹 349
4.调经逐瘀汤 350
5.益气理血汤 350
6.愈带汤 350
7.止带汤 351
8.加味逍遥散 351
9.加减利火汤 351
10.千金止带汤 352
11.赤带清肝汤 352
12.华佗愈带汤 352
14.和胃散 353
15.安胎饮 353
13.胶艾固经汤 353
16.保产无忧汤 354
17.通乳散 354
18.消乳肿散 354
19.开骨散 355
20.黄芪桃红汤 355
21.夺命熄风汤 355
25.补虚润肠煎 356
24.加味生化汤 356
23.愈风汤 356
22.黄酒黄芪桃红汤 356
26.故没竭散 357
第二十四节治肢体疼痛方 357
1.身疼逐瘀汤 357
2.活络定疼散 358
3.活络蠲痹汤 358
第二十五节治外科病方 358
1.凉血解毒汤 358
3.消瘰软坚汤 359
2.补气回阳汤 359
1.黑神汤 360
2.明目散(洗眼方) 360
3.洗眼八仙丹 360
4.滋肾益瞳丸 360
第二十六节治眼病方 360
5.凉血散 361
6.泻肝汤 361
7.加味导赤散 361
1.升降散 362
第二十七节瘟病十五方歌诀 362
2.神解散 363
3.清化汤 363
4.大清凉散 363
5.小清凉散 364
6.大复苏饮 364
7.小复苏饮 364
10.增损双解散 365
8.增损三黄石膏汤 365
9.增损大柴胡汤 365
11.加味凉膈散 366
12.加味六一顺气散 366
13.增损普济消毒饮 366
14.解毒承气汤 367
第二十八节杂症方 367
1.痈疽奇效丹 367
2.痈疽木蝉丸 367
3.槐蘑酒 368
4.硝黄蛇枣丸 368
5.银槐散 368
6.愈痔散 369
7.茅根赤豆汤 369
8.消肿丸 369
9.鱼矾饮 370
10.消虫奇效丹 370
12.加味绿矾丸 371
11.消瘀荡秽汤 371
13.玉环散 372
14.来笑丹 372
15.妙灵散 373
16.解毒泻火汤 373
17.急风散 373
21.良附丸 374
20.金钱蛇酒 374
19.加味益元散 374
18.愈冻奇效散 374
22.牡蛎贝参丸 375
23.安胎丸 375
24.血竭通经散 375
25.冰黄散 376
26.二香脂 376
27.万国松脂久嗽丸 376
28.榆冰散 376
29.乳没生肌散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