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智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10276840
  • 页数:503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刑事责任在刑法中的地位 1

一、刑事责任在刑法典中的地位 1

(一)责任原则是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 1

(一)责任理论是刑法的基础理论 1

(二)刑事责任是刑法典的主干 7

二、刑事责任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 8

(一)责任问题是刑事司法的中心问题 8

(二)责任原理是刑事司法的基础 9

三、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 11

(二)刑事责任理论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位置 12

第二章 刑事责任的历史轨迹及其蕴涵 17

一、结果责任时代 17

(一)严格地以结果论责任 18

(二)机械地实行对等报应 20

(三)长期实行株连责任 21

(四)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23

二、行为责任时代 26

(一)强调罪刑法定 27

(二)坚持主客观统一的责任原则 28

(三)实行罪、责、刑均衡 30

三、责任理论之演变 31

(一)道义责任论 32

(二)社会责任论 37

(三)折衷主义责任论 41

(四)利益责任论 49

四、历史的蕴涵 52

(一)刑法的目的性 52

(二)认识对手段的制约 53

(三)从本能走向理智 55

第三章 刑事责任的概念 57

一、责任的一般概念 57

(一)简单定义法 66

二、刑事责任的定义 66

(二)二元定义法 67

(三)一元定义法 70

(四)刑事责任概念的含义 75

三、刑事责任的特征 80

四、刑事责任的本质 85

(一)德、日学者关于刑事责任本质的认识 85

(二)我国学者关于刑事责任本质的论述 87

五、刑事责任的要素 93

第四章 刑事责任的基础 98

一、刑事责任的基础是危害行为 99

二、行为的概念 101

(一)一般行为的概念 101

(二)刑法典中的行为概念 103

(三)刑法理论中的行为概念 104

三、危害行为的类型 112

(一)作为 112

(二)不作为 118

(三)持有犯罪的行为依据 123

(四)关于事件 125

(一)危害性是刑法上的行为之基本特征 127

四、行为的危害性 127

(二)危害性的含义 128

(三)危害性的表现形式 135

五、行为的违法性 136

(一)违法性的含义 137

(二)违法性的判断 140

(三)违法性判断的意义 143

第五章 刑事责任的根据 146

一、刑事责任的根据是罪过 147

(一)罪过的含义 147

(二)罪过的形式与内容 153

(三)罪过在刑法中的意义 154

二、罪过作为刑事责任根据的思想基础 158

(一)绝对自由论 159

(二)决定论 162

(三)马克思主义的相对自由论 164

(四)折衷主义的相对自由论 167

(五)期待可能性理论 172

(六)人格责任论 180

三、故意 184

(一)故意的含义 184

(二)故意的心理结构 188

(三)故意的类型 214

四、过失 223

(一)过失的含义 223

(二)过失的构成要素 226

(三)关于过失的注意义务 229

(四)过失的类型 237

五、复杂罪过 246

(一)并存罪过 248

(二)交叉罪过 250

六、错误对罪过的影响 252

七、严格责任中的罪过问题 261

一、刑事责任主体的概念 266

第六章 刑事责任的主体 266

(一)刑事责任的主体是人 267

(二)刑事责任的主体是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271

(三)刑事责任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74

二、刑事责任能力 276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 276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277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279

(四)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280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丧失与减弱 282

(一)精神障碍 283

(二)生理缺陷 289

(三)醉酒 292

四、刑事责任主体的种类 297

(一)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297

(二)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 301

第七章 刑事责任的程度 306

一、刑事责任程度的含义 306

(一)刑事责任程度的概念价值 307

(二)决定或者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因素 308

二、行为的性质 310

(一)行为的性质主要是由客体决定的 310

(二)行为的性质反映了行为的危害程度 311

三、行为的方式 313

(一)作为与不作为 313

(二)使用的工具 314

(三)实施的手段 314

(四)行为的技巧以及对某些因素的利用 315

(五)行为的组合方式 315

(六)行为的时间、地点 316

四、行为的后果 317

(一)行为的直接结果 317

(二)行为的间接结果 318

(三)行为的影响 319

五、行为的原因 320

(一)行为的动机 320

(二)被害人的情况 322

(三)环境因素 324

六、罪过的形式 325

七、罪过的内容 328

(一)认识因素对责任程度的影响 328

(二)意志因素对责任程度的影响 329

八、刑事责任程度的综合评价 331

(一)综合评价的一般原理 331

(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332

第八章 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 334

一、法定责任原则 336

(一)法定责任原则的基本要求 337

(二)法定责任原则的理论根据 338

(三)法定责任原则的实践价值 340

二、行为责任原则 343

(一)行为责任原则的基本要求 343

(二)行为责任原则的理论根据 346

(三)行为责任原则的排他性 347

(一)主客观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358

三、主客观统一原则 358

(二)主客观统一原则的理论根据 360

(三)主客观统一原则的实践价值 363

四、责任刑罚原则 364

(一)责任刑罚原则的基本要求 364

(二)责任刑罚原则的理论根据 366

(三)责任刑罚原则的实践价值 368

第九章 刑事责任立法之比较 373

一、有关刑事责任的立法方式 373

(一)专门规定 374

(二)混合规定 375

(三)分散规定 377

二、有关行为的立法 380

(一)行为 380

(二)行为的结果 387

(三)排除危害性(违法性)的行为 392

(四)行为形态 411

三、有关罪过的立法 423

(一)心理要素 423

(二)故意的概念 428

(三)过失的概念 432

(四)错误对责任的影响 435

(五)无罪过 444

四、有关主体的立法 445

(一)主体资格 445

(二)刑事责任年龄 449

(三)生理缺陷 454

(四)精神障碍 456

(五)醉酒 464

(六)不可抗力 468

(七)共同犯罪人 470

五、有关刑事责任程度的规定 486

后记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