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303033769
  • 页数:4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概论中国文化,在编章展开之前,有必要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是为绪论。 本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教材,意在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富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我们不企求读者同意本书的全部特点,但望能启发朝气蓬勃的探索。

上编 15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5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5

疆域、政区 16

民族、人口 19

地形、地貌 21

气候 23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2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4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26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29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31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33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3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33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34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36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38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39

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39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41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42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44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45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45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47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48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50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50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51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53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55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55

宗法制度的产生 55

宗法制度的确立 56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59

家天下的延续 60

封国制度不断 60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61

家国同构 62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63

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64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65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72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73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73

中国人起源 73

原始物质文化 74

原始观念文化 75

原始社会组织 77

上古文化分布 78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79

殷商神本文化 80

周人的文化维新 81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83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83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84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87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88

宏阔的文化精神 88

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89

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91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93

玄学崛兴 93

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 94

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95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96

文化背景 97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97

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98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100

理学建构 101

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101

市民文化之勃兴 102

教育和科技成就 103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104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104

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05

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106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107

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108

早期启蒙思潮 109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111

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112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113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113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113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116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118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120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120

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 123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128

中编 138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138

第一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138

汉语的结构特点 139

汉语的神韵 142

第二节 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 145

从原始记事到文字产生 145

汉字形态的演变 147

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150

金刻、石刻、简策与缣帛 150

雕版与活字印刷 153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154

经学著作 154

史学著作 156

诸子百家 157

诗文集 158

类书与丛书 159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6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163

天学 163

数学 167

医学 169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172

火药 172

指南针 174

造纸术 175

印刷术 176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178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78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182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188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188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188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194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97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197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00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202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204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206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209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09

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的比重 209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10

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21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战就 212

《诗经》与《楚辞》 212

先秦散文与汉赋 214

唐诗宋词 217

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222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229

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29

“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230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231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234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234

原始彩陶 234

青铜纹饰 236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237

建筑 238

雕塑 240

书法 242

绘画 245

音乐 248

戏曲 250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252

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252

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253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255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25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257

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257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5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260

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260

贯通古今的编年史 261

列朝相承的纪传史 264

典章制度的渊海 266

纪事本末与史评 268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270

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270

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271

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273

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27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78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278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80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280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281

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291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292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 292

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297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301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301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301

中国远古宗教 303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306

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306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308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309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311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 312

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314

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317

第四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319

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 319

宋明理学具有一定宗教功能 321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323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323

原始儒家 324

原始道家 326

中国佛教哲学 328

宋明理学 330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332

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332

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334

人生境界 336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38

逻辑分析辩证综合 338

直觉体悟 340

知行动态统合 343

下编 347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347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347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351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352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55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359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361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364

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368

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370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375

第一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375

第二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377

天人合一 377

以人为本 382

刚健有为 386

贵和尚中 389

第三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394

民族凝聚功能 394

精神激励功能 396

价值整合功能 398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400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401

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401

“无以人灭天” 404

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 407

第二节 群己关系的定位 410

“修己以安人” 411

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 412

群体原则的强化 415

第三节 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 418

“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418

功利的取向 420

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 423

第四节 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425

“内圣”的追求 425

“逍遥”的境界 428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43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431

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 431

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 433

第二节 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 435

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436

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 437

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440

第三节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443

西方文化的冲击 443

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444

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47

第四节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450

近代文化论争 450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56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461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461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461

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曲折 463

第二节 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465

社会主义改革与八十年代“文化热” 465

文化研究的巨大成绩 467

文化讨论中的不谐调音调 469

第三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 472

从“会通超胜”说到“古今中外法” 472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 474

中国文化的认同与适应 477

中国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481

后记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