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海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9027108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互联网也许是20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留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成果。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不仅极大地推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对人们的认知形式和渠道、思维观念和方式、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基础篇 1

第1章 互联网的基本认识 1

第一节 互联网的定义 1

第二节 互联网与第四媒体 5

第三节 互联网的基本功能 10

第2章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21

第一节 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 21

第二节 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行模式 27

第三节 以多边性、全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质 31

挑战篇 38

第3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Ⅰ——政治学判据 38

第一节 观念解构: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侵袭 39

第二节 权力解构:国家作用和制度设置的暗示 45

第三节 环境解构:政治昌明和社会发展的扰动 50

第4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Ⅱ——社会学判据 53

第一节 社会取向:庸俗化和灰色化 54

第二节 秩序再造:社会生态的变异 55

第三节 安全失控:黑客和病毒的猖獗 58

第四节 信用危机:形形色色的网上陷阱 60

第5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Ⅲ——文化学判据 65

第一节 知识积累更加迅速,情操陶冶有所缺乏 65

第二节 记忆效率大大提高,深邃思辨有所谈化 68

第三节 国际交流日益扩大,文化霸权有所凸现 70

第四节 形象表现不断优化,精神意义有所削弱 72

第6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Ⅳ——伦理学判据 75

第一节 伦理认知的冲突与裂变 76

第二节 伦理情感的疏远与隔阂 78

第三节 道德意志的紧张与无奈 81

第四节 伦理规范的滞后与滥用 83

第五节 道德行为的失衡与异化 84

第7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Ⅴ——法学判据 88

第一节 网络信息施受双方合法性地位认定的复杂性 88

第二节 网络信息内容与传播方式的不可控性 90

第三节 网络信息传播者法律责任的模糊性 93

第四节 网络信息管理立法的两难性 95

第8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Ⅵ——心理学判据 99

第一节 认知冲突 100

第二节 情感冲突 102

第三节 意志冲突 103

第四节 人格冲突 105

第五节 社会冲突 107

第六节 网络综合征测试 111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与交往变革 113

第9章 透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Ⅶ——交往学判据 113

第二节 互联精髓与交往真谛 116

原则篇 120

第10章 知己知彼,保持警觉性——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Ⅰ 120

第一节 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 120

第二节 识别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图谋 124

第三节 抵制敌对势力对国际传播领域的垄断 131

第11章 关注对象,把握针对性——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Ⅱ 140

第一节 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 140

第二节 顺应规律与文化熏陶相结合 144

第三节 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 147

第四节 有效融合与保持优势相结合 150

第12章 遵循规律,重视有效性——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Ⅲ 154

第一节 创新网络信息的流通模型 154

第二节 增强教育者的信息素质 157

第三节 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159

第四节 利用介体拓宽传输渠道 161

第五节 主动优化和调控网络环境 163

第13章 关注现实,体现时代性——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Ⅳ 165

第一节 实在性与虚拟性相结合 165

第二节 科学灵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169

第三节 消解冷漠与重视关怀相结合 172

内容篇 175

第14章 高扬共同理想,培育四有新人——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Ⅰ 175

第一节 高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175

第二节 研究特点、遵循规律,科学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179

第三节 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全面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 182

第15章 以人为本,确保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Ⅱ 188

第一节 优化网络,开发信息资源 188

第二节 培养人才,形成先进群体 190

第三节 造就队伍,加强制网力度 193

方法篇 196

第16章 主动建设,积极弘扬主旋律——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Ⅰ 196

第一节 走进网络,转变教育观念 196

第二节 利用网络,扩大正面影响 198

第三节 宣传网德、倡导道德自律 203

第17章 依法治网,有效掌握制网权——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Ⅱ 208

第一节 关注网络,依法管理处置 209

第二节 规范网络,加快立法进程 214

第三节 营造氛围,维护发展环境 217

第18章 创建主题网站,巩固主流阵地——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Ⅲ 221

第一节 创建主题网站的实践和启示 221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类网站创建流程 225

第三节 主题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236

第一节 把握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239

第19章 重视新闻宣传阵地,组成网络新闻宣传国家队——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Ⅳ 239

第二节 端正网络时代的受众观念 243

第三节 建设网络新闻宣传的国家队 247

途径篇 253

第20章 借鉴网络,全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Ⅰ 253

第一节 了解对象,把握思想脉络及规律性 253

第二节 运用网络,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 255

第三节 突破框框,实现观念、内容、形式和机制创新 257

第21章 加强管理,保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安全——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Ⅱ 264

第一节 加强信息审查,严格网站分级 264

第二节 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 267

第三节 清除毒瘤,弘扬正气 270

第四节 遵循规律,科学管理 273

第一节 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地区的特色网站导航 276

第22章 充分把握网络资源,奠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源基石——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环境Ⅰ 276

环境篇 276

第二节 国内媒体特色网站导航 281

第三节 在线图书馆、资料库、出版社特色网站导航 284

第23章 广泛运用网络资源,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学术境界——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环境Ⅱ 289

第一节 中国社科学术特色网络导航 289

第二节 高校特色热网导航 294

第三节 中国影响较大的综合特色网站导航 304

附录 3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306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310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13

上海交通大学BBS饮水思源站管理规则 316

主要参考文献 320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