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普通X线成像技术 2
第1章 X线成像基础 2
第一节 原子核及核外结构 2
第二节 原子能级 5
第三节 能量和辐射 6
第四节 能量放射 10
第2章 X线的产生及其特性 12
第一节 X线的产生 12
第二节 X线的辐射谱线 14
第三节 X线的穿透作用 18
第四节 X线的质与量 20
第五节 X线的本质 22
第六节 X线的特性 23
第3章 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25
第一节 X线的衰减 25
第二节 单能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29
第三节 连续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30
第四节 人体对X线的衰减 32
第4章 X线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 35
第一节 X线照片影像 35
第二节 X线影像对比度 36
第三节 X线几何投影 36
第四节 X线照片模糊 38
第五节 散射线产生与消除 38
第5章 普通X线设备与X线摄影基础 40
第一节 普通X线设备 40
第二节 X线摄影基础 53
第6章 X线损伤与防护 60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 60
第二节 影响电离辐射致生物效应的因素 63
第三节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67
第四节 内照射放射病 71
第五节 小剂量外照射生物效应与慢性放射病 73
第六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 76
第七节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 79
第八节 放射防护的原则 82
第九节 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 85
第十节 辐射量及其单位 87
第十一节 辐射剂量测量 95
第7章 X线对比剂与造影技术 98
第一节 X线对比剂 98
第二节 胃肠道造影检查 111
第三节 泌尿及生殖系统造影检查 120
第四节 其他部位造影检查 133
第8章 X线胶片增感屏与照片冲洗技术 136
第一节 X线胶片 136
第二节 增感屏 138
第三节 显影 139
第四节 定影与水洗 141
第五节 自动洗片机冲洗技术 142
第二篇 数字X线成像技术 148
第9章 数字X线成像基础 148
第一节 数字图像理论 148
第二节 数字图像形成 153
第三节 数字图像处理 155
第四节 数字图像显示技术 179
第五节 数字图像评价 192
第六节 计算机辅助诊断 209
第10章 CR成像技术 215
第一节 CR系统的基本构成 215
第二节 成像板的组成及其特性 216
第三节 CR系统阅读器的样式与功能 220
第四节 CR的成像原理 223
第五节 CR影像处理与临床应用 236
第六节 CR图像质量控制 238
第11章 DR成像技术 245
第一节 DR成像系统及其特性 245
第二节 DR的X线发生系统 252
第三节 DR的附属设备 256
第四节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成像技术 265
第五节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成像技术 271
第六节 CCD探测器成像技术 280
第七节 线扫描探测器成像技术 288
第八节 DR的特殊成像技术 301
第九节 DR操作技术与图像质量控制 310
第12章 医学图像打印 321
第一节 概述 321
第二节 激光成像 322
第三节 热敏成像技术 329
第四节 喷墨打印成像技术 333
第五节 照片自主打印机 336
第六节 图像打印的质量控制 339
第13章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344
第一节 PACS的概述 344
第二节 PACS国际标准化协议 346
第三节 PACS/RIS硬件与软件平台 352
第四节 PACS的运行 359
第五节 PACS临床应用 370
第14章 乳腺成像与口腔成像技术 373
第一节 乳腺成像技术 373
第二节 口腔成像技术 391
第15章 人体各部位的X线摄影技术 398
第一节 头部X线摄影 398
第二节 脊柱与骨盆X线摄影 405
第三节 四肢X线摄影 416
第四节 胸部X线摄影 437
第五节 腹部X线摄影 443
第三篇 CT成像技术 448
第16章 CT设备的构造与成像原理 448
第一节 CT发展与展望 448
第二节 CT基本构造及附属设备 451
第三节 CT成像基础 458
第四节 单层螺旋CT的成像原理 462
第五节 多层螺旋CT的成像原理 463
第六节 几种特殊CT的成像原理 465
第七节 CT技术参数与安装维护 476
第17章 CT扫描方法与图像质量控制 486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扫描方法 486
第二节 CT检查前准备 497
第三节 CT图像质量控制 500
第四节 CT性能检测 505
第18章 头颈部CT检查技术 512
第一节 颅脑CT检查技术 512
第二节 鞍区CT扫描技术 522
第三节 眼部CT扫描技术 523
第四节 耳部CT扫描技术 526
第五节 鼻和鼻窦的CT扫描技术 533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CT检查技术 541
第七节 颈部CT检查技术 545
第19章 胸腹部CT检查技术 550
第一节 胸廓入口CT检查技术 550
第二节 胸部CT检查技术 557
第三节 先心病CT检查技术 576
第四节 心脏血管及功能CT检查技术 585
第五节 射频消融术前心脏CT检查技术 601
第六节 多部位“一站式”CT检查技术 605
第20章 腹部与盆腔CT检查技术 615
第一节 腹部CT检查技术 615
第二节 盆腔CT检查技术 654
第21章 脊柱四肢CT检查技术及其他技术 663
第一节 脊柱CT检查技术 663
第二节 四肢骨关节CT检查技术 668
第22章 特殊CT检查技术 672
第一节 CT能量检查技术 672
第二节 CT介入技术 677
第三节 CT放疗定位检查技术 682
第四节 PET/CT检查技术 685
第四篇 DSA成像技术 690
第23章 DSA设备及成像原理 690
第一节 DSA发展与展望 690
第二节 DSA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691
第三节 DSA基本原理 707
第四节 DSA信号与图像采集 709
第五节 DSA成像方式 711
第六节 DSA图像处理与后处理 712
第七节 DSA图像质量控制 713
第八节 DSA的特殊成像技术 715
第24章 介入放射学 721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发展与应用评价 721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的器械 722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相关技术 725
第四节 介入放射学并发症及处理 727
第25章 DSA在介入诊治中的应用 730
第一节 检查前准备 730
第二节 头颈部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732
第三节 胸部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750
第四节 心脏大血管与冠状动脉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753
第五节 腹部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774
第六节 盆腔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787
第七节 四肢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789
第五篇 MR成像技术 798
第26章 磁共振成像设备与原理 798
第一节 MR发展与展望 798
第二节 MR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803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841
第四节 MR图像重建原理 847
第27章 磁共振成像的脉冲序列 852
第一节 脉冲序列表达、构成与分类 852
第二节 脉冲序列参数的意义 853
第三节 图像对比度与加权 856
第四节 自旋回波序列 858
第五节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862
第六节 反转恢复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865
第七节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867
第八节 基于螺旋桨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868
第九节 三维成像及其脉冲序列 870
第28章 磁共振特殊成像技术 871
第一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 871
第二节 磁共振水成像 888
第三节 磁共振功能成像 891
第四节 磁敏感加权成像 897
第五节 磁共振波谱成像 899
第六节 磁共振组织抑制技术 902
第七节 磁共振辅助成像技术 909
第八节 磁共振介入与分子影像学 912
第29章 MR对比剂与图像质量控制 917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917
第二节 MR图像质量控制 923
第30章 磁共振成像的脉冲序列 928
第一节 磁共振检查准备 928
第二节 颅脑MRI扫描技术 930
第三节 脊柱与脊髓MRI扫描技术 958
第四节 五官及颈部MRI扫描技术 971
第31章 胸部MR检查技术 988
第一节 呼吸系统MRI扫描技术 988
第二节 循环系统MRI扫描技术 995
第32章 腹部MR检查技术 1026
第一节 消化系统MRI扫描技术 1026
第二节 泌尿生殖系统MRI扫描技术 1039
第33章 四肢外周MR检查技术 1051
第一节 四肢关节MRI扫描技术 1051
第二节 外周血管成像技术 1072
第三节 外周神经成像技术 1084
第四节 全身类PET成像技术 1094
参考文献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