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物医学的历史——一个简单的回顾 1
Ⅰ 十六世纪 1
Ⅱ 十七世纪 2
Ⅲ十八世纪 3
Ⅳ十九世纪 4
Ⅴ二十世纪 5
参考文献 6
A骨骼系统 7
第二章人体概述 7
Ⅰ 解剖学(梗概) 7
B动脉和静脉系统 9
目 录 9
序 9
C 内脏 11
Ⅱ“标准人” 19
Ⅲ 身体的组成 21
Ⅳ 人体总的质量平衡 24
A 水 24
B 气体 26
C 固体 26
Ⅴ 人的生理变量的相互关系 27
习题 29
参考文献 30
参考书目 30
讨论问题 30
第三章血液的物理、化学和流变学特性 32
Ⅰ 物理特性 32
Ⅱ 化学特性 35
Ⅲ 血液的流变学特性 37
A 粘度的定义和测量 38
B 切变率的作用 40
C 红细胞压积的作用 41
D温度的影响 42
E 血液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3
F 血液的屈服应力 44
G Casson方程 46
H 血液流经管路时管直径的影响 47
Ⅰ 无细胞边缘层模型 48
J Sigma效应 50
K阻滞效应 54
L 屈服应力对血流的影响 54
Ⅳ 有关体外血流的问题 55
习题 56
参考文献 57
第四章循环系统动力学 59
Ⅰ 一般结构、容积和流率 59
Ⅱ 毛细血管血流 62
Ⅲ 循环中的切变率 63
Ⅳ 循环系统的压力分布图 64
Ⅴ 循环中的压力和动能的变换 68
A 狭窄动脉中的动能效应 70
B 动脉瘤的压力升高 70
Ⅵ 机械能的平衡 71
A心脏的功率 71
B 循环中的摩擦损耗 73
C 循环的流体静力学 73
习题 75
参考文献 77
第五章人体的热系统 78
Ⅰ 热的产生 78
Ⅱ 消化的生物化学简述 82
Ⅲ 向周围环境的散热 86
A 身体的辐射热损失 87
B 身体的对流热损失 89
C 身体的蒸发热损失 94
D 由水通过皮肤扩散造成的热损失 94
E 由汗分泌造成的热损失 95
F 与呼吸有关的热损失 97
G直接向物体的传导 99
H通过衣服的热传导 100
Ⅰ 身体表面总的热损失 101
Ⅳ积极和消极的功 102
Ⅴ体内的热传递 103
A血液循环在内部热传递中的作用 104
B 核心与皮肤之间传热的简单模型 106
C 核心与皮肤之间传热的更为详细的模型 108
D 人臂径向温度分布的Pennes模型 112
E 肢体轴向温度分布的模型 116
F Wissler的人整体模型 120
习题 123
参考文献 126
参考书目 128
第六章用方格、源和流建立人体模型 129
Ⅰ 工艺流程图模型 129
Ⅱ 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方式 132
Ⅲ 药物动力学模型举例 134
Ⅳ大型多格系统模型 139
Ⅴ 固体形药物的溶解 144
Ⅵ 体液及组织方格的分布及可达性 145
Ⅶ 生物系统中零级和一级化学动力特性的基础 147
Ⅷ 简单方格系统中浓度-时间特性 149
A单格开式模型 149
B 用单格模型分析数据:k1>k2例证 150
C 对于持续释放的药物应用单格模型 153
D 静脉内注射的特殊情形 156
E 静脉内连续输注的特殊情形 156
F 双格开式模型 157
G静脉内注射例证 159
Ⅸ 血液-组织模型(局部模型) 167
A假定平衡的双格局部模型 167
H关于单格与双格模型的评论 167
B 假定一种有限质量传递阻抗的双格局部模型 169
C 假定血液-组织平衡的平行方格模型 170
D通用的双格局部模型 176
E 向大的组织区域的稳态传递 178
F 到有限组织区域的非稳态传递 178
G假定平衡和轴向扩散的模型 179
Ⅹ 用指示剂测定区域血容积和血流率 181
习题 183
参考文献 185
参考书目 187
第七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 188
Ⅰ 膜结构、组成及渗透性 189
Ⅱ 溶剂穿过膜的运动:渗透作用 196
A渗透力及张力 198
B 渗透流量的定量表示 199
C溶质活性的修正 200
D 红细胞的渗透性皱缩及破裂 202
Ⅲ 非电解质的被动扩散 203
Ⅳ 电解质的被动扩散 204
A零净流例 205
B 普通Nernst方程求导 206
C 神经细胞中的休止膜电位 207
DGibbs-Donnan平衡 207
Ⅵ简便输送 209
Ⅴ 压力扩散 209
Ⅶ 血红蛋白溶液中氧的简便扩散 211
Ⅷ主动运输 214
Ⅸ胞饮作用 216
习题 217
参考文献 218
第八章人体肾 219
Ⅰ 结构及一般工作特点 219
Ⅱ 肾小管中的运输机理 224
Ⅲ 肾小球簇微孔模型 230
Ⅳ 大鼠的肾小球过滤模型 231
Ⅴ 尿形成的对流机理 234
Ⅵ 肾单位功能的模型 237
Ⅶ 亨勒氏袢的分析模型 238
习题 241
参考文献 243
参考书目 243
第九章人工肾装置 244
Ⅰ 人工清除废物的基本方法 244
Ⅱ 血液透析 247
A平板型透析器 248
B盘管型透析器 249
C 空心纤维装置 254
Ⅲ 透析器中质量传递的分析 256
A总质量传递率的表达式 257
B 透析率、清除率和提取比的表达式 259
C 实验性质量传递阻抗值 262
Ⅳ 建立病人与人工肾系统的模型 268
A预计治疗需要的时间 269
B Babb双方格模型 270
习题 272
参考文献 273
参考书目 274
第十章人体肺 275
Ⅰ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可见的运转特点 275
Ⅱ 肺的简单质量平衡 281
Ⅲ 肺部气体运输机制 283
Ⅳ 血液中的氧运输 287
Ⅴ 血中二氧化碳的运输 291
Ⅵ 氧和二氧化碳从组织传递 293
Ⅶ 呼吸系统中的质量传递阻抗 294
Ⅷ θVc的测定 298
Ⅸ 红细胞摄取氧的理论模型 300
Ⅹ DL的测定 308
Ⅺ D′M的测定 309
Ⅻ 用屏息法测定一氧化碳的DL 311
ⅩⅢ 制作肺毛细血管摄取氧的模型 313
ⅩⅣ 肺毛细血管摄取的惰性气体 316
习题 317
参考文献 319
讨论题 319
参考书目 320
第十一章人工心肺装置 321
Ⅰ 用病人的肺作气体交换 322
Ⅱ 理想的心肺装置 323
Ⅲ 天然肺和人工肺的比较 324
Ⅳ氧合器的基本类型 325
A鼓泡式氧合器 327
B 薄层式氧合器 328
C膜式氧合器 330
D氧合器的比较 331
Ⅴ温度的保持 332
Ⅵ 人工肺需要的气流率 333
Ⅶ 膜式氧合器需要的面积 334
Ⅷ血氧合的理论模型 337
A 血液-气体反应的前进边界理论 337
B 前进边界的更精确的处理 339
C 可逆反应的理论 341
D 血红蛋白的扩散 343
Ⅸ 膜式氧合器中气体输送的分析 344
Ⅹ 管中氧合作用的前进边界分析 351
习题 353
参考文献 354
参考书目 355
附录 356
习题答案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