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网络构成 1
1.1.2 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2
1.1.3 计算机网络 3
1.1.4 计算机局域网(局部地区网络) 3
1.1.5 网络互连(网际网) 4
1.1.6 计算机网络技术展望 4
1.2 通信子网的分类及物理拓扑结构 5
1.2.1 通信子网的分类 5
1.2.2 通信子网的物理拓扑结构 6
1.3.1 计算机局域网的功能 9
1.3 计算机局域网的功能及应用范围 9
1.3.2 计算机局域网的应用范围 10
1.4 计算机网格的体系结构 12
1.4.1 协议与层次 12
1.4.2 OSI/RM模型 13
1.4.3 OSIat体系结构的几个概念 16
1.4.4 服务类型与服务原语 17
1.4.5 OSI模型中的数据传输 19
1.5 思考题 21
第二章 物理层 22
2.1 数据通信 22
2.1.1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22
2.1.2 数字信号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23
2.1.3 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 24
2.2 数据编码技术 25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 25
2.2.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 25
2.2.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 26
2.3 数据传输速度 27
2.3.1 调制速度 27
2.3.2 数据传输率 27
2.3.3 信息传输速度 28
2.4 多路复用技术 28
2.4.1 频分多路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28
2.4.2 时分多路复用(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28
2.5.2 同轴电缆 29
2.5.1 双绞线 29
2.5 数据传输介质 29
2.5.3 光纤 30
2.5.4 无线传输介质 30
2.6 物理层协议 31
2.6.1 物理层协议内容 31
2.6.2 物理层协议举例 32
2.7 思考题 35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6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6
3.1.1 概述 36
3.1.2 帧同步方式 36
3.1.3 差错控制 37
3.2.2 滑动窗口协议 41
3.2.1 停-等协议 41
3.2 数据链路层协议 41
3.2.3 数据链路层协议标准--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igh-levl Data Link Control HDLC) 43
3.3 思考题 47
第四章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48
4.1 局域网的层次结构 48
4.1.1 IEEE802局域网协议标准 48
4.1.2 LLC子层协议 49
4.2 CSMA/CD 52
4.2.1 CSMA/CD的工作原理 52
4.2.2 CSMA/CD MAC帧格式 54
4.3 令牌环 55
4.3.1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55
4.3.2 令牌环MAC帧格式 56
4.3.3 环管理 57
4.3.4 环的可靠性 59
4.4 令牌总线 60
4.4.1 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 60
4.4.2 令牌总线MAC帧格式 60
4.4.3 介质访问管理 61
4.5 城域网 64
4.5.1 DQDB的物理结构 64
4.5.2 信元结构 65
4.5.3 介质访问过程 65
4.5.4 DQDB的性能改善 66
4.6 思考题 67
5.1.1 数据报和虚电路 69
5.1 网络层的功能 69
第五章 网络层 69
5.1.2 路由算法 72
5.1.3 网络拥塞控制 75
5.2 CCITT X.25建议 77
5.2.1 X.25层次结构及服务类型 78
5.2.2 X.25分组格式 80
5.2.3 分组交换网 82
5.3 思考题 87
第六章 高层协议 88
6.1 传输层 88
6.1.1 传输层的功能 88
6.1.2 传输层的连接管理 92
6.1.3 传输层协议 95
6.2 会话层 96
6.2.1 会活层的功能 96
6.2.2 远程过程调用RPC 98
6.2.3 会话层协议 101
6.3 表示层 105
6.3.1 表示层的功能 105
6.3.2 抽象语法表示法(ASN.1) 106
6.3.3 代码转换 108
6.3.4 加密与解密 109
6.3.5 压缩与解压 112
6.4 应用层 113
6.4.1 应用层的功能 114
6.4.2 虚拟终端(VT) 116
6.4.3 文件传输协议 119
6.5 协议集 122
6.5.1 TCP/IP协议集 122
6.5.2 SNA协议集 128
6.6 思考题 135
第七章 网络互连 136
7.1 网络互连概述 136
7.1.1 OSI与网络互连 136
7.1.2 网络互连设备 138
7.2 网桥 138
7.2.1 引入网桥的原因 138
7.2.2 网桥的基本工作原理 139
7.2.3 网桥分类 142
7.3 路由器 144
7.4 思考题 146
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 147
8.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47
8.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分类 147
8.1.2 网络操作系统结构 149
8.2 客户-服务器模型 150
8.2.1 客户-服务器模型 152
8.2.2 客户-服务器分布式处理环境 152
8.2.3 服务器与客户机的选择 153
8.3 网络管理 154
8.3.1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 154
8.3.2 OSI与网络管理 157
8.3.3 IEEE LAN管理标准 158
8.3.4 IBM NETVIEW网络管理系统 159
8.4 网络操作系统实例 159
8.4.1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简介 159
8.4.2 Windows NT的网络功能 168
8.5 思考题 175
第九章 网络实例及应用 176
9.1 以太网(Ethernet) 176
9.1.1 概述 176
9.1.2 标准以太网(10 BASE 5) 176
9.1.3 细缆以太网(10 BASE 2) 179
9.1.4 双绞线以太网(10 BASE T) 179
9.2.1 IBM Token Ring 182
9.2 令牌环网 182
9.2.2 FDDI 185
9.3 计算机化交换机(CBX) 190
9.3.1 专用交换机(PBX)概述 190
9.3.2 数字时分交换技术 190
9.3.3 CBX结构 192
9.3.4 CBX与计算机网络的互连 193
9.3.5 CBX产品举例 194
9.4 ISDN 195
9.4.1 ISDN的主要业务 196
9.4.2 ISDN系统结构 196
9.4.3 ISDN协议模型 198
9.4.4 ISDN交换系统 199
9.4.5 ISDN展望 200
9.4.6 ISDN的应用范围 201
9.5.1 Internet的应用服务 202
9.5 Internet 202
9.5.2 如何与Internet互连 205
9.5.3 Intranet 207
9.6 结构化布线系统 208
9.6.1 结构化布线系统构成 208
9.6.2 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 209
9.7 CSCW 212
9.7.1 CSCW概述 212
9.7.2 CSCW的应用领域 215
9.7.3 CSCW对通信的要求及实现技术 215
9.8 思考题 221
10.1.1 局域网通信技术 223
10.1.2 分组交换网通信技术 223
10.1 现有网络通信技术的不足 223
第十章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223
10.1.3 网络通信技术的改进 224
10.2 帧中继(Frame Relay) 225
10.2.1 帧中继网的体系结构 225
10.2.2 帧中继的帧结构 225
10.3 LAN交换技术 227
10.3.1 以太网交换技术 227
10.3.2 令牌环网交换技术 228
10.4 ATM 229
10.4.1 ATM信元 229
10.4.2 ATM体系结构 230
10.4.4 ATM交换机 231
10.4.3 ATM编址 231
10.4.5 ATM的应用 233
10.5 组通信 233
10.5.1 进程组与组通信机制 234
10.5.2 V内核的进程组和组通信机制 241
10.5.3 成组远程过程调用机制 245
10.6 多媒体通信技术 250
10.6.1 概述 251
10.6.2 多媒体通信需求 252
10.6.3 多媒体通信技术现状 255
10.6.4 实例简介 258
10.7 思考题 259
11.1.1 排队论与概率论简介 260
11.1 概述 260
第十一章 网络性能研究 260
11.1.2 局域网性能指标 261
11.2 局域网性能研究方法 262
11.2.1 几种不同的模型 262
11.2.2 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 263
11.3 思考题 266
第十二章 网络实验举例 267
实验一 模拟HDLC部份协议实现双机端对端通信 267
实验二 两机编辑窗口的双向通信 272
实验三 简单的远程命令执行 281
附录:有关网络的缩写词 290
参考文献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