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酝酿与准备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1
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建立 1
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统治的衰败 3
二、西方列强的崛起与东侵 7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产业革命的兴起 7
西方殖民势力的东侵 8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寻求国家出路的初期斗争 9
一、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 9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起点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连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14
二、以太平天国革命为高潮的早期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17
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17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9
太平天国的政策措施和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22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与重大意义 24
第三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和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 29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渗透与本国封建经济的部分解体 29
外国资本的进一步渗透 29
本国封建经济的部分解体 31
二、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 32
洋务运动中举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2
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产生 35
新的社会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诞生 36
第四节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亡的加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39
一、甲午战争和民族危亡的加剧 39
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 39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41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44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和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44
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 46
戊戌政变与维新运动的失败 50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52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5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54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社会主要矛盾 55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58
第一节 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 58
一、《辛丑条约》后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58
帝国主义的全面控制 58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的加剧 60
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及其腐朽统治 62
二、民主革命基础的进一步扩大 64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爱国运动 64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 66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 68
一、民主革命团体的涌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68
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68
民主革命思想的高涨和革命团体的扩大 71
二、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74
同盟会的成立 74
三民主义政纲的阐述 76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思想论战 79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83
一、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83
历次武装起义的发动 83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骗局和资产阶级上层的立宪运动 85
黄花岗起义和全国保路风潮 87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90
武昌起义的发动 90
武昌起义后的复杂形势 92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95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98
袁世凯篡夺政权 98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02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103
第三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奋斗的失败 106
第一节 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 106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 106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和同盟会的分化解体 106
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109
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111
二、袁世凯的帝制梦想和全国的反袁护国运动 113
袁世凯的帝制活动 113
全国的反袁护国运动 117
“洪宪”帝制的覆灭 120
第二节 全国范围的军阀割据和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 122
一、军阀割据的形成与民族危亡的加剧 122
全国范围的军阀割据与纷争 122
段祺瑞的卖国活动 127
二、护法运动的开展及其失败 129
护法运动的开展 129
护法运动的失败及教训 131
第三节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变化和革命力量的增长 133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33
二、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 137
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 137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发展 138
中国工人阶级的初期斗争 140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4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主要内容 141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评价 144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6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 146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46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46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47
二、五四运动的发展及其胜利 149
北京学生的罢课斗争和六三大逮捕 149
工人阶级的政治大罢工,五四运动的胜利 151
五四运动的意义 152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54
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 154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 155
马克思主义同错误思想的论争 15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58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58
五四运动后工人运动的发展 158
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 159
共产党小组的活动 160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6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6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64
第三节 军阀混战下的纷乱政局和新旧民主革命的交替 165
一、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混战与政争 165
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局面的重新出现 165
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 167
民族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168
二、五四运动后孙中山的重新奋起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结 169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69
第二次护法斗争的发动 170
陈炯明叛变,第二次护法斗争的失败 171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和工人运动的高涨 172
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革命活动 172
中共二大,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174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77
第五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79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 179
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79
中共西湖特别会议,国共合作原则的确立 179
中共三大,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80
二、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形成 181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和国民党的改组 181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84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86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187
一、广东革命局势的初步稳定 187
黄埔军校的建立 187
工农运动的恢复 188
镇压商团叛乱 189
二、北京政变和国民会议运动 190
第一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 190
国民会议运动,孙中山的北上与逝世 191
二、统一广东的战争和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 193
第一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 193
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194
第二次东征,广东根据地的统一 195
四、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196
中共四大和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196
五卅反帝风暴 198
省港大罢工 201
北方人民的反奉倒段斗争和三·一八惨案 202
五、反对资产阶级右翼的斗争 204
国民党的分化和廖仲恺被刺 204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205
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和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206
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初步建树 207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209
第三节 北伐战争 211
一、北伐前的南北形势 211
北伐前夕军阀割据的形势 211
北伐的准备与出师 212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213
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崩溃 213
冯玉祥五原誓师和北伐军占领上海南京 214
二、反帝斗争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216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216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217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围绕农民问题的激烈斗争 218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221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221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的局部失败 223
蒋介石反革命活动的加紧 223
武汉地区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的斗争 224
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24
三、革命紧急时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226
武汉地区的讨蒋,革命运动的继续高涨 226
武汉地区形势的逆转,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227
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 228
武汉国民政府的右倾和各地叛乱事件 228
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 229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31
第六章 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和土地革命的艰难历程 233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的反动统治 233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 233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全国 233
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235
国民政府的“修约”运动 236
二、国民党内的军阀混战和派别斗争 238
中原大战 238
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活动和宁粤对立 239
三、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240
国民党法西斯专制统治的强化 240
民族工商业的衰退和农村经济的凋敝 242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开始形成 243
第二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244
一、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44
中国革命潮流的低落 244
八一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 246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248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50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251
毛泽东论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5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253
三、中国革命的复兴 254
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254
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恢复 256
第三节 中间派别的主张和活动。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57
一、“第三党”的反蒋活动和乡建派等的农村改良运动 257
“第三党”的平民革命主张和反蒋斗争 257
乡建派等的农村改良运动 259
二、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61
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 261
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263
第四节 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曲折 265
一、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265
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65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 266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围剿”与反“围剿”斗争 268
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国革命的危机 270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 270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271
红军长征的开始,中国革命的危机 273
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274
遵义会议的召开 274
红军长征的胜利 275
第七章 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国内和平的实现 278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278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278
九·一八事变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278
全国工人、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280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变化 282
二、一·二八抗战和抗日潮流的低落 283
一·二八淞沪抗战 283
南京政府的妥协活动和抗日运动的暂时低落 285
三、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286
伪满洲国的建立,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 286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288
四、日本向关内的扩张,抗日潮流的起伏 289
中国军队的长城抗战 289
抗日民主运动的复兴 290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92
福建事变 293
第一节 华北事变,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294
一、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294
华北事变和国际国内关系的新变化 294
一二·九运动 298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300
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 300
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 302
三、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和各自政策的转变 304
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 304
国民党的两面政策 305
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调整和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 307
第三节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08
一、西安事变——时局转换的枢纽 308
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308
西安事变的爆发 310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12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13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共致五届三中全会电 313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的继续谈判 315
第八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317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 317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17
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略部署 317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318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20
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321
三、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 322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御 322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326
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形势 329
第二节 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330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调整与国民党的分化 330
日本“以战养战”、“以华制华”政策的提出 330
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和南京伪政权的建立 331
蒋介石集团的对日妥协倾向 333
二、两个战场的军事形势 333
正面战场的逐渐消极抗战 333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深入发展 335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战 336
三、统一战线内部国共两党的磨擦和斗争 337
国民党制造反共磨擦和晋西事变、皖南事变 337
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与斗争策略 342
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 343
四、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44
第三节 中国人民克服严重困难,坚持持久抗战 347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347
二、解放区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 349
解放区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斗争 349
解放区克服困难的政策和解放区的巩固与发展 351
三、国统区的危机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355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危机 355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359
四、美国扶蒋反共和独霸中国的政策 361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63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新形势 363
二、中国战场的反攻 366
解放区战场的反攻 366
正面战场的反攻 367
三、抗战胜利前夕的国内政局 368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68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70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 371
第九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 375
第一节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375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375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与美苏对华政策 375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各党派对战后中国前途的主张 377
二、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 380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380
重庆谈判内外的斗争 381
国统区人民反内战运动的高涨 384
政治协商会议的斗争及其成就 385
三、国民党的内战部署和中国共产党巩固解放区的措施 388
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政协决议、部署内战 388
中国共产党整军经武,巩固解放区 390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302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392
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军事方针 392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394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395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扩大 396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危机 396
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危机 398
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壮大 399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40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401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 402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05
一、战略决战的胜利 405
战略决战前的形势 405
战略决战的胜利 406
二、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409
中国共产党粉碎美蒋反动派新和平阴谋的斗争 409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411
三、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411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4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诞生 413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415
第十章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曲折前进 4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418
一、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418
建国初期的复杂形势和主要任务 418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 420
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 422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425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2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426
三大改造的进行 428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加强和政治体制的确立 4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435
一、社会主义建设蓝图的最初构想 435
中共八大的召开 43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437
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440
从“大跃进”到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440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445
第三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448
一、“文化大革命”的酝酿和全面发动 448
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的发展 448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451
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56
林彪集团武装政变阴谋的败露 456
江青集团篡党夺权阴谋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45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462
一、新的历史性转折 46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6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的历史性转折 465
二、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 467
后记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