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上篇资源总论 1
第一章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1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行政区划 2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3
一、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4
第二章 自然资源形成背景及区域特征 13
第一节 自然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 13
一、地层 13
二、岩浆岩 16
三、构 造 16
四、地质灾害 17
第二节地理环境特征 20
一、地 貌 20
二、气 候 23
三、河川径流 24
四、土 壤 26
五、植被 27
六、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27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演变的影响 29
一、人类活动对主要自然资源的影响 29
二、社会兴衰对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影响 32
三、人与自然资源互动关系的现状与特点 34
一、自然资源的优势 35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分析 35
第三章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35
二、自然资源的劣势 38
第二节 自然资源潜力评价 40
一、能、矿、水资源结构与组合 40
二、光、热、水、土资源结构与匹配状况 43
第三节 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44
一、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44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45
一、资源开发方向与结构 46
第四章资源开发战略 46
第一节资源开发的方向与布局 46
二、资源开发布局与动用时序 48
三、资源开发方式 48
第二节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整治分区 49
一、中部盆地利用、整治、开发区 51
二、东部山地高原开发、利用、整治区 53
三、西部高原山地整治、开发、利用区 55
第五章资源保护与管理 57
一、大力植树造林,维护森林正常更新 58
第一节可更新资源的保护 58
二、加强牧坡建设,保持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59
三、拯救濒危和珍稀物种,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59
四、保护水体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的繁衍 60
第二节不可更新资源的保护 60
一、深化矿管体制改革,切实保护矿产资源 61
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地保护耕地及其它土地资源 61
三、大力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62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63
四、重视“三废”治理,防治环境污染 63
一、自然保护区状况 64
二、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 64
三、草地及其它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65
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66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管理 66
一、加强分工协作,推进资源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67
二、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培育资源经济管理机制 67
三、建立健全资源法规,确保资源法制化管理 68
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建立有效的资源管理体制 69
中篇资源专论 71
第六章土地资源 71
第一节土地资源数量 71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与评价 75
一、土地资源特点 75
二、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77
第三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79
一、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79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82
一、加强土地整治,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90
第四节土地资源的整治与保护 90
二、保护基本农田,强化土地管理 95
第七章水资源 99
第一节水资源综述 99
一、水资源总量 99
二、地表水 99
三、地下水 103
五、热矿水 106
四、泉水 106
六、水质 109
第二节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110
一、水资源贫乏,人均、亩均占有水平较低 110
二、水资源年际丰枯悬殊,且多连续干旱 111
三、水资源空间丰枯同频,年内分配不均 111
四、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112
五、“三水”转化强烈 112
六、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113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14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4
二、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5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120
第四节水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旱洪灾害防治 124
一、水资源的管理保护 124
二、旱洪灾害防治 126
一、成矿时期及其地质条件 130
第一节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130
第八章矿产资源 130
二、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储量 131
三、优劣势矿种分析 131
四、矿产资源的总体评价 132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36
第二节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44
一、煤炭资源的赋存特点及相关条件评价 144
二、煤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8
三、煤炭开发战略及对策措施 149
第三节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50
一、黑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 151
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 154
三、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56
第四节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59
一、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评价 159
二、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63
三、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 163
四、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 166
五、建材原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 167
六、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 172
第五节稀有、稀土金属及贵金属的开发利用 174
一、资源赋存结构特征与评价 174
二、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战略 174
三、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175
第九章气候资源 176
第一节概况 176
一、全省气候的基本特征 176
二、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177
一、光能资源 179
第二节气候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179
二、热量资源 181
三、水分资源 185
四、风能资源 187
第三节气候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189
一、气候资源的利用 189
二、气候资源的管理及保护对策 191
第四节气象灾害防御 192
一、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 192
二、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 193
第十章森林资源 200
第一节森林变迁与资源现状 200
一、森林变迁 200
二、森林分布 201
三、森林资源数量及动态变化 204
第二节森林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207
一、森林资源的特点 207
二、森林资源评价 209
一、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1
第三节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211
二、森林资源开发战略 212
第四节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216
一、森林资源开发的组织管理 216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 217
第十一章草地资源 218
第一节草地资源的分布与类型 218
一、草地资源的分布 219
二、草地资源的类型 219
一、草地资源的特点 226
第二节草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226
二、草地资源的数量 228
三、草地资源的质量 230
四、主要优良牧草 230
五、草地中有毒有害植物 231
第三节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231
一、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31
二、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 235
一、草地改良建设 238
第四节草地资源建设与管理 238
二、草地管理保护 239
第十二章水产资源 241
第一节水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241
一、水域资源 242
二、渔业荒滩资源 244
三、鱼类资源 245
四、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天然鱼产量 247
五、大鲵及其它水产经济动物资源 249
六、渔业资源区划和渔业资源综合评价 250
第二节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52
一、水产资源开发简史 252
二、水产资源开发现状 252
三、水产资源分区开发利用状况 254
四、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255
五、水产资源开发战略 256
第三节水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261
一、野生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262
第十三章野生动植物资源 262
第一节野生植物资源 262
二、野生植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65
三、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269
四、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270
第二节野生动物资源 271
一、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类特征 271
二、野生动物资源的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 274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276
四、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277
第十四章旅游资源 279
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 279
一、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279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旅游区划 284
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 288
一、旅游资源等级划分依据 288
二、旅游资源的等级划分 289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89
四、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290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91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291
二、旅游资源开发前景与战略 295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299
一、旅游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 299
二、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对策 30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发展 304
一、历史人口的简单回顾 304
第一节人口发展概况 304
第十五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304
第二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305
一、行政区分布 305
二、自然区分布 306
三、城乡分布 307
第三节人口结构 308
一、年龄结构 308
二、性别结构 308
四、文化素质结构 309
第四节劳动力资源 309
三、民族结构 309
第五节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 312
一、人口总量发展预测 312
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 313
下篇区域分论 315
第十六章太原市 315
第一节概况 315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16
第二节土地资源 316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318
第三节水资源 318
一、水资源量 318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20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0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321
第四节矿产资源 321
二、煤炭资源 322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22
三、金属矿产资源 323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323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24
第五节气候资源 325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325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325
三、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326
一、森林资源 327
第六节生物资源 327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327
二、草地资源 328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330
四、水产资源 331
第七节旅游资源 331
一、资源概况 331
二、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32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32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特点与评价 334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 334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334
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发展预测及主要对策 335
第十七章大同市 337
第一节概况 337
第二节土地资源 338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38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39
—、水资源量 340
第三节水资源 340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340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4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2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343
第四节矿产资源 343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43
二、煤炭资源 344
三、金属矿产资源 344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45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345
第五节气候资源 346
一、气候主要特征 346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347
三、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347
第六节生物资源 348
一、森林资源 348
二、草地资源 349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350
一、资源概况 351
第七节旅游资源 351
二、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52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52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354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 354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54
三、人口与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主要对策 355
第十八章朔州市 356
第一节概况 356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57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57
第二节土地资源 35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358
第三节水资源 359
一、水资源量 359
二、水资源特点与评价 36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362
第四节矿产资源 363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63
二、煤炭资源 363
三、金属矿产资源 364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365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65
第五节气候资源 366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366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366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367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 367
第六节生物资源 368
一、森林资源 368
二、草地资源 369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370
第七节旅游资源 371
一、旅游资源概况 371
二、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371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71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 372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372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73
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及对策 373
第十九章阳泉市 374
第一节概况 374
第二节土地资源 375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75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76
第三节水资源 377
一、水资源量 37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377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78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79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379
第四节矿产资源 380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80
二、煤炭资源 381
三、金属矿产资源 381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38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383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83
第五节气候资源 383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38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 384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385
第六节生物资源 385
一、森林资源 385
二、草地资源 38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387
四、水产资源 388
第七节旅游资源 389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389
二、主要旅游景点 389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90
第八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391
一、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状况 391
二、人口和劳动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392
三、人口和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 392
第一节概况 393
第二十章长治市 393
第二节土地资源 39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9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95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396
第三节水资源 397
一、水资源量 397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398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98
一、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 399
四、水资源开发战略 399
第四节矿产资源 399
二、煤炭资源 400
三、金属矿产资源 401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401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02
第五节气候资源 403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403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403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40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 404
第六节生物资源 405
一、森林资源 405
二、草地资源 40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407
第七节旅游资源 407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407
二、主要风景名胜 408
一、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状况 409
第八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409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09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10
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 411
第二十一章晋城市 412
第一节概况 412
第二节土地资源 413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13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14
一、水资源量 415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15
第三节水资源 415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1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7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18
第四节矿产资源 418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18
二、煤炭资源 419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420
三、金属矿产资源 420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21
第五节气候资源 42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422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422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 423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423
第六节生物资源 424
一、森林资源 424
二、草地资源 425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426
第七节旅游资源 427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427
二、主要旅游景点 427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29
第八节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429
一、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状况 429
三、人口和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对策 430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特点 430
第二十二章忻州地区 432
第一节概况 432
第二节土地资源 43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3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4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35
第三节水资源 436
一、水资源量 436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7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37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38
第四节矿产资源 439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39
二、煤炭资源 439
三、金属矿产资源 440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441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41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443
第五节气候资源 443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443
三、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444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445
第六节生物资源 445
一、森林资源 445
二、草地资源 44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448
四、水产资源 448
第七节旅游资源 449
一、资源概况 449
二、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450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50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451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状况 451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52
三、人口与劳动力发展预测及主要对策 452
第一节概况 454
第二十三章吕梁地区 454
第二节土地资源 456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56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56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57
第三节水资源 458
一、水资源量 458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60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61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62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62
第四节矿产资源 462
二、煤炭资源 463
三、金属矿产资源 464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465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65
第五节气候资源 466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466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466
三、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467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468
第六节生物资源 468
一、森林资源 468
二、草地资源 470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471
四、水产资源 472
第七节旅游资源 472
一、旅游资源概况和评价 472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73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474
一、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概况 474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74
三、人口与劳动力发展趋势及主要对策 475
第二十四章晋中地区 476
第一节概况 476
第二节土地资源 477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77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478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78
一、水资源量 479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79
第三节水资源 479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80
四、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 481
第四节矿产资源 481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81
二、主要矿产资源 48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483
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483
第五节气候资源 483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48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 484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484
第六节生物资源 485
一、森林资源 485
二、草地资源 486
四、水产资源 487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487
第七节旅游资源 488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与总体评价 488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89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490
一、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分析与评价 490
二、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及对策 491
第一节概况 492
第二十五章临汾地区 492
第二节土地资源 49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94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94
三、土地资源开发战略 495
第三节水资源 496
一、水资源量 496
二、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9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98
一、矿产资源总体评价 499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499
第四节矿产资源 499
二、能源矿产资源 500
三、金属矿产资源 500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501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501
第五节气候资源 502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502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503
四、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504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及利用 504
第六节生物资源 505
一、森林资源 505
二、草地资源 506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506
四、水产资源 507
第七节旅游资源 508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508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509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509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510
一、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510
二、人口、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510
三、人口、劳动力发展趋势预测及主要对策 511
第二十六章运城地区 512
第一节概况 512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4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514
第二节土地资源 514
三、土地开发利用战略 515
第三节水资源 515
一、河流水系 515
二、水资源量与水资源特点 515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6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516
二、煤炭资源 517
三、金属矿产资源 517
一、矿产资源概况 517
第四节矿产资源 517
四、非金属矿产资源 518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519
第五节气候资源 520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520
二、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520
三、农业气候资源总体评价 520
四、主要气象灾害 521
一、森林资源 522
第六节生物资源 522
二、草地资源 523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524
第七节旅游资源 525
一、概况 525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26
第八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527
一、概况 527
二、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527
三、人口和劳动力发展预测及对策 528
主要参考文献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