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计算机通信 第6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William Stallings著;王海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5367013
  • 页数:63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概述 1

第1章 引言 2

1.1 通信模型 2

1.2 数据通信 5

1.3 数据通信网络连接 6

1.3.1 广域网 6

1.3.2 局域网 8

1.4 协议与协议体系结构 9

1.4.1 一个三层模型 10

1.4.2 TCP/IP协议结构 13

1.4.3 OSI模型 15

1.5 标准 17

附录1A 标准化组织 17

1A.1 Internet标准和Internet协会 17

1A.2 标准化国际组织(ISO) 19

1A.3 ITU电信标准部 21

1A.4 ATM论坛 21

附录1B Internet资源 22

1B.1 本书的Web站点 22

1B.2 其他Web站点 22

1B.3 USENET新闻组 23

第2章 协议与体系结构 24

2.1 协议 24

2.1.1 特性 24

2.1.2 功能 26

2.2 OSI 34

2.2.1 模型 34

2.2.2 OSI框架结构内的标准化 36

2.2.3 服务原语和参数 38

2.2.4 OSI的各层 39

2.3 TCP/IP协议族 41

2.3.1 TCP/IP的方法 42

2.3.2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42

2.3.3 TCP和IP的操作 43

2.3.4 协议接口 44

2.3.5 应用层 45

2.4 推荐读物 46

2.5 习题 46

第二部分 数据通信 49

第3章 数据传输 51

3.1 概念和术语 51

3.1.1 传输术语 51

3.1.2 频率、频谱和带宽 52

3.2 模拟和数字数据传输 60

3.2.1 数据 60

3.2.2 信号 63

3.2.3 传输 65

3.3 传输损伤 67

3.3.1 衰减 68

3.3.2 时延失真 68

3.3.3 噪声 70

3.3.4 信道容量 71

3.4 推荐读物 75

3.5 习题 75

附录3A 傅里叶分析 77

3A.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 77

3A.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表达式 78

3A.3 功率谱宽度和带宽 78

附录3B 分贝和信号强度 80

第4章 传输媒体 83

4.1 导向传输媒体 84

4.1.1 双绞线 85

4.1.2 同轴电缆 88

4.1.3 光纤 89

4.2 无线传输 92

4.2.1 地面微波 93

4.2.2 卫星微波 94

4.2.3 广播无线电波 97

4.2.4 红外线 98

4.3 推荐读物和Web站点 98

4.4 习题 98

第5章 数据编码 100

5.1 数字数据与数字信号 101

5.1.1 不归零码 104

5.1.2 多电平二进制 105

5.1.3 双相位 106

5.1.4 调制速率 107

5.1.5 扰码技术 108

5.2 数字数据与模拟信号 110

5.2.1 编码技术 110

5.2.2 性能 113

5.3 模拟数据与数字信号 115

5.3.1 脉码调制 115

5.3.2 增量调制 118

5.3.3 性能 119

5.4 模拟数据与模拟信号 120

5.4.1 调幅 120

5.4.2 角度调制 122

5.4.3 正交调幅 125

5.5 扩频 126

5.5.1 跳频 127

5.5.2 直接序列 128

5.6 推荐读物 129

5.7 习题 130

附录5A 采样定理的证明 133

5A.1 证明 133

第6章 数据通信接口 135

6.1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135

6.1.1 异步传输 136

6.1.2 同步传输 138

6.2 线路配置 138

6.2.1 拓扑结构 139

6.2.2 全双工和半双工 139

6.3 接口 140

6.3.1 V.24/EIA-232-F 141

6.3.2 ISDN的物理接口 147

6.4 推荐读物 148

6.5 习题 149

第7章 数据链路控制 150

7.1 流控制 151

7.1.1 停止等待流控制 152

7.1.2 滑动窗口流控制 152

7.2 差错检测 155

7.2.1 奇偶检验 156

7.2.2 循环冗余检验 156

7.3 差错控制 161

7.3.1 停止等待ARQ 162

7.3.2 返回N ARQ 162

7.3.3 选择拒绝ARQ 165

7.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165

7.4.1 基本特点 166

7.4.2 帧结构 166

7.4.3 操作 169

7.5 其他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172

7.5.1 LAPB 172

7.5.2 LAPD 172

7.5.3 逻辑链路控制 172

7.5.4 帧中继 173

7.5.5 异步传输模式 174

7.6 推荐读物 174

7.7 习题 174

附录7A 性能问题 177

7A.1 停止等待流控制 177

7A.2 无差错的滑动窗口流控制 179

7A.3 ARQ 180

第8章 复用 184

8.1 频分复用 185

8.1.1 特点 185

8.1.2 模拟载波系统 189

8.2 同步时分复用 190

8.2.1 特点 190

8.2.2 TDM链路控制 192

8.2.3 数字载波系统 194

8.2.4 ISDN用户网络接口 196

8.2.5 SONET/SDH 199

8.3 统计时分复用 202

8.3.1 特点 202

8.3.2 性能 203

8.4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207

8.4.1 ADSL设计 207

8.4.2 离散多音 209

8.5 xDSL 210

8.5.1 高数据率数字用户线路 210

8.5.2 单线数字用户线路 211

8.5.3 甚高数据率数字用户线 211

8.6 推荐读物及Web站点 211

8.7 习题 212

第三部分 广域网 215

第9章 电路交换 217

9.1 交换网络 217

9.2 电路交换网 218

9.3 交换的概念 221

9.3.1 空分交换 222

9.3.2 时分交换 224

9.4 电路交换网中的路由选择 226

9.5 控制信令 228

9.5.1 信令功能 228

9.5.2 信令的位置 231

9.5.3 共路信令 231

9.5.4 7号信令系统 234

9.6 推荐读物 236

9.7 习题 237

第10章 分组交换 238

10.1 分组交换原理 238

10.1.1 交换技术 240

10.1.2 分组大小 241

10.1.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对比 242

10.1.4 外部和内部操作 244

10.2 路由选择 246

10.2.1 特性 246

10.2.2 路由选择策略 249

10.2.3 举例 254

10.3 X.25 259

10.3.1 虚电路服务 260

10.3.2 分组格式 261

10.3.3 复用 263

10.3.4 流控制和差错控制 264

10.3.5 分组序列 264

10.3.6 复位和重启动 265

10.4 推荐读物 266

10.5 习题 266

附录10A 最小费用算法 270

10A.1 Dijkstra算法 270

10A.2 Bellman-Ford算法 271

10A.3 比较 273

第11章 异步传输模式与帧中继 275

11.1 协议体系结构 275

11.2 ATM逻辑连接 276

11.2.1 虚通路连接的使用 278

11.2.2 虚通道/虚通路的特性 278

11.2.3 控制信令 279

11.3 ATM信元 280

11.3.1 首部格式 280

11.3.2 一般流控制 282

11.3.3 首部差错控制 283

11.4 ATM信元传输 285

11.4.1 基于信元的物理层 285

11.4.2 基于SDH的物理层 286

11.5 ATM服务种类 287

11.5.1 实时服务 288

11.5.2 非实时服务 288

11.6 ATM适配层 290

11.6.1 AAL服务 290

11.6.2 AAL协议 291

11.7 帧中继 297

11.7.1 背景 297

11.7.2 帧中继协议体系结构 298

11.7.3 用户数据传送 299

11.8 推荐读物 300

11.9 习题 301

第12章 数据网络中的拥塞 304

12.1 拥塞的结果 304

12.1.1 理想的性能 306

12.1.2 实际的性能 307

12.2 拥塞控制 308

12.2.1 反压 309

12.2.2 阻流分组 309

12.2.3 隐式拥塞信令 309

12.2.4 显式拥塞信令 310

12.3 通信量管理 311

12.3.1 公平性 311

12.3.2 服务质量 311

12.3.3 预约 311

12.4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312

12.5 ATM通信量管理 312

12.5.1 ATM能信量和拥塞控制需求 312

12.5.2 反应时间/速率影响 313

12.5.3 信元时延偏差 314

12.5.4 通信量和拥塞控制框架结构 316

12.5.5 通信量管理和拥塞控制技术 317

12.6 ATM-ABR通信量管理 322

12.6.1 反馈机制 323

12.6.2 信元流 324

12.7 帧中继拥塞控制 325

12.7.1 通信量速率管理 326

12.7.2 使用显式信令的拥塞避免 329

12.8 推荐读物 330

12.9 习题 331

第四部分 局域网 333

第13章 局域网技术 334

13.1 局域网应用 335

13.1.1 个人计算机局域网 335

13.1.2 后端网络和存储区网络 335

13.1.3 高速办公室网络 336

13.1.4 主干局域网 336

13.2 局域网体系结构 337

13.2.1 协议体系结构 337

13.2.2 拓朴 338

13.2.3 媒体接入控制 341

13.2.4 逻辑链路控制 343

13.3 总线形局域网 346

13.3.1 总线形拓扑结构的特点 346

13.3.2 总线形局域网的传播媒体 346

13.3.3 基带同轴电缆 347

13.4 环形局域网 348

13.4.1 环形局域网的特点 348

13.4.2 定时抖动 350

13.4.3 环的潜在问题 350

13.4.4 星环体系结构 350

13.5 星形局域网 351

13.5.1 双绞线对和光纤星形局域网 351

13.5.2 集线器和交换机 352

13.6 无线局域网 354

13.6.1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354

13.6.2 无线局域网的需求 356

13.6.3 无线局域网技术 357

13.7 网桥 358

13.7.1 网桥的功能 359

13.7.2 网桥协议体系结构 360

13.7.3 固定路由选择 360

13.7.4 支撑树方法 362

13.8 推荐读物 364

13.9 习题 364

附录13A IEEE 802标准 366

第14章 局域网系统 368

14.1 以太网(CSMA/CD) 368

14.1.1 IEE802.3媒体接入控制 368

14.1.2 IEE802.3 10Mb/s规约(以太网) 372

14.1.3 IEE802.3 100Mb/s规约(快速以太网) 374

14.1.4 千兆位以太网 375

14.2 令牌环和FDDI 377

14.2.1 IEEE 802.5媒体接入控制 377

14.2.2 IEEE 802.5物理层规约 382

14.2.3 FDDI媒体接入控制 382

14.2.4 FDDI物理层规约 387

14.3 ATM局域网 387

14.4 光纤通道 390

14.4.1 光纤通道元素 391

14.4.2 光纤通道的协议体系结构 391

14.5 无线局域网 392

14.5.1 物理媒体规约 393

14.5.2 媒体接入控制 393

14.6 推荐读物 396

14.7 习题 397

附录14A 局域网的数字信号编码 399

14A.1 4B/5B-NRZI 399

14A.2 MLT-3 401

14A.3 8B6T 402

14A.4 8B/10B 403

附录14B 性能问题 403

14B.1 传播时延和发送速率的效果 404

14B.2 令牌传递和CSMA/CD的简单性能模型 406

第五部分 联网协议 411

第15章 网际互联协议 413

15.1 网际互联原则 414

15.1.1 要求 414

15.1.2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实现方法 415

15.2 无连接的网际互联 416

15.2.1 无连接网际互联策略的工作过程 417

15.2.2 设计问题 419

15.3 网际协议 423

15.3.1 IP服务 423

15.3.2 IP协议 424

15.3.3 IP地址 425

15.3.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428

15.4 IPv6 430

15.4.1 下一代IP 431

15.4.2 IPv6结构 432

15.4.3 IPv6首部 433

15.4.4 IPv6地址 436

15.4.5 逐跳选项首部 436

15.4.6 分片首部 438

15.4.7 路由选择首部 438

15.4.8 目的选项首部 439

15.5 组播 439

15.5.1 组播的需求 441

15.5.2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443

15.6 推荐读物和Web站点 444

15.7 习题 444

第6章 互联网工作原理 447

16.1 路由选择协议 448

16.1.1 自治系统 448

16.1.2 边界网关协议 449

16.1.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454

16.2 综合服务体系结构 457

16.2.1 互联网上的通信量 458

16.2.2 ISA的处理方法 459

16.2.3 ISA的构件 460

16.2.4 ISA服务 461

16.2.5 排队规则 463

16.3 资源预约:RSVP 464

16.3.1 RSVP的目标和特性 465

16.3.2 数据流 467

16.3.3 RSVP操作 468

16.3.4 RSVP协议的机理 468

16.4 区分服务 469

16.4.1 服务 471

16.4.2 DS八位组 471

16.4.3 DS配置和操作 473

16.5 推荐读物和Web站点 475

16.6 习题 476

第17章 传输层协议 477

17.1 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机制 477

17.1.1 可靠的顺序网络服务 478

17.1.2 不可靠的网络服务 485

17.2 TCP 492

17.2.1 TCP服务 492

17.2.2 TCP首部格式 495

17.2.3 TCP机制 496

17.2.4 TCP实现中的策略选项 497

17.3 TCP拥塞控制 499

17.3.1 重传计时器管理 500

17.3.2 窗口管理 505

17.4 UDP 507

17.5 推荐读物 508

17.6 习题 508

第18章 网络安全 511

18.1 安全性的需求与攻击 512

18.1.1 被动攻击 512

18.1.2 主动攻击 512

18.2 传统加密方法下的保密 513

18.2.1 传统加密 513

18.2.2 加密算法 514

18.2.3 加密设备的位置 518

18.2.4 密钥分配 519

18.2.5 通信量填充 520

18.3 报文鉴别及散列函数 520

18.3.1 报文鉴别方式 521

18.3.2 安全散列函数 524

18.3.3 SHA-1安全散列函数 525

18.4 公开密钥加密和数字签名 527

18.4.1 公开密钥加密 527

18.4.2 数字签名 528

18.4.3 RSA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530

18.4.4 密钥管理 532

18.5 IPv4和IPv6的安全性 532

18.5.1 IPSec的应用 533

18.5.2 IPSec的范围 533

18.5.3 安全关联 534

18.5.4 传输方式和隧道方式 535

18.5.5 鉴别首部 536

18.5.6 封装安全净负荷 537

18.5.7 密钥管理 537

18.6 推荐读物和Web站点 538

18.7 习题 539

第19章 分布式应用 541

19.1 抽象语法记法1(ASN.1) 542

19.1.1 抽象语法 542

19.1.2 ASN.1中的概念 543

19.2 网络管理--SNMP 553

19.2.1 网络管理系统 553

19.2.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版本2(SNMPv2) 554

19.2.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版本3(SNMPv3) 559

19.3 电子邮件--SMTP和MIME 560

19.3.1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560

19.3.2 通用Internet邮件扩充协议(MIME) 566

19.4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574

19.4.1 HTTP概述 574

19.4.2 报文 577

19.4.3 请求报文 580

19.4.4 响应报文 582

19.4.5 实体 585

19.5 推荐读物和Web站点 586

19.6 习题 586

附录A ISDN和宽带ISDN 589

A.1 ISDN概述 589

A.1.1 ISDN概念 589

A.1.2 体系结构 592

A.1.3 标准 593

A.2 ISDN信道 595

A.3 用户接入 597

A.4 ISDN协议 598

A.4.1 ISDN协议体系结构 598

A.4.2 ISDN连接 600

A.4.3 ISDN用户网络接口上的共路信令 602

A.4.4 链路层协议:LAPD 606

A.5 宽带ISDN 608

A.5.1 宽带ISDN体系结构 608

A.5.2 宽带ISDN协议 610

A.6 推荐读物 611

A.7 习题 612

附录B 本书所引用的RFC 613

附录C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教学用项目 615

词汇表 617

参考文献 630

缩写词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