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穴位埋线疗法的定义及注意事项 1
1.什么叫穴位埋线疗法 1
2.穴位埋线疗法的来源及发展 1
3.穴位埋线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特点 2
4.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 2
5.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
6.穴位埋线疗法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
(1)穴位选定 5
1.常用方法 5
二、穴位埋线疗法的基本方法 5
(2)常规消毒 6
(3)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及方法 6
(4)穴位埋线疗法的常用器械 6
(5)操作的基本方法、进针方向及针刺深度 6
(6)穴位埋线后的局部处理 6
(7)穴位埋线的疗程规定 7
2.埋入羊肠线的长短、数量与穴位、疾病之间的关系 7
1.按疾病的需要选穴 8
2.经验选穴 8
三、穴位埋线的选穴原则 8
3.辩证施治选穴 9
4.按经络分布走向选穴 10
5.综合选穴 10
四、穴位埋线疗法的常用穴位 10
(一)头面部常用穴位 10
百会 10
四神聪 11
前顶 11
上星 12
囟会 12
后顶 12
神庭 13
强间 13
脑户 13
风府 14
风池 14
络却 15
通天 15
承灵 15
承光 16
头维 16
正营 16
本神 17
曲差 17
眉冲 18
天柱 18
阳白 18
太阳 19
印堂 19
天冲 19
四白 20
上关 20
下关 20
颧髎 21
迎香 21
巨髎 22
颊车 22
大迎 22
牵正 23
地仓 23
天突 24
安眠 24
承浆 24
颈康穴 25
廉泉 25
禾髎 26
瞳子髎 26
头临泣 27
夹承浆 27
医风 27
医明 28
听会 28
听宫 28
乳根 29
(二)胸腹部常用穴位 29
膻中 29
鸠尾 30
巨阙 30
上脘 30
中脘 31
下脘 31
建里 32
水分 32
脐中四边 32
阴交 33
气海 33
胃上 33
气门 34
石门 34
关元 35
利尿穴 35
中极 35
子宫穴 36
提托 36
阴都 37
腹通谷 37
幽门 37
石关 38
商曲 38
维胞 38
盲俞 39
中注 39
四满 39
气穴 40
大赫 40
梁门 41
关门 41
承满 41
太乙 42
滑肉门 42
天枢 42
外陵 43
大巨 43
水道 43
归来 44
气冲 44
腹结 44
带脉 45
府舍 45
不容 45
五枢 46
大横 46
(三)腰背部常用穴位 46
大椎 47
定喘 47
无名穴 47
解喘穴 48
结核穴 48
大杼 49
风门 49
血压穴 49
肺俞 50
心俞 50
厥阴俞 51
膈俞 51
肝俞 51
胆俞 52
脾俞 52
胃俞 53
三焦俞 53
气海俞 54
肾俞 54
大肠俞 55
小肠俞 55
关元俞 55
膀胱俞 56
上髎 56
次髎 57
中髎 57
下髎 57
白环俞 58
中膂俞 58
长强 59
腰奇 59
腰眼 59
附分 60
魄户 60
膏盲俞 60
神堂 61
膈关 61
阳纲 61
胃仓 62
盲门 62
志室 62
腰阳关 63
腰俞 63
命门 64
身柱 64
痞根 64
筋缩 65
魂门 65
至阳 66
(四)四肢部常用穴位 66
肩井 66
灵道 66
臂臑 67
肩髃 67
曲池 68
少海 68
青灵 68
手三里 69
手五里 69
孔最 70
列缺 70
神门 71
内关 71
通里 71
外关 72
合谷 72
支沟 73
偏历 73
秉风 74
臑俞 74
肩贞 74
支正 75
臑会 75
天泉 75
消泺 76
间使 76
清冷渊 77
天井 77
四渎 77
三阳络 78
会宗 78
肩前 79
夺命 79
环跳 79
承扶 80
殷门 80
环中 80
委中 81
合阳 81
承筋 81
承山 82
飞扬 82
跗阳 82
昆仑 83
足三里 83
足五里 84
丰隆 84
中都 85
阑尾穴 85
胆囊穴 85
阴陵泉 86
阳陵泉 86
四强 86
血海 87
百虫窝 87
阴廉 88
上巨虚 88
下巨虚 88
曲泉 89
三阴交 89
膝关 90
阴包 90
髀关 90
落地穴 91
迈步穴 91
新建 92
复溜 92
风市 92
阳交 93
光明 93
中渎 93
悬钟 94
阳辅 94
条口 95
伏兔 95
居髎 95
筑宾 96
浮郄 96
中都 97
箕门 97
地机 97
漏谷 98
交信 98
郄门 98
阳谷 99
阴谷 99
梁丘 100
温溜 100
大陵 100
上廉 101
下廉 101
尺泽 102
肩髎 102
肘髎 102
曲泽 103
公孙 103
外丘 104
太冲 104
五、穴位埋线疗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104
(一)内科疾病 104
感冒 104
咳嗽 107
气管炎 109
支气管哮喘 113
支气管扩张 117
肺结核 119
慢性腹泻 120
胃肠神经官能症 123
眩晕 124
高血压病 128
低血压病 132
便秘 13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35
慢性肾炎 138
胃炎 141
胃下垂 143
胃十二指肠溃疡 146
痢疾 148
神经性呕吐 152
顽固性呃逆 154
糖尿病 156
肥胖病 158
痛风 161
面肌痉挛 16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65
脑卒中(脑血管意外) 168
神经官能症(附健忘症) 176
三叉神经痛 178
失眠 181
头痛 184
美尼尔氏综合征 189
癫痫 190
发作性睡病 194
遗精 197
遗尿症 199
男性不育症 201
阳痿 203
自发性多汗症 205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207
心脏神经官能症 212
心律失常 214
冠心病 218
(二)外科疾病 221
颈椎病 221
周期性麻痹 229
肩关节周围炎 230
类风湿关节炎 234
腰肌纤维炎 237
梨状肌损伤 239
雷诺氏综合征 241
坐骨神经痛 243
慢性腰肌劳损 246
强直性脊椎炎 248
腰椎间盘突出症 250
增生性脊椎炎 256
腓肠肌痉挛 259
臂丛神经炎 261
桡神经麻痹 262
脱肛 264
痛经 266
(三)妇科疾病 266
闭经 269
月经不调 271
带下病 275
子宫脱垂 278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280
不孕症 283
更年期综合征 286
(四)儿科疾病 288
百日咳 288
扭转痉挛 291
儿童多动综合征 292
(五)皮肤科疾病 294
荨麻疹 294
白癜风 297
皮肤瘙痒症 299
多汗症 301
银屑病 302
(六)五官科疾病 306
耳鸣、耳聋 306
视神经萎缩 309
萎缩性鼻炎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