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 1
一、从佛教在印度的绝迹到中国佛教的衰落 1
二、时代的挑战与佛教之积弊 8
三、复兴的机遇与传统的优势 17
四、在改革中回应,从厄难中复兴 22
第一章 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 29
一、清末僧团的衰朽 29
二、中华佛教总会与各地社团 35
三、中国佛教会及其“整理” 43
四、中国佛教协会与港、台佛教组织 55
五、世纪初的建僧构想与世纪末的现实 63
第二章 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 75
一、清末佛教教育与文化传播手段的落后 75
二、各地刻经处与祇洹精舍的创建 79
三、以太虚为代表的僧伽办学理念及其实践 83
四、以欧阳渐为代表的居士办学理念与支那内学院 99
五、传统弘法手段之开新与新传媒之采用 102
六、承前启后:中国佛学院及“台湾佛学院”、华南佛学院 107
七、中国佛教教育长足发展和文化传媒多样化 111
一、清末佛教的社会基础 121
第三章 佛教社会基础的调整 121
二、佛教与工商业者 126
三、佛教与知识分子 133
四、佛教与青年 139
五、佛教与妇女 146
六、现代佛教的社会基础 152
第四章 佛教社会功能的转型 158
一、从“治心”到荐亡 158
二、从积德行善到服务社会 163
三、从传统伦理到东方“天职”观 170
四、从避世到超脱 177
五、从怀旧思古到融洽情感,启迪智慧,丰富人生 180
六、从“三大救命环”到新功能的开发 189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与运作 196
一、太虚及其追随者的人间佛教理论与早期实践 196
二、印顺对太虚理论的修正与海峡彼岸人间佛教之发扬 204
三、赵朴初对“人间佛教”理论的解释及其运作 212
四、道并行而不悖 217
第六章 法相唯识学的复兴 224
一、法相唯识学及其重兴的机运 224
二、教界研习唯识的盛况 230
三、学界研讲唯识的风气 242
四、唯识义理的研究探讨 249
五、对西方文化的回应 260
第七章 禅宗的振作 272
一、遗范尚在,宗风犹存 274
二、祧继五宗的虚云和尚 281
三、来果、月溪、圆瑛 291
四、居士禅的兴起 299
五、百年禅史的总结 310
一、近代自然观对净土的责难 315
第八章 净土信仰的高扬 315
二、净土信仰的相对优势与净土宗人之社会贡献 318
三、净土道场之典范与遍布全国的念佛团体 324
四、西方净土教义之系统化与规范化 328
五、净土信仰资源的新开掘 334
二、藏教热及藏传佛教的影响 335
六、净土为归 341
第九章 求法新潮与密教热 347
一、东瀛求法与唐密之回归 348
三、密教热的反思 365
四、南行求法及南传佛教的影响 374
五、中国佛教走向世界 377
第十章 天台、华严、南山律的传续 382
一、清末天台、华严、南山律概况 382
二、台宗弘传四方 387
三、华严教理之阐扬 394
四、南山律法幢东移 399
五、天台、华严、南山律振兴的前瞻 406
第十一章 佛学与科学之融通 410
一、“佛法是科学”之论证 410
二、对“佛法是科学论”的批判 420
三、对科技弊病的批判 427
第十二章 佛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 434
一、佛学研究的历程、阵容、机构 435
二、佛教史的研究编写 443
三、佛教思想、思想史的研究 447
四、佛教文献、制度、文化等的研究 452
五、佛学研究方法论 457
结语:21世纪中国佛教之展望 466
附录1:20世纪中国佛教大事记 476
附录2:20世纪中国佛教主要研究论著目录 598
后记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