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中国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志祥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6169849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

一、原始佛教 15

第一章 印度佛教史略 15

1.十二因缘 16

2.五蕴六地 17

3.三法印 19

4.涅槃寂灭 19

5.轮回报应 20

6.四谛 20

7.中道 22

二、部派佛教 22

1.实有与假有 24

3.有神与无神 26

2.有我与无我 26

三、大乘佛教 27

1.大小乘的区别 28

2.大乘空宗中观派 29

3.大乘有宗瑜伽行派 31

四、密教 35

第二章 中国佛教史略 37

一、东汉到南北朝的中国佛教 37

1.安世高及其小乘禅学 38

2.大乘般若学空论思潮 39

3.大乘涅槃学等有论思潮 42

1.天台宗、三论宗 45

二、隋唐时期的中国佛教 45

2.法相唯识宗 47

3.禅宗 48

4.净土宗 49

5.华严宗 51

三、宋元明清的中国佛教 52

第三章 中国佛教特点 54

一、相融性 54

1.东汉三国:佛教与道、儒融和 54

2.魏晋南北朝:佛教与玄学融和 56

3.隋唐: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 59

4.宋以后:佛归附于儒 61

二、简易化 64

1.思想理论的简单易解 65

2.修行方法的简单易行 65

三、世俗化 68

1.中国文化的家族化、人间性特点 68

2.出家而有家 70

3.离世间而入世间 74

第四章 佛教世界观与中国文化 81

一、亦空亦有与亦俗亦僧 82

1.“因缘故不有” 82

2.“缘起故不无” 82

3.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86

4.亦僧亦俗,亦俗亦僧 88

1.“有无齐观,彼已无二” 93

二、“梵人合一”与“天人合一” 93

2.“万法是一心,一心是万法” 95

3.“天人合一”、“物我一体” 96

4.“邪正不二”,“是非同观” 101

三、“三界唯心”与以“心”为本 104

1.“三界虚伪,唯心所作” 104

2.“妄想生万法”与“如来藏真心缘起” 104

3.“一念三千” 106

4.“心融万有” 107

5.“万法尽在自心中” 107

6.“一切唯识” 108

8.佛教心学与以“心”为本的中国文化 109

7.佛学即“心学” 109

四、“神不灭”论与神灵信仰 113

1.轮回业报与神我不灭 113

2.中国文化的神灵信仰与佛教的“神不灭”论 116

第五章 佛教宇宙观与中国文化 120

一、空间观 120

1.无数“大千世界” 120

2.无限空间的有限之遥 121

3.三界佛国 123

4.有情世间 128

二、时间观 131

1.成住坏空 131

2.无限时间中的有限之巨 132

1.佛教的鬼文化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133

3.观古今于须臾 133

三、佛教空间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33

(1)从抽象到具体 134

(2)鬼话的兴衰 135

2.佛教的神文化及其在中国的流布 141

(1)佛教之神的演变 141

(2)中国早期的神话 142

(3)佛教对中国神文化的丰富 144

3.佛国净土 148

四、佛教时间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50

第六章 佛教人生观与中国文化 154

一、“一切皆苦” 154

二、“人生无常”、“物是人非” 158

三、嗟老伤别,失意萧骚 160

四、“慈悲为怀”,“悲天悯人” 163

第七章 佛教本体论与中国文化 166

一、“言语道断” 166

1.“道不可言” 166

2.“道不离言” 168

3.道家的“言道论”与儒家的“文以载道” 172

4.佛教“言道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74

二、“无相为体” 177

1.“法身无相”、“般若无相” 177

2.假象传真、化身有相 178

3.汉化佛教造像 181

4.无相而有相 183

三、“佛在自心中” 186

1.“佛向心中作,莫向身外求” 186

2.“自由无碍”、“呵佛骂祖” 188

3.“良知”说和个性论 189

(1)“吾心之良,吾所固有” 189

(2)崇尚个性,自作主宰 193

4.“文章自得方为贵” 197

第八章 佛教认识论与中国文化 204

一、般若禅定 与“静观”“玄鉴” 204

1.“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204

2.由“定”发“慧”,禅定行程 207

3.“致虚极,守静笃” 210

4.“虚心纳物”,“澄神运思” 212

二、“现观见道”与直观审美 215

1.“现观”、“亲证” 215

2.“现量”说 216

3.直观契道与审美 219

(1)审美的“现在”性 220

(2)审美的“现成”性 222

(3)审美的“现实性” 223

三、顿悟说与灵感论 225

1.“渐悟”说与“小顿悟”说 225

2.道生的“大顿悟”说和禅宗的“顿不废渐”说 228

3.“悟”与灵感 232

1.“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239

四、参禅妙悟与艺术欣赏 239

2.禅宗的“参”与艺术审美 240

(1)“正参” 240

(2)“熟参” 241

(3)“活参” 243

3.“悟”的创造性与审美的创造性 245

(1)“逆夺”与“反读” 245

(2)“不泥形迹” 246

第九章 佛教方法论与中国文化 248

一、“中观”之道与辩证思维 248

1.“中观”与“双遣双非” 248

(1)中义 249

(2)空义 250

(3)三关 251

2.“二谛”、“八不”、“三十六对” 252

3.相反相成与中庸之道 254

4.“不即不离”的“诗家中道” 257

二、“无住为本”与“不主故常” 262

1.“外法不住” 262

2.“般若无住” 263

3.不主故常 264

4.“诗家活法类禅机” 265

三“了无分别”与“整体感悟” 271

1.“不二法门”、“无二之性” 271

2.“不二之悟”、“无分别智” 272

3.整体感悟的思维习惯 274

第十章 佛教修养论与中国文化 277

一、“六度”、“八正道”、“三学” 277

二、戒恶破毒与朴实平淡 279

三、“自利利他”与“与人为善” 282

四、坚忍不拔与忍辱负重 290

五、勤勉精进与自强不息 293

第十一章 佛教与儒家文化 299

一、儒佛融和的历史流变 299

二、儒佛文化之异同 306

1.世界观上的唯心论 307

2.心性本善的人性论 308

3.相互交叉的道德论 311

4.反对极端的方法论 312

第十二章 佛教与道教文化 313

一、佛道交融的历史演变 314

1.东汉:佛教的道化 314

2.魏晋南北朝:道教的佛化 316

3.隋唐:佛道交融 322

4.宋元明清:禅道合一 326

二、佛、道文化之异同 330

1.道家之“无”与佛家之“空” 330

2.“清虚无为”与“涅槃灭度” 331

3.佛性论与内丹学 332

4.佛教之戒与道教之戒 333

5.“非非”与“重玄” 333

一、“格义”派 335

第十三章 佛教与玄学 335

二、“六家七宗” 336

1.本无宗 337

2.本无异宗 338

3.即色宗 340

4.心无宗 342

5.识含宗 344

6.幻化宗 345

7.缘会宗 345

三、肇论 346

1.对“六家七宗”的批判 346

2.有无观 347

3.动静观 349

4.般若观 352

第十四章 佛教与中国伦理 355

一、佛教伦理与中国伦理 355

1.二者之异 355

2.二者之同 359

二、中国佛教的伦理特色 362

1.教道论 362

2.仁道论 364

3.纲常戒律论 366

问答索引 368

主要参考书目 380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