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明 1
前言 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
一 我在学术上关怀的两个主要问题 1
二 上下求索的初步成果 2
三 对实践哲学的历史考察和形上批判 4
四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新解 9
第一部分 理论指向 13
第一章 实践哲学的旧进路与新进路 13
一 先前实践哲学的主要进路及其共同问题 14
二 实践哲学从其他进路向实践智慧进路的跨越 26
三 代结语:实践智慧与实践哲学的关系 37
第二章 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 42
一 “人性”的界说 43
二 关于“逻辑异质性” 45
三 人性的逻辑异质性与实存同质性 48
四 从人性的逻辑异质性所看到的 52
第三章 是、应该与做——对解释世界、规范世界与改变世界诸问题的形上离析 57
一 问题的提出 57
二 关于“是” 59
三 关于“做” 60
四 关于“应该” 62
五 离析“是”、“应该”与“做”的形上意义 64
第四章 “主义”三元素:价值、道理、方案——对人文社会学说性质的审查 67
一 从人文社会学说与自然学说的区别看“主义”的性质 68
二 价值、道理和方案在“主义”中的异质性 73
三 改进人文社会学说的建议:从元素混合到元素离析 78
第二部分 研讨空间 85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85
一 引言 85
二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 87
三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100
四 结语 112
第六章 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价值本体概念 116
第七章 工程问题的哲学意义 123
一 工程与工程问题 123
二 工程问题的两种哲学意义 127
第八章 总体、单位理论和单位实践——对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一个批评 135
一 问题和论点 135
二 理论的单位化现象 137
三 总体性的辩证法——是否具有单位性? 139
四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尴尬 140
五 有总体吗?它在哪里?它跟单位理论是何关系? 140
六 实践的单位性与单位化 141
七 总体、单位理论与单位实践的关系 142
第九章 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形而上学》卷三第11条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钩沉 144
一 释题——“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 144
二 本体只能是个别 146
三 能认识的本原(原理)只能是普遍 148
四 形式既是这个又是如此 150
五 实践与个别的关系 152
六 马克思——用对世界的解释指导对世界的改变 155
七 结语——在单数的“这个”中统合复数的“如此” 156
第十章 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西方实践哲学源头初探 161
一 制作、技艺与摹仿 162
二 制作图式的两种类型 166
三 制作图式在希腊哲学思维中的本体论化 169
四 制作图式从理论向实践的外推 173
五 制作图式的问题和限度 175
第十一章 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 178
一 关于“实践智慧”(phronesis)的语词传统 178
二 “实践智慧”概念在亚里士多德体系中的位置 181
三 亚里士多德区分“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的理由 186
四 有关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其他问题 189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 191
一 对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划界解决 192
二 政治生活和实践之学的价值限度 194
三 用善的分类破解善的理念 197
四 行动主义的德性观 200
五 实践的逻各斯与实践智慧 203
第十三章 是与善的分类及其意义——从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开出“元实践学”的尝试 209
一 柏拉图:“是”与“善”的一统 210
二 亚里士多德:“是”的分类和“是”不是种 213
三 亚里士多德:学术分科和“善”的分类 217
四 元实践学:研究诸“是”与诸“善”在实践中的关系 220
第十四章 《拯救实践:元实践学探赜》导言 225
一 关于拯救实践 225
二 关于元实践学 227
三 关于同质论实践哲学 230
四 关于异质论实践哲学 233
五 关于本书的主题 237
六 关于本项研究的自我限定 240
第十五章 元实践学与异质性哲学——对一套实践哲学研究方案的说明 242
一 元实践学的一种描述性定位 243
二 异质性哲学的学理基点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