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绪论 3
导言 3
第一节 微生物概述 3
一、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
二、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5
三、微生物资源 6
第二节 环境微生物概述 7
一、环境微生物的内容 7
二、环境微生物的任务 8
三、环境微生物的发展前景 9
本章小结 10
自测题 10
第二章 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 13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 13
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 14
一、细菌 14
二、其他原核微生物 24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 29
一、真菌 29
二、其他真核微生物 34
第四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42
一、病毒的主要特征 42
二、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43
三、病毒的结构 43
四、病毒的繁殖 44
本章小结 46
自测题 46
第三章 微生物生理 48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48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48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51
三、培养基 52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57
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繁殖 58
一、微生物的代谢 58
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66
第三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71
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71
二、微生物的变异 73
第四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76
一、菌种的衰退 77
二、菌种的复壮 77
三、菌种的保藏 78
本章小结 81
自测题 81
第四章 生态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8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84
第二节 生态因子 84
一、限制因子定律 85
二、最低定律 85
三、耐性定律 85
第三节 生物因子 85
一、共生关系 86
二、互生关系 86
三、拮抗关系 86
四、捕食关系 86
五、寄生关系 87
六、竞争关系 87
第四节 非生物因子 87
一、温度 87
二、水分 90
三、辐射 90
四、pH 91
五、氧气 92
六、化学物质 93
本章小结 96
自测题 97
第二篇 作用篇 101
第五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101
第一节 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01
一、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101
二、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103
三、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104
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 104
一、富营养化的定义 104
二、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 104
三、造成富营养化的微生物种群 105
四、富营养化的危害 105
五、富营养化的防治 105
六、富营养化的监测 106
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与环境污染 107
一、微生物毒素的污染与危害 107
二、微生物一般代谢产物的污染与危害 110
本章小结 110
自测题 110
第六章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治理 112
第一节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112
一、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112
二、微生物对常见污染物的降解 117
第二节 微生物与污水的治理 122
一、厌氧微生物与污水治理 122
二、好氧微生物与污水治理 125
三、微生物与污水的深度处理 133
四、微生物与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 134
第三节 微生物与固体废物、废气的治理 135
一、微生物与固体废物治理 135
二、微生物与废气治理 138
第四节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141
一、生物修复技术的定义 141
二、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 141
三、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142
本章小结 142
自测题 142
第七章 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监测 145
第一节 水体中的微生物 145
一、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145
二、大肠菌群与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卫生标准 146
三、水体的细菌学检验 148
四、水体中的病毒及其检验 151
五、水体中微生物的控制 152
第二节 土壤中的微生物 155
一、土壤的生态条件 155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156
第三节 空气中的微生物 157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 157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157
三、空气中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158
四、空气中微生物的监测 158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 159
一、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160
二、生物传感器的类型 161
三、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61
本章小结 163
自测题 164
第八章 环境微生物新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166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166
一、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66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监测评价中的应用 167
三、基因工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68
四、细胞工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69
五、发酵工程在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169
第二节 微生物技术与废物的综合利用 170
一、单细胞蛋白 170
二、微生物能源 170
三、细菌冶金 171
第三节 微生物与绿色环保产品 172
一、微生物肥料 172
二、微生物农药 174
三、微生物絮凝剂 175
四、微生物吸附剂 176
本章小结 177
自测题 177
第三篇 实验篇 181
第九章 微生物学实验 181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个体形态观察 181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与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85
实验三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188
实验四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192
实验五 培养微生物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的观察 196
实验六 微生物细胞的计数 197
实验七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98
实验八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生物相的观察 200
实验九 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203
实验十 水细菌学检测I细菌总数测定 205
实验十一 水细菌学检测Ⅱ水中总大肠菌群数测定 208
附录 213
附录一 教学用培养基的配制 213
附录二 染色液及试剂的配制 216
附录三 显微镜的保养 217
附录四 大肠菌群检验表 217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