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宪政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啸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08026408
  • 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世纪的觉醒——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产生 2

一、近代中国宪政问题的提出 2

(一)内忧外患中的求索 2

(二)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萌芽 7

二、百日维新的立宪梦 11

(一)日本的“明治维新”与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发生 12

(二)改良主义的宪政蓝图 15

(三)改良主义宪政运动的失败及其思考 18

三、近代中国宪政的启蒙运动 23

(一)权利意识的萌醒 24

(二)倡导自由平等 28

(三)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31

(四)主张地方自治 35

第二章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的历史选择——两种宪政主张的论争 37

一、“开明专制”与君主立宪 38

(一)君主立宪的继续鼓吹与“开明专制”的提出 38

(二)幻想君主“恩赐”的议会道路 41

(三)“革命驳议” 44

二、民主共和的革命主张 45

(一)革命者世界之公理 45

(二)不革命不能立宪 46

(三)宪法者国民之公意 47

(四)不可为不平等君主政体之立宪 48

(五)共和为政体之极则 50

三、革命乎?改良乎? 51

(一)两种宪政主张论争的由来与发展 51

(二)两种宪政主张论争的焦点 55

(一)迟来的“新政” 62

第三章 专制皇权的最后挣扎——清末的“新政”与“立宪” 62

一、“预备立宪”的提出 62

(二)清廷关于立宪问题的讨论 65

(三)清廷立宪的意图及指导思想 69

二、“预备立宪”的前前后后 71

(一)官制改革与“预备立宪” 71

(二)资政院与咨议局的设立 75

(三)关于地方自治 82

(四)关于“责任内阁” 85

三、《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 89

(一)维护皇权的“宪法大纲” 89

(二)《十九信条》与清末宪政的终结 96

(三)清末“预备立宪”评说 101

(一)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105

一、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105

第四章 民主共和的宪政蓝图——民族资产阶级的宪政理论与实践 105

(二)“自由、平等、博爱”的平等观与自由观 109

(三)“五权宪法”与权能分治 111

(四)“革命程序论”与宪政实施 117

二、从《组织大纲》到《临时约法》 120

(一)资产阶级宪政思想的最初实践 120

(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制定与临时政府的建立 123

(三)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8

三、资产阶级宪政的最后努力及其失败 138

(一)责任内阁制的实行与破坏 139

(二)《天坛宪草》与国会的解散 141

四、昙花一现的多党议会制 147

(一)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147

(二)袁世凯的以党制党与政党政治幻想的破灭 151

第五章 制宪·毁宪——军阀政治与近代宪政 154

一、袁世凯与近代中国的宪政 154

(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继承与背弃 155

(二)《中华民国约法》与袁世凯的集权政治 158

(三)君主立宪的老调重弹 163

二、军阀操纵之下的“立宪”活动 169

(一)总统继任问题上的新旧约法之争 169

(二)政党的重组与宪法草案的续议 171

(三)督军团干宪与国会的再次解散 175

三、《中华民国宪法》制定的前前后后 177

(一)“法统”的恢复与“贿选”总统 178

(二)《中华民国宪法》评说 181

(三)《中华民国宪法》的废除与《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制定 184

(四)北洋政府关于“法统”问题的最后纷争 187

四、孔教与宪法 188

(一)袁世凯的“尊孔”与孔教问题的提出 188

(二)宪法草案续议中的孔教问题 191

五、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政思潮 194

(一)“好政府”主义的宪政思潮 195

(二)“制宪救国”论 198

第六章 联邦制、省宪与“联省自治”——近代中国的省宪运动 201

一、联邦制与省宪问题的提出 201

(一)民国初年的联邦制问题 201

(二)“联省自治”理论的提出 203

二、省宪运动与“联省自治” 207

(一)省宪运动的发生与《湖南省宪法》 207

(二)省宪运动的扩大与《湖南省宪法》的修订 213

(三)“联省自治”的开展及失败 217

一、“训政时期”与独裁政治的建立 220

第七章 从“训政”到“宪政”——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政运动 220

(一)《训政纲领》与《国民政府组织法》 221

(二)约法之争与《太原约法》 224

(三)反党治、反独裁的人权运动与约法主张 227

(四)国民会议与《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 231

二、《五五宪草》的前前后后 233

(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起草与完成 233

(二)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237

三、中华民国宪政的终曲与挽歌 244

(一)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宪草修改原则 244

(二)“制宪国大”的召开与《中华民国宪法》的完成 249

(三)南京国民政府“宪政”的最后一幕 256

(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及宪政主张 259

第八章 民主宪政的新曙光——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 259

一、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的兴起 259

(二)新民主主义宪政主张的初步实践 260

二、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261

(一)工农民主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62

(二)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63

(三)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 266

三、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的发展 268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其《宪法大纲》 268

(二)抗日民主联合政府及其《施政纲领》 270

(三)《共同纲领》的制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72

附录 275

主要参考书目 356

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