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分输血概述 1
1.1 成分输血概念 1
1.2 成分输血理论依据 2
1.3 成分输血概况 4
1.4 成分输血意义 6
2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10
2.1 制备基本条件 10
2.2 制备常用方法 16
2.3 制备操作规程 20
2.4 制备质量标准 39
3 血液成分临床应用 48
3.1 全血输注 48
3.2 红细胞输注 50
3.3 白(粒)细胞输注 55
3.4 血小板输注 58
3.5 血浆输注 65
3.6 冷沉淀输注 69
4.2 转移因子(TF) 72
4 血液成分衍生物 72
4.1 干扰素(IFN) 72
4.3 白细胞介素2(IL-2) 73
4.4 健康人血清白蛋白 73
4.5 免疫球蛋白 75
4.6 纤维结合蛋白(Fn) 78
4.7 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80
5 血液成分新制剂 81
5.1 照射红细胞 81
5.2 复活红细胞 82
5.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82
5.4 淋巴毒素 82
5.5 诊断试剂 83
6 血液成分的输注 84
6.1 血液成分输注原则 84
6.2 血液成分输注技术 87
6.3 成分输血护理要点 91
6.4 成分输血操作规程 94
6.6 血液成分运送方法 96
7 新一代成分输血 99
7.1 成分输血发展趋势 99
7.2 成分输血研究进展 102
7.3 新一代的成分输血 104
8 血液成分单采术 107
8.1 血液成分单采术概念 107
8.2 血液成分单采方法 108
8.3 供给性单采术应用 111
8.4 治疗性单采术应用 114
9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117
9.1 血浆置换术机理 117
9.2 血浆置换适应症 118
9.3 血浆置换术规程 120
9.4 血浆置换术应用 124
9.5 单采术与置换术副反应 128
10.1 骨髓移植 130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 130
10.2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 133
11 量子化血液疗法 142
11.1 作用机理 142
11.2 适应症 143
11.3 禁忌症 144
11.4 治疗方法 144
11.5 注意事项 147
12.1 病原微生物 149
12 输血传播疾病控制 149
12.2 主要客观因素 150
12.3 危险程度的估计 151
12.4 预防和控制措施 152
附录一:成人血液正常值 156
附录二: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157
附录三: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紧急通知 161
附录四:成分输血缩略词表 164
参考文献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