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建置沿革 44
第一章 历代沿革 44
第一节 建县前地属 44
第二节 建县后沿革 45
第三节 境域变迁 46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8
第一节 唐至清代 48
第二节 民国时期 49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 53
第三章 区乡(镇)概况 59
第一节 桂溪镇 59
第二节 新民区 60
第三节 周嘉区 62
第四节 高安区 64
第五节 五洞区 67
第六节 鹤游区 70
第七节 坪山区 71
第二篇 自然环境 74
第一章 地质 74
第一节 构 造 74
第二节 地层 76
第三节 矿藏 78
第二章 地貌 80
第一节 区划 82
第二节 类型 83
第三节 主要山脉 83
第一节 气候特点 85
第三章 气候 85
第二节 气候要素 86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90
第四章 水系 92
第一节 河流 92
第二节 地下水 95
第三节 水质 96
第五章 土壤 98
第一节 成土母质 98
第二节 土壤类型 99
第三节 理化性质 102
第四节 土地利用 103
第六章 野生生物 104
第一节 野生动物 104
第二节 野生植物 105
第一节 旱灾 10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06
第二节 水灾 108
第三节 雹灾 110
第四节 风灾 112
第五节 病虫害 113
第六节 地震 113
第三篇 人口 114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14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14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17
第三节 户口调查 119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21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21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22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23
第三章 人口结构 123
第二节 性别构成 124
第三节 年龄结构 124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27
第五节 职业构成 129
第六节 家庭婚姻生育 130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33
第一节 宣传教育 133
第二节 节育绝育 134
第三节 晚婚晚育 134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35
第五节 奖惩措施 13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138
第一节 中共垫江县地下组织 138
第四篇 党派群团 138
第二节 中共垫江县委员会 140
第三节 党的工作 14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156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垫江县党部 156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垫江分团部 158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垫江县党部 159
第四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垫江县党部 160
第三章 群众团体 161
第一节 职工组织 161
第二节 农民组织 163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65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166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169
第六节 医卫组织 170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171
第八节 其他组织 172
第五篇 政权政协 173
第一章 议会 173
第一节 议事会 参事会 173
第二节 县行政会议 174
第三节 县参议会 174
第四节 乡(镇)民代表会 174
第五节 议会选举 175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175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75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77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81
第四节 代表选举 181
第三章 政府 182
第一节 县署 182
第二节 县政府 183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185
第四节 基层行政 192
第五节 检察院 法院 194
第四章 人民政协 195
第一节 县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 195
第二节 政协垫江县委员会 196
第五章 政事纪要 199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事 19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政事 204
第六篇 公安司法 213
第一章 公安 213
第一节 社会治安 213
第二节 刑事侦查 216
第三节 户政管理 217
第四节 消防 217
第六节 武装警察 219
第五节 狱室监所 219
第一节 刑事检察 220
第二章 检察 220
第二节 法纪检察 221
第三节 经济检察 221
第四节 监所检察 222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222
第三章 审判 223
第一节 审判制度 223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24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24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25
第五节 案件执行 225
第四章 司法 226
第一节 法制宣传 226
第六节 案件复查 226
第二节 民事调解 227
第三节 公证事务 227
第四节 律师工作 228
第七篇 民政 229
第一章 优抚安置 229
第一节 拥军慰属 229
第二节 优待 230
第三节 抚恤 232
第四节 安置 233
第二章 救灾救济 235
第一节 灾害救济 235
第二节 社会救济 236
第三章 社会福利 238
第一节 孤儿教养 238
第二节 孤老供养 239
第三节 农村五保 240
第四章 婚丧管理 240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 240
第二节 婚姻登记 241
第三节 殡葬改革 241
第五章 其他民政工作 242
第一节 移民安置 242
第二节 地名普查 242
第三节 收容遣送 243
第八篇 劳动人事 244
第一章 劳动 244
第一节 劳动就业 244
第二节 职工队伍 247
第三节 职工培训 249
第四节 劳动管理 250
第二章 人事 252
第一节 干部任用 252
第二节 干部队伍 255
第三节 干部培训 257
第四节 干部监察 259
第三章 工资 260
第一节 工资制度 260
第二节 奖励工资 265
第三节 津贴补贴 266
第四章 劳保福利 268
第一节 劳动保护 268
第二节 福利待遇 270
第三节 离退休(职) 272
第一章 兵役 275
第一节 募兵制 275
第九篇 军事 275
第二节 征兵制 276
第三节 志愿兵制 276
第四节 义务兵制 277
第五节 预备役制 277
第二章 武装 278
第一节 驻军 278
第二节 地方武装 280
第三节 民兵 282
第四节 军事设施 285
第三章 兵事述要 287
第一节 农民起义 287
第二节 军阀争夺战 290
第三节 剿匪平暴 292
第一节 生产水平 294
第十篇 综合经济 294
第一章 经济发展 294
第二节 产业结构 300
第三节 经济效益 301
第四节 国民收入 304
第五节 人民生活 307
第二章 经济管理 30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09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313
第三节 物价管理 318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 324
第五节 统计管理 326
第十一篇 农业 329
第一章 土地制度 329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329
第二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331
第三节 集体土地所有制 332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333
第二章 种植业 335
第一节 耕地演变 335
第二节 农作物 337
第三节 农业技术 341
第四节 农业机具 351
第三章 养殖业 354
第一节 畜禽养殖 354
第二节 蚕、鱼、蜂养殖 359
第三节 饲草饲料 362
第四节 疫病防治 363
第四章 水利 365
第一节 蓄水设施 365
第二节 提灌设备 370
第三节 引水工程 371
第四节 工程管护 373
第五节 水土保持 374
第六节 抗旱防洪纪实 375
第五章 林业 377
第一节 林地 377
第二节 树竹品种 377
第三节 林木种植 378
第四节 森林保护 383
第五节 林权林政 384
第六章 经营管理 386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86
第二节 生产管理 387
第三节 收益分配 390
第一章 经济成份 392
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业 392
第十二篇 工业 392
第二节 集体工业 393
第三节 国营工业 396
第二章 工业门类 398
第一节 冶金 煤炭 398
第二节 电力工业 400
第三节 机械金属制品 402
第四节 石油 化工 404
第五节 建筑材料 非金属制品 407
第六节 食品 饮料 409
第七节 纺织 服装鞋帽 414
第八节 造纸 印刷 工艺 刊刻 418
第九节 竹木棕藤制品 421
第十节 其他工业 423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28
第三章 企业管理 428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29
第三节 经济效益 431
第十三篇 交通邮电 433
第一章 道路 433
第一节 民间道路 433
第二节 公路 435
第三节 桥梁 439
第四节 航道渡口 441
第二章 运输 443
第一节 水上运输 443
第二节 陆路运输 444
第三章 邮政 447
第一节 邮政网路 447
第二节 邮政业务 449
第一节 电话 451
第四章 电信 451
第三节 传真 453
第二节 电报 453
第五章 交通邮电管理 454
第一节 交通管理 454
第二节 邮电管理 456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 458
第一章 县城 458
第一节 街道建设 458
第二节 房屋建筑 460
第三节 公用设施 462
第二章 乡村 465
第一节 场镇 465
第二节 农房 466
第三节 沼气 467
第二节 建筑设计 468
第三章 建筑 468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68
第三节 建筑设备 469
第四节 建筑技术 469
第四章 管理 470
第一节 地政管理 470
第二节 房产管理 471
第三节 建设管理 472
第四节 市政管理 472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73
第一节 污染 473
第二节 治、理 474
第三节 监测 47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76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476
第十五篇 商业 476
第二节 个体商业 477
第三节 国营商业 478
第四节 集体商业 480
第二章 商品购销 484
第一节 粮食油料 484
第二节 土特产品 489
第三节 食品 饮料 490
第四节 生产资料 493
第五节 木材 494
第六节 日用工业品 495
第七节 石油 煤炭 496
第八节 中西药品 497
第十节 外贸商品 498
第九节 废旧物资 498
第三章 饮食服务 499
第一节 饮食业 499
附:名小吃简介 500
第二节 服务业 501
第四章 商业管理 503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03
第二节 仓储管理 503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04
第十六篇 财税金融 506
第一章 财政 506
第一节 财政收入 506
第二节 财政支出 509
第三节 债券 512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14
第一节 农业税 517
第二章 税务 517
第二节 工商税 520
第三节 其他税捐 524
第四节 征收管理 527
第三章 金融 529
第一节 金融业 529
第二节 货币 532
第三节 信贷 536
第四节 保险 545
第五节 管理 547
第十七篇 教育 550
第一章 学校教育 550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义学 私塾 550
第二节 幼儿园 551
第三节 小学 552
第四节 中学 554
第五节 职业学校 556
第六节 特种教育 557
第二章 成人教育 558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58
第二节 职工教育 559
第三章 教育实施 560
第一节 思想品德教育 560
第二节 学制演变 561
第三节 课程设置 562
第四节 教学方法 564
第五节 考试招生 565
第六节 勤工俭学 567
第四章 教师 567
第一节 教师队伍 567
第二节 师资培训 569
第三节 教师待遇 570
第一节 教育体制 572
第五章 教育管理 572
第二节 学校管理 573
第三节 教育经费 574
第四节 教学设备 575
第十八篇 科技 577
第一章 科技组织 577
第一节 科研场所 577
第二节 四级农科网 578
第三节 学会协会 579
第二章 科技队伍 580
第一节 人才调查 580
第三章 科技活动 581
第一节 科学普及 581
第二节 职称评定 581
第二节 学术交流 583
第三节 科技情报 584
第四节 咨询服务 584
第五节 气象测报 585
第六节 农业区划 586
第四章 科技成果 587
第一节 推广应用 587
第二节 科研课题 588
第三节 获奖项目 588
第十九篇 文化 591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91
第一节 文化活动 591
第二节 文艺创作 594
第三节 民问艺术 597
第一节 电影 601
第二章 电影戏剧 601
第二节 戏剧 602
第三章 方志 图书 档案 605
第一节 方志 605
第二节 图书 607
第三节 档案 609
第四章 新闻广播电视 610
第一节 新闻 610
第二节 广播 612
第三节 电视 613
第五章 文物胜迹 614
第一节 文物 614
第二节 遗址 616
第三节 名胜 618
附:垫江八景 619
第一节 传统体育 621
第二十篇 体育 621
第一章 群众体育 621
第二节 职工体育 623
第三节 农村体育 623
第二章 学校体育 624
第一节 幼儿园体育 624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624
第三节 业余训练 625
第三章 体育竞赛 626
第一节 多项目竞赛 626
第二节 单项比赛 627
第三节 体育交往 630
第四章 设施经费 631
第一节 设施 631
第二节 经费 632
第一节 医疗单位 633
第二十一篇 医药卫生 633
第一章 医疗 633
第二节 医疗设备 636
第三节 医疗技术 637
第四节 医疗制度 640
第五节 医务活动 641
第二章 医药 642
第一节 药铺(店) 642
第二节 地产药材 643
第三节 制剂 644
第三章 卫生防疫 644
第一节 卫生运动 644
第二节 卫生监测 646
第三节 疫病防治 648
第一节 妇女保健 657
第四章 妇幼保健 657
第二节 儿童保健 658
第五章 医药管理 659
第一节 医政管理 659
第二节 药政管理 660
第二十二篇 社会风俗 662
第一章 家族 662
第一节 姓 氏 662
第二节 家庭 663
第三节 宗族 664
第二章 宗教 665
第一节 佛教 665
第二节 道教 666
第三节 天主教 666
第三章 社会组织 667
第一节 帮会 667
第四节 基督教 667
第二节 会道门 668
第三节 行会 669
第四节 会馆 671
第四章 风俗习惯 671
第一节 吃穿住用 671
第二节 婚丧喜庆 673
第三节 岁时祭祀 675
第四节 迷信陋习 678
第五节 各种禁忌 680
第六节 社会新风 681
第五章 方言 683
第一节 语言 684
第二节 词汇 687
第三节 谚语 689
第四节 歇后语 693
第五节 行话 隐语 694
第六章 民间传说 696
第二十三篇 人物 700
第一章 人物传 700
第一节 传记 700
第二节 传略 720
第二章 人物表 726
第一节 英名录 726
第二节 人名表 742
附录 754
一、清代、民国垫江县志序 754
二、古诗文辑录 758
三、考释 770
四、重要文存 772
编后记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