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5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5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6
第三节 细菌形态检查法 12
第二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15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15
第二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16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19
第三章 噬菌体 22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2
第二节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 22
第三节 噬菌体的应用 24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26
第一节 细菌变异的现象 26
第二节 遗传型变异发生的机制 28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33
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 36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36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40
第六章 正常菌群与医院内感染 45
第一节 正常菌群 45
第二节 医院内感染 48
第三节 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50
第七章 细菌致病性与机体抗细菌感染免疫性 51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51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54
第三节 机体抗细菌感染免疫性 57
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 62
第一节 葡萄球菌 62
第二节 链球菌 69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74
第四节 脑膜炎球菌 76
第五节 淋球菌 79
第九章 肠道病原菌 83
第一节 肠道杆菌概述 83
第二节 埃希菌属 85
第三节 沙门菌属 88
第四节 志贺菌属 93
第五节 霍乱弧菌 96
第六节 其它肠道病原菌 98
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 103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03
第二节 非典型分枝杆菌 110
第十一章 病原性芽胞杆菌 114
第一节 炭疽杆菌 114
第二节 破伤风杆菌 117
第三节 产气荚膜杆菌 120
第四节 肉毒杆菌 123
第十二章 其它病原性细菌 126
第一节 白喉杆菌 126
第二节 绿脓杆菌 130
第三节 军团菌 131
第四节 放线菌 132
第十三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134
第十四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144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147
第四节 病毒的干扰与血凝现象 150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52
第六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53
第十五章 病毒的致病性与机体抗病毒免疫性 157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性 157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性 162
第十六章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67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运用 167
第二节 病毒的培养 167
第三节 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168
第十七章 呼吸道病毒 171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171
第二节 麻疹病毒 173
第三节 风疹病毒 174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 174
第五节 副流感病毒 175
第十八章 肝炎病毒 177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177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180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189
第十九章 虫媒病毒 194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94
第二节 森林脑炎病毒 196
第三节 登革热病毒 196
第二十章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198
第一节 概述 198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198
第三节 新疆出血热病毒 201
第二十一章 其它病原性病毒 202
第一节 狂犬病毒 202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3
第三节 人类轮状病毒 208
第四节 EB病毒 209
第五节 单纯疱疹病毒 211
第六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13
第七节 巨细胞病毒 215
第二十二章 其它微生物 217
第一节 螺旋体 217
第二节 支原体 220
第三节 立克次体 221
第四节 衣原体 222
第二十三章 真菌 225
第一节 概述 225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 229
第三节 深部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 230
第四节 真菌毒素 232
附录Ⅰ《医学微生物学》常用名词英汉对照表 236
附录Ⅱ《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246
附录Ⅲ《医学微生物学》自测试题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