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铨民,刘隆祺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1404298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什么是医学 5

三、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6

第二节 医学哲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10

一、医学哲学的概念 10

二、医学哲学的研究内容 12

三、学习医学哲学的意义 13

四、学习医学哲学的方法 15

第二章 人类医学观的沿革 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类医学观 18

一、原始的神巫医学观 19

二、古代朴素唯物辩证的医学观 19

三、中世纪唯心论的僧侣医学观 23

四、近代形而上学的医学观 25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 28

一、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 28

二、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产生的哲学条件 30

三、辩证唯物主义医学观 32

第三节 医学模式的演变 34

一、医学模式及其历史演变 34

二、生物医学模式及危机 36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 38

四、现代医学模式与医学现代化 41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人体观的基本观点 43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人体观 43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人体观 43

二、人体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46

三、人体是过程的集合体 48

第二节 人体是多层次结构的物质系统 51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1

二、人体是由蛋白体组成的物质系统 53

三、人体物质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 56

第三节 运动是人体物质系统的根本属性 60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60

二、运动是人体物质系统的根本属性 62

三、人体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65

四、人体物质运动的周期性 67

五、人体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69

第四节 时间、空间是人体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70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70

二、时空与生命运动不可分离 73

三、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77

第五节 躯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 7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78

二、人体是躯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 80

三、人的心理及其本质 82

四、人的意识及其本质 86

第六节 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88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天人观 88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 91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对立统一 95

第四章 医学辩证法 98

第一节 医学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98

一、对立统一规律 98

二、量变质变规律 103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07

第二节 医学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110

一、结构与功能 110

二、连续与间断 112

三、吸引与排斥 115

四、有序和无序 116

第三节 诊断辩证法 120

一、诊断形成的辩证途径 120

二、临床诊断的辩证原则 124

三、检验诊断正确与否的标准 128

四、辩证地看待误诊 131

第四节 治疗辩证法 137

一、诊断与治疗的辩证关系 137

二、预防与治疗 138

三、治病与致病 139

四、治愈与自愈 141

五、不治之症与可治之症 142

六、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 144

七、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 145

八、特效疗法与一般疗法 146

第五节 司药辩证法 147

一、药物的两重性 147

二、药物的质与量 150

三、药物的时空性 153

四、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155

第六节 中医辩证法 158

一、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辩证法 159

二、中药、方剂辩证法 167

三、针灸、气功辩证法 173

第五章 医学科学观 180

第一节 医学科学概述 180

一、医学的起源 180

二、医学科学的基本特征 184

三、医学科学的分类 185

四、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188

第二节 医学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193

一、社会生产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93

二、医学科学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动力 199

三、社会因素对医学科学的制约作用 202

第六章 医学方法论 207

第一节 观察和实验 207

一、观察方法 207

二、实验方法 213

三、关于机遇问题 219

第二节 科学抽象 220

一、科学抽象及其作用 220

二、科学概念及其辩证本性 225

三、理想化方法及其意义 230

第三节 传统逻辑方法 232

一、比较法 233

二、分类法 235

三、类比法 236

四、归纳法 238

五、演绎法 240

第四节 辩证逻辑方法 242

一、分析与综合 242

二、抽象与具体 245

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48

第五节 数学方法 251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252

二、数学模型方法 254

三、数学统计方法 257

四、医学的“数学化”趋势 259

第六节 “三论”方法 262

一、系统方法 262

二、信息方法 267

三、控制方法 270

第七节 科学假说、科学理论和创造性思维 273

一、科学假说 274

二、科学理论 277

三、想象、直觉和灵感 279

第七章 医学伦理学 283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概述 283

一、什么是医学伦理学 283

二、我国的传统医德 284

三、国外医德的演变 288

四、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德提出的新问题 2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医德 290

一、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和发展 290

二、社会主义医德的社会作用 292

三、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 294

四、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规范 296

五、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范畴 299

一、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医德 302

第三节 防治过程中的医德 302

二、临床实践中的医德 303

三、护理工作中的医德 305

四、预防、康复中的医德 306

五、医学科研中的医德 308

六、医院管理中的医德 309

第四节 医德的评价、教育与修养 311

一、医德评价 311

二、医德教育 314

三、医德修养 318